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靈感資料分享
#創角 #角色設計
#文手 #oc #寫文題目
【催眠式引導】
我都是為你好
咀嚼包裹糖衣的慢性毒藥
↓↓↓
latest #19
心理治療技巧,透過催眠技術使人進入放鬆與專注的方法。在兒童心理學上,通常用於減壓、改變不良習慣、增進自我意識與信心,甚至能改善人際關係。
不僅如此,還能改善行為部分的問題,例如:過量飲食或偏食以及減敏治療,緩解濕疹等症狀。
換個角度來看,假設有個小孩第一次接觸海,呈現出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這時身旁大人如果一同踏入海水中,並順口說了『怎麼這麼怕水呢?』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之後小孩會對於海洋依然有種怕怕的感覺,大人誤以為是天性使然,但研究顯示這也是一種催眠式引導的現象。
對兒童說了『怎麼這麼怕水呢?』
小孩會把這句自動轉化成命令。
經過美國心理學家團隊測試,90%幼兒的大腦,
會解讀成『我要怕水。』從此影響小孩一生的發展。
孩子總會想辦法讓自己符合父母需求,
因為父母說的就應該是真的。
兒童的五感又比大人敏銳,特別是幼兒的時期。
比起意識的要求,更容易聽見淺意識的期待。
※艾瑞克森催眠(Milton Erickson)
認為催眠是一種合作過程,強調利用內在體驗和資源達到治療目標,大量運用隱喻而非直接命令,引導人們進入催眠狀態。
※幼童時期的個性塑造
※現在性格追溯過去的深層原因
※角色核心個性的依據
例如:懼怕的事物、勇氣熱心的本質……等等
∙好好活上一次
∙沒有的日子更快活
∙害怕丟掉
∙小小聲呼吸
∙玻璃心
∙生活的囚犯
∙不在乎
∙把『愛』字燒掉
∙陌生人比較久
∙不完整
∙聲聲窒息
∙天氣終於放晴
∙人生來遲了
∙沒有你的城市,萬歲!
∙假裝相遇從未發生
∙原來對家過敏
∙畫出的未來
∙戒不掉,拆不掉
∙活得像夢
∙曾經愛過
∙知道太多
∙忘不了的旋律
∙傷口依舊清晰
∙微酸所以次次分明
∙等,光害離開
∙無法否認
∙放逐童年
∙那些愛都只是幻影
∙聽見靈魂破碎的聲音
∙記得擁抱自己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