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讀嘛讀嘛 #慢轉的力量 #轉變期
《慢轉的力量:9種蓄積能量模式,與18位名人的生命故事》

大部分人只知道平凡與非凡之間,存在著「某種變化」⋯⋯

在經過長期以來研究觀察過多位人物的結果,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追隨自己的命運之聲,最根本的變化來自接納人生之音。」

⋯⋯就如同推開雲朵會出現太陽、滅掉蠟燭會顯現出月光一樣,把自己清空時,反而能發覺更深且更真實的自己。

停止想要主導人生的信念,交由人生來主導我們吧,讓人生述說、自己則負責聆聽;讓人生要求,自己則去執行。

更多
latest #25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看看作者朴勝晤、洪昇完的簡介,翻開前言第一頁,

就發現,這本書的閱讀順序果真該當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後(笑)
https://images.plurk.com/2ErqE4vSbHc4uVlAUjKHSw.jpg@ashley92090 - (終於)看起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男孩不懂什麼是「天命」。 「那就是你一...

人不該去問他的生命意義是什麼。
他必須要認清,「他」才是被詢問的人。
一言以蔽之,每一個人都被生命詢問,
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

——維克多·法蘭可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書名《慢轉的力量》,序言便談起「轉變期」(turning period)。

轉變期的概念,類似Abraham Hick的「pre-paving」(為進入準備狀態作準備);或者英雄旅程曲線中,「接受召喚」至「跨越門檻」之間,那段徘徊蓄能的過程。

Abraham Hicks ✨ The Power of Pre-paving & Alignment ...12 Steps of The Hero's Journey EXPLAINED (Episode 5:...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作者將轉變期定義為:

透過實驗與省察,改變內在價值觀與人生方向的過程。

1. 轉變期是「實驗」人生的時期:
為了找出自身潛力,進行各種嘗試的試驗。在正式開挖鑿井之前四處探看好井。

2.轉變期的另一項主要活動是「省察」:
往內仔細探究自己,對自己拋出問題,在原本已知的自我與呈現在世人面前的自我之間,再次發現「更深層自我」的過程。

3.轉變期以「過程」為中心,無需過分操心目標或結果:
「馬戲團裡表演高空盪鞦韆的特技演員,在對面還沒傳來另一個鞦韆時,已經不得不放開手中的鞦韆」的情形。
立即下載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實驗是向外探索、省察是向內賦予成熟,人生的重大改變,唯有在實驗與省察達到適當協調時產生。

雖然大部分的轉變期是因外部事件觸發,但是終極改變是來自於內在價值觀與人生方向上的改變。

轉變期的特點是不確定性提升,和「效率」或「速度」相距甚遠。有些人會因為充斥著不確定性,而想要快速通過轉變期,然而這樣的態度將導致一事無成、毫無改變。

轉變期也並非講求「競爭」或「成就」的時期,反而會使你感到孤單、徬徨,歷經各種挫敗;但這些毫無效率的徬徨正是深入了解自我的過程,最後也會是培養自我的最佳投資。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轉變期就等同於堆肥製造期,也就是暫停施灑金肥(化學肥料),親自蒐集落葉、糞便等,使其長時間發酵的製作過程,

儘管效率低、製成速度慢,但是不具副作用也確實有效,甚至能讓土壤起死回生。

轉變期不只是從競爭、效率、速度、成就退後一步的「休止期」,也是省察自我、發覺夢想人生的「探險期」。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外在改變其實就是內在大突破的結果,而內在大突破則是對人生的實驗與省察,也就是「探險」的結果。

將自己作為研究對象徹底探究,透過實驗激發潛力,這樣的過程便是轉捩點。

當實驗與省察不斷累積,直到突破那道臨界點時,便會形成本質上的改變,意識會被開拓得更廣更深,內在價值觀則更加堅定,需要實現的志業,也會變得更加清楚明確。

當你成為擁有新觀點的新存在時,才會正式展開新人生。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轉變之窗(Window of transition)

這個我很熟,其實就是NA愛講的「覺察」(awareness)跟「療癒」(healing)循環進行的過程
https://images.plurk.com/5kp9TnDY9SIW7qTBxNwQnn.jpg

外境會對我們拋出問題/命題(志業),透過場景的觸發,我們會感受到自己內部的一些東西(在佛洛伊德的術語裡,這就是重曝的概念)。

如果我們能把握這機會,練習觀察「看似偶發性事件」的背後隱藏意涵,並以從中得到的領悟為基底,進行實驗、省察,

其意義之於我們,便會逐步深化;最後,我們將能夠將內化後的結果,在外境現實之中運用。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Wwwwww幹居然這裡也能放wwwww

