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不眠🌿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讀嘛讀嘛
#書
#寫作工具書
好電影與能否透過內心戲取悅觀眾有正相關嗎?——讀《角色人物內心戲攻略》
與常見的編劇書,或者是教導作者如何刻畫人物的寫作書,《角》透過大量分析不同類型的作品,著重在作品的「內心戲」與「外部戲」的交互關係。
latest #6
不眠🌿
7 months ago
雖然我不認為一部作品的大賣,能夠完全歸功於某一個要素,應該是有許多的變因所組成的結果。但,《角》為了驗證自己的論點,會將許多作品的不賣座一概而論成「內心戲的不足/不協調⋯⋯」等等。
書中的主張是「外部戲應為了滿足內心戲提供服務」,簡單來說就是外部戲必須對人物的性格成長、墮落或維持不變有所助益。
因為內心活動無法在鏡頭前直接觀測,所以需要透過外在行動展現。
——如果一個角色從自私變得慷慨是純粹的內心活動,這種電影很難被人理解。這種改變必須向觀眾表現出來,正如一句俗話所說的:「與其告訴,不如展示」。
撇除掉很像在傳教的部分,這本書還是有提供一些實質的建議。例如:如何利用九型人格的九個等級建立完整的弧線型人物,或是利用外部戲作為內心戲的「象徵」,以及依照劇本的不同階段制定策略,令外部事件與內心戲相輔相成。
不眠🌿
7 months ago
利用九型人格建立角色劇本
-設計角色的缺陷,同時合理化角色轉變的過程
-人格沒有好壞之分,但有健康/不健康的變化
-人格特質可能成就他成為總統,也可能是搶匪
-與一般的克服缺陷不同,更著重連貫、協調性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類型一:改革型
類型二:助人型
類型三:成就型
類型四:自我型
類型五:調查型 類型六:忠誠型 類型七:活躍型 類型八:挑戰型 類型九:和平型
不眠🌿
7 months ago
內心戲的兩大類型:轉變型vs神話型
轉變型:
角色透過外部戲的冒險,從而解決在心理或情感上存在的問題。過程可以是進化、退化或者維持不變。
如果是在「維持不變」的劇本中,所堅持的價值觀要能夠與觀眾產生連結,最好可以做到「重複」考驗,才能明確展現主角的決心。
神話型:
內心戲與外部戲的區別較不明顯,因為外部戲同時就是角色內心戲的「象徵」。故,也沒有必要再獨立設計一個「內心戲」。
神話型又可以細分成「怪物型」、「灰姑娘型」、「福爾摩斯型」、「綠野仙蹤型」、「睡美人型」。
立即下載
不眠🌿
7 months ago
轉變型劇本的結構
第一幕:介紹角色,揭示角色的內部缺陷。用一個刺激性事件開始外部戲,轉入第二幕。
第二幕:專注在內心戲轉變的過程,重點是如何抵達第三幕,不要迷失在外部戲的花拳繡腿上。
可以讓角色反覆接近或遠離他的進化。
第三幕:完成角色的外部戲,但不要讓內心戲過早結束,最好的情況是讓外部戲與內心戲同時作結。
角色最終可能進化、退化或是維持不變。
內部戲必須有意義:
如果內心戲設定得太小或者無足輕重,觀眾就不會在乎主角是否可以克服。
不眠🌿
7 months ago
有朋跟我說,不太喜歡類似「九型人格」這種人物性格的設計方法,我猜他是擔心人物會「模板化」。不過,稍微看了一下九型人格的說明,其實九型人格強調的是性格轉變的「邏輯」。因此,,每一型又分成9個階段;
人格可以從階段9個階段中上上下下。但還有人格整合跟陷落的情況(也就是在最健康跟最不健康的狀態下),會變成另一種人格。例如:第一型轉變成第七型。而且,他的轉變也有遵循邏輯,只有類型一變成類型七或者類型一變類型四,但不會類型一變類型六。
不眠🌿
7 months ago
直接搬運了當時回應朋的說法,如下:
你可以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錯
但是獨立的是行為表現
事實上就是有所謂自私的人、積極的人、軟弱的人…這些標籤
我的自私跟你的自私一定不一樣,但總歸我們都是自私的人,可是我們不會因此缺乏獨立性
如果要讓角色獨立鮮活,重點不是排斥這種分類法,而是著重在角色的行為表現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