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這裡是倩倩
8 months ago
#EP.110 農地蓋光電 日本德國怎麼做?|ft.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常務理事 李翰林
“只看數字沒辦法解決問題”聽到李理事講出這句話我都要哭出來
太對了太對了,身為政府推新法案下的小白老鼠&野心很大系上司底下的社畜真的不能再更同意
latest #8
這裡是倩倩
8 months ago
我們的島算是我追的很勤的podcast,他討論的議題都算是我很關心的,訪問的來賓也都很棒,解惑長知識又能有更清晰的觀點
但最近越聽越覺得…主持人常常太聚焦在“政府該做事”讓我有點厭煩,尤其這一次甚至聽得怒火中燒
這裡是倩倩
8 months ago
很多問題真的不是一個法案就可以解決的,而且貿然推動新制度常常反而造成的問題更大
就像這集理事說的,好的案例都是“由下而上”
因為由上而下要經過太多層的關卡,到達執行端的時候往往變得四不像,把執行業務的公務員/NGO搞得很混亂,原本美意要支持的對象(ex農民)不但沒有得到幫助反而增添了很多麻煩,他們到最後只會得出“這個法案沒用”、“政府只是想做政績”之類的負面印象
這裡是倩倩
8 months ago
光電議題我還滿關注的(畢竟和農業相關),這幾年問題真的很多,理事點出的幾個問題點幫我解了不少惑:知識資源不對等、良好案例不足、推行過於倉促、推行方向由上而下
立即下載
這裡是倩倩
8 months ago
以我自己的觀點我會將這所有的原因再歸咎於一點:基礎研究量能不足
這個量能包含人力、時間、金錢
理事有提到“要做好農電共生,每一塊農地都要量身訂作自己的光電計劃”,這個就包含超級大量的研究成本,個體農戶是幾乎不可能做起來的,一定是研究單位或農產業集團去發起
但台灣的農業研究單位近幾年都是過勞的狀況,幾乎很難主動推動這種大型計畫
這裡是倩倩
8 months ago
順帶罵一下農業部升格之後,多了一堆工作,但研究人員和經費不但沒有增編甚至縮減,經費都拿來補助用了,荒謬至極
要是前端的研究沒有量能,是要怎麼改善越來越極限的農業環境啊,我們這些農科院仔都相互告誡不要去試驗單位,很奴,興大校友要去部長辦公室種樹了
(???
這裡是倩倩
8 months ago
所以真的要做可能只能從農企業,但農企業一堆不是慣習慣的慣老闆就是來騙補助的“友善”團體
願意好好走上新時代的趨勢,推動新農法的少之又少,真的執行了肯定處處碰壁,能做好這件事的團體實在太少了,理事也說,就算是歐美日本推行行之有年,好的案例還是少數
說到這裡植物醫師真的要ptsd發作了…太像了太像了…
這裡是倩倩
8 months ago
國家要把這件事做好不是不可能,我認為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要給社會時間
給研究單位、農企業或農民、光電業者足夠的時間慢慢磨合慢慢找出適合台灣和各個產業的方法,政府要做的只有“把關”和“出錢”而不是一直催一直催什麼2050淨零碳排(誰再跟我2050我真的會把他捶死
這裡是倩倩
8 months ago
想起我另一個滿喜歡的某國際新聞podcast,也是因為有一次主持人說出“台灣的綠能推動落後還要再加油”,我直接怒而不聽好幾個月
這種結果論的看事角度真的是大雷區欸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