「十三世紀,一名修道士寫了一本關於亞瑟王的故事——《聖杯遠征記》,裡頭寫道:

亞瑟王與騎士們齊聚在宴會場的圓桌上,他宣布 要是沒有發生需要冒險的事,就不准吃任何食物 ,然而,因冒險在當時是常有之事,所以武士們從未餓著過。」

套這本書的探險定義是「探究(內在省察)+冒險(外部實驗)」,王的教法是要多嚴wwww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看著「轉變的邀請:人生召喚」的章節,膝蓋依序四箭全插滿,我感受到了自己在宇宙眼中究竟有多fxxking stubborn頑強了

1.「空間、情緒上的分離」:將你從熟悉的環境或者心愛對象身邊隔離開來。古代部落社會將分離納入成人儀式,部落年輕人會透過離開原生家庭,到遙遠的深山或沙漠荒野中獨自生活一段時間,來體悟身為成人要如何應對人生的召喚。

2.「失去角色」:失去等同於自己的角色或頭銜,或者失去以往能夠展現個人定位的成就或標章。

3.對自己深信過的人物「幻想破滅」

4.「迷失方向」:因人生再也沒有想要追求的事物而感到茫然,或者「追求」本身對你來說已毫無意義,進而產生空虛張力。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這段建言很有趣,嘶⋯⋯
近來越來越感受到世代智慧斷裂導致的「TM哪裡是前路,我誰這哪我在幹啥」

當人生藉由苦難來召喚我們時,與其為了使情況好轉而加倍努力、拼死掙扎, 不如趁感到徬徨無助時就放任自己徬徨到底,因為掙扎並非絕對明智之舉。

古代神話故事裡,往往將這種「深刻的徬徨」以英雄被巨蟒或者大魚吞噬、進入牠們的腹中來做隱喻,但是英雄們往往非常樂意鑽進怪物的肚子裡,探路徘徊。

我們要相信,在轉變過程中這樣的痛苦與混沌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絕對不要被恐懼感壟罩或者試圖頑強抵抗。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嘛,我記得我好像是一邊針對自己願意的地方做覺察療癒轉變之窗,一邊破口大罵著對那些我還不願意的地方頑強抵抗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哦哦哦,這好像有解釋到我之前一直覺得很難講的概念

帕爾默想起了存在主義神學家保羅·田立克(Paul Tiliiich)曾經說過的話:

對上帝是存有的根基(the ground of being);有別於許多人認為上帝是存在於天上某處,這個描述意指通往上帝之路其實是朝下,而不是朝上。猶豫把我們帶到地底下,這裡很危險,不過潛藏著無限生機。

他終於體認到憂鬱症可能是上天的安排,這不僅使他得以順利擺脫憂鬱症,還幫助他發現其畢生志業。經過三年的重度憂鬱症,他看見了最黑暗的內在自我,也經歷了神的根本之愛。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像這樣在發掘畢生志業的過程中,「下降」是回到真我的必經之路。

在《神曲》當中,但丁就曾描述過通往天堂之門是位於地獄的最底層,要下到地獄、穿過煉獄,最終才會抵達天堂。

我們往往會將封閉的人生道路,歸因於不夠努力或者犯下失誤所致,然而,封閉的道路絕對跟敞開的道路,隱藏著某些你還未領悟到的教訓。

失敗,同樣是另一種由人生引導我們走向其備妥之路的方法,因為「敞開」是 自我能力的展現 ,「封閉」則是 另一種可能的展現 *。

因此,我們要懂得將各條封閉道路、向下直直墜落的經驗,視為是「將你壓到地面上,好讓你安穩站定」,尤其 解讀那些痛苦事件裡所埋藏的意義與象徵 ,是極為重要之事。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讀到第二天,開始讀進實際名人的生命例案了。

很奇妙,闡述的文字流暢,在灰心徘徊的對比,與走向受吸引的喜悅,開始拾回明晰眼界的靈魂們之間,本身就充滿力量。

⋯⋯五年期間,他沒有從事任何工作,只有不斷閱讀、寫作,身上的錢不夠用時,偶爾會參與爵士樂團演出,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開銷。任誰來看這都是一段貧困、無用、沒有前途的時期,然而,坎伯在回顧這段時期時,是以「人生當中最燦爛的時期」來形容。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我記得有一次在一個小櫃子的最上面抽屜中擺著一張一元鈔票,我知道只要還有那一塊錢在,我便不致缺乏資源。

