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青鳥行動
來記錄一下對國會擴權案的觀察
結論:
法案不會撤回,等候釋憲
法案將被用來政治攻擊
latest #13
為什麼國眾二黨要強推法案?
此次修法在程序、法案內容等方面都多有爭議,二黨急於通過法案而不坐下來好好討論法案細節,最主要的目的在搶先奪取行政權。
根據歷年各黨國會席次統計、立法院長黨籍計算,自1992至2024共10次選舉中,8屆立法院皆為國民黨佔優(國+親、國+眾),僅近年2屆由民進黨完全執政。
近年來因轉型正義、不當黨產調查,以及歷次選舉造成的爭議與負面評價,使得國民黨在政治聲望、動員能力、黨務運作等都受到打擊,長此以往國民黨的政治實力將不斷下降。
因此這次的行動可以視為是國民黨對民進黨的反撲,試圖藉此次重新掌握立法權的機會,調養黨內狀況,以在未來奪回政權。
綠玉🔥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民眾黨的部分,目前所見部分人支持的說法是,代表民眾黨黨團的立委黃國昌與民進黨的私人恩怨,而導致黨團一面倒偏向國民黨。
如果回到民眾黨草創時期至柯文哲就任台北市長時期,民眾二黨的關係仍算密切,如民進黨禮讓柯文哲避免分票、姚文智擔任幕僚等,但隨著柯文哲路線轉向親中、親國民黨,二黨合作破局。
近年來隨著民眾黨取得新竹市長、8席國會,政治勢力開始形成,論述上開始轉以批評民進黨施政為主,並藉由網路媒體、社群論壇等製造聲量與群眾,競選總統時的藍白合宣傳某程度上也作為藍白合作的基礎。
對民眾黨而言,如何透過政治操作取得更多席次、政治利益一向為其重點,要在國會運作下取得更多利益只有兩種途徑:一是做為關鍵少數,在對立政黨中透過法案協商、共同提案等操作取得政治利益,但會與兩黨結怨;
綠玉🔥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二是與單一政黨合作,依附於大黨之下透過利益交換取得資源,這也是現在民眾黨的操作模式。國民黨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黨國威權時期的積累並沒有被轉型正義完全消滅,且目前國民黨正缺少可以協助其通過利己法案的合作人;反之,與民進黨的合作破局及過去的恩怨都使兩黨合作困難,與其合作恐使支持者流失,且民進黨自黨外運動起家,在國家體制中的積累不深,多為政務官。綜上,國民黨顯然為較佳合作對象。
綠玉🔥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本屆立院提出之法案,除本法案涉及司法犯罪調查權、審判權外,還有其他如限制電價調漲法案等涉及行政權內容,根據五權憲法、權力分立原則,國會權責在於立法,本次國會優勢試圖跨越行政、立法、司法的行徑,便是國民黨意圖架空民進黨之行政權、掌控法律審判權,在後續或許會推出更多法案使立法院在權力上取代總統、行政院成為最高機關。
更可以預見的是,在國會調查中均強調國會1/2以上決議、主席同意等,將在以國民黨為主體的國會中扮演政治攻擊的主要工具,通過不斷予以傳喚、審判民進黨政府官員與相關人員,以藐視國會作為手段課以刑責,進而製造輿論敗毀民進黨形象,且因要求國會過半同意,僅藍白兩黨可動用此一法條。
而若長遠來看,未來無論哪一黨取得國會多數,都可以藉由此一法案擴大政治影響力,不利於民主運作。
此一法案內容充滿衝突、定義不明的字句,仍須後續修法修正,這本來是二讀應進行的事項,但在國眾二黨的運作下,未經討論便送出二讀。
以國民黨的目的而言,即便再多的反對與再多的抗議,法案應該仍會通過三讀,行政院長提出覆議效果有限,仍須等待釋憲、公投。
但這並不代表無法有效處理意圖擴權的國民黨、民眾黨。憲法賦予人民選舉、罷免、創制、複決之參政權,可以藉由罷免進行對應制衡。當然這也存在一些風險,比如罷免造成的報復性罷免等。
另一個廣受討論的方法是以違憲解散國民黨,但此方法易造成社會動盪,對於民意也影響甚鉅,若非有特殊情形如戰爭等,應避免使用。
題外話,中國入侵台灣只是時間早晚的事。隨著烏俄戰爭爆發、中國國內的經濟發展趨緩,為解決其經濟內政問題,中國勢必會以武力進攻作為緩解內部問題之手段,以及經濟貧富不均之理由,台灣是否親中影響到的只是入侵時間的長短以及防禦的空虛程度。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親俄派的澤倫斯基也相信只要退讓克里米亞半島,就可以換取俄國的諒解與退兵,然而事實上卻是步步進逼。
綠玉🔥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2020後全球新冷戰時期各國逐漸與中國脫鉤,加上中國經濟實力衰退,因此捨棄原先的經濟收買台灣計畫,重拾武力威脅
>國民黨判斷民進黨將長期執政,在難以取回政權的情況下,只能增加立法院自身權力以試圖架空總統職權,實已為強弩之末
>台灣的「想像的共同體」(引用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吳叡人譯)
>這是一個長期的政變活動,呼籲總統與司法機關應注意此情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