那真是太棒了。我完全沒有牽掛,一點都沒有。那種生活真令人興奮——寫日記,試著找出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略)我現在的感受是,我有過完美的生活:我需要的東西正巧就在需要的時候出現。我當時所需要的生活就是五年不工作的日子。它是很重要的。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當你無所事事四處晃蕩時,你所想的只是當天又要做什麼,而不是未來你所要做的事。當自己沒有任何牽掛時,有兩件事你絕對不必擔心:一件是餓肚子,另一件則是別人會怎麼看你。

流浪的時光是有正面意義的。不去想新的事物,不去想成就,不去想任何這一類的事。只想著:「我哪裡感覺不錯?是什麼帶給我喜悅?」(中略)

接受自然的結果,停在你喜歡的地方。真正要緊的是,安住在你認為有歸屬感的位置上。別人怎麼想是他們的問題。

——喬瑟夫•坎伯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XDDD這個太過份啦,居然把坎伯大大擺在第一位,他是我的青少年時期偶像欸 知道大大也由衷享受過流浪轉變期的快樂簡直太buff自信

難不成是因為知道我沒有太多耐心,共時性才把他的篇幅放這麼前面的嗎(並不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同樣以閱讀寫作作為主要轉變期工具,凱倫·阿姆斯壯的經歷,於我也頗有共情之處。

特別是傳統宗教領域的情緒壓抑教育,而從文學閱讀中找到喜悅,以及跨越原先受授框架的主觀超越神秘體驗⋯⋯

還俗後的她,才終於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屬於修女院,同時也不屬於外部世界的人⋯⋯最嚴重的問題是,她發現自己無法與人產生共鳴、少了共感力這件事。

因為在修女院裡,她一直被灌輸著遇到困難絕對不能跟任何人傾訴的觀念,為了把修女們鍛鍊得更堅強,裡面的老師平常都是以冷淡的態度對待修女,而這也使她的情感變得僵化,甚至把自己鎖在內心深處,無法敞開心胸接納他人或者靠近他人,還將基於擔心而想要擁抱她的家人拒於千里之外,在人際關係上展現極度消極的狀態。如今回顧當年,她是這麼說的: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我並沒有走進生死警戒區裡如我所願地脫胎換骨,重出江湖。我反而把不好的東西帶了出來。

我沒有像部落裡通過儀式的少年,勇猛、無畏地守護他人,反而成了木石般冷漠無情,不再懂得如何接受他人,也不懂得如何愛人的人。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她放下學術追求後,閱讀體驗大幅好轉的經驗真的太共感XDD

當我不再想著要利用看待文學的眼光,裝飾我的履歷或者提高我的評價時,內心的門閂就被開啟,書上的文字也能流暢地映入眼簾。

我開始沈浸於單字的美麗,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慧眼,完全到達「出神」的境界,脫離自我。

她藉由書本體驗到過去在修女院裡修煉多年,都未曾感受過的神跡,那是一種難以言喻、幾近宗教體驗的迷人境界。這份經驗使她思考了許多關於宗教的事情,既然失去信仰的她都能體驗到宗教的迷人境界,那麼在宗教裡所謂的「超越」想必也不限特定宗教,任誰都能體驗,也並非超自然現象。

從活字中再次感受到喜悅,對她來說恰巧是一份「恩典」。放下所有義務或目的意識以後閱讀,反而變得釋懷、多話、文思泉湧,十分神奇。她藉由文學重新正視自己,身心也逐漸恢復。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啊,這裡就是現今人文科學學術界最遠及於現象學,還在卡住的點:

逐漸恢復的共感能力,就好比是閱讀給她的一份禮物。

她透過閱讀各種宗教經典與神學書籍,領悟到其實「共感」才是到達融會貫通的最安全也最踏實之路,也是引發正向變化的心理能力。

後來她在其自傳書《螺旋階梯》中自白:「共感科學引領我持續研究,也徹底翻轉了我體驗世界的方式。」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最終,她悟出了所謂求道,其實關鍵在於你有多麼投入於當下,這是優先於尋求偉大真理或人生根本的問題,而不是整日汲汲營營於追求某個絕對者、或者天堂,我們應該思考的 是如何以一個完整的個體生活在這世上。

穆罕默德和耶穌都不是執著於天堂或某個神的人,他們反而是用盡全心全意朝「豐滿的人性」修行,這也意味著只要是人,任誰都能像他們一樣在「當下」變得神聖偉大,也就是 別再一昧被動等待神來選擇自己,而是要在自身內在發掘神性並加以修煉才對。

她透過研究宗教和神學,寫下了《神的歷史》這本書,領會到「 真正的信仰其實是讓一個人變得更像個人 」的道理,並且想要與世人分享這份領悟。
Dian・小黛
3 months ago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