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在 Apple Podcasts 上的《藝情指揮中心》:EP168 | 藝術和虛無主義:我們為什麼要活...推薦給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找不到生活意義、或者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意義的人
latest #12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這個podcast真的很讚耶,是熟悉的藝術圈的感覺(?)

其實我覺得很多議題真的是要好好坐下來聊聊,或者自己靜下來思考才能改善的。總覺得講得很模糊(包含噗首推薦都寫得很模糊),是因為我好像已經過了這個階段,所以有一點沒辦法形容那種感覺了

但我也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感覺不到生活有什麼意義,雖然我不在這個階段了,可是我知道這是很需要被討論的議題

(我研究所之前的人生都覺得整個生活都很沒有意義,還有覺得自己不知道在憤世嫉俗什麼,這些都在找到自己的同溫層之後就不藥而癒了,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真的超重要,不然全世界的人都在否定你,要不自我懷疑都很難)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藝情指揮中心 (@acc_podcast)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podcast裡提到的畫作可以看這邊,我覺得搭配著看有奇效,真的可以感受到作品給人很深層的感受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比較輕鬆的話題還有聊九日的這集,也是超級推薦(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貼過了)

‎在 Apple Podcasts 上的《藝情指揮中心》:EP171 | 重點不是標籤,而是體驗 - 赤...
另外聽了翻拍電影、藝術家的自戀人格等等的那幾集也是很喜歡,我覺得整個節目沒有藝術到很難懂(像是研究所上研討會的時候我有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教授在講什麼但還是要假裝聽得懂),比較像是有主題、有準備資料的閒聊
立即下載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我一直都對藝術評論滿有好感的,可能某部分是因為它補足了我大學時候真正想要探索的東西吧,那些大家覺得不重要的東西

其實前幾天聽完兩個戲劇顧問聊創作道德(外加自己打了一些感想)之後,我覺得自己某部分扭曲的東西被治癒了。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好像進步一點點,好像沒什麼可以進步了(然後就會開始找其他可以進步的東西),總是會突然在某個點被點醒其實自己還在逃避某些事情,真的很感謝有這類型的節目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另外也要感謝自己,很努力地找同溫層,才讓自己有被治癒的機會

待在不適合的環境一直試圖證明自己,真的只是事倍功半而已,而且也沒有什麼意義,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代表就不重要,也沒必要刻意去顛覆別人的價值觀

我覺得我現在能這樣想,很大程度也是因為我有自己的同溫層,有了底氣之後就覺得自己過得很好,不需要管別人了。以前沒有這種歸屬感的時候,就會很緊張地想要去改變別人的想法(或者證明自己是對的、想要贏過別人),因為以為世界就這麼大,大家都無法理解自己的話,真的是一件讓人很難受的事情(所以卡在這階段的人很多)

還好整個世界其實大很多,只要有那個信念、勇於嘗試的話總是會找到的。我現在反而覺得擁有這個接近於信仰的信念(不知道自己的同溫層是否存在、不知道是否存在自己可以自在生活的方式,但還是要去尋找),可能才是最困難的事情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在 Apple Podcasts 上的《藝情指揮中心》:EP164 | 從村上春樹到藝術史:男性凝視的...想想這個話題比較敏感,又剛好是同一個節目,所以就偷偷放在這個下面吧(我想沒興趣的人應該也不會看到這裡)

但其實我沒有要聊兩性議題,我的立場一直都滿堅定的,只是現在的我不覺得自己有準備好去聊這個議題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在聊到被觀看者會覺得自己本來就是這樣,像是很多女性在這樣的結構下會認為女性應該就是這樣、這個環境本來就這樣、這沒有什麼奇怪的這段

其實我一開始想到的不是女性,而是工作者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我往上看了一下,發覺不是在這個噗講過的(腦霧了),但我最近打了滿多有關工作的事情,還有「悲觀的人(們)會自成一個地獄」這句話,其實也不只是悲觀,但是那個狀態太難用簡單的辭彙去形容了(被觀看的人們?這也太抽象了吧)

但有一個很強烈的想法是,如果今天過得不快樂、不喜歡公司、覺得制度不合理,最重要的是覺得自己很委屈、很可憐,就不應該用「社畜」這個詞去講自己。如果是開開玩笑、自己可以處理這些情緒就算了,但如果不是,這些負面想法會一直纏著自己的話,就應該要正視自己的不舒服(以節目的話來說,就是要正視自己被觀看、自己在限制自己,沒有什麼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想說都不要用,因為這種用很重的詞自憐的做法超級容易認知失調,認知失調不只是會讓自己變得陰陽怪氣,我覺得最嚴重的地方是會損害自己的判斷力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我自己最近幾年聽大人學回答一些職場問題的時候,常常就會聽到很奇怪的問題(像是主管對我很壞,我要怎麼報復回去←可能不是講得這麼直接,但就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然後有人應該要被處罰,像學校那樣),就覺得這其實是很普遍的現象,而之所以普遍,是因為大家不是很在意這個問題(或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沒有病識感)

又或者說跟男性凝視一樣,問題的發生點在更早之前,很多人不知道光是這樣想(報復主管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身就是問題了。這就是我說的損害判斷力的原因,會變成都是在情緒用事

他們在某一集(標題好像有兩難還是背水一戰)裡談過,不要等到問題變成兩難或背水一戰的時候才要去處理,那個時候問題當然會變得很難解,但問題不是為什麼人生有這麼多兩難的問題,而是為什麼我們會把問題放到變成兩難、變成要背水一戰才開始要解決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我想到窮查理說的心理傾向,不想改變、維持一致性,最後導致輕忽後果等等的連鎖反應(這些都不是負面的詞,只是人有這樣的傾向),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有些人習慣等紙包不住火了才來解決問題(例如心理問題已經爆炸了才要正視公司環境的問題),這個時候不太可能會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解決了

不要自憐的重點不是不要去感受到委屈,是要正視自己的每個感覺,因為維持一致性的傾向,也會讓人逐漸接受不合理的待遇(不覺得這是有問題的),就會錯過真正應該解決問題的時間點

當然,講什麼話都是一種現象,它不能代表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還是要考量前後文脈絡跟當事人的語氣,所以我也不是要說這句話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赤燭的製作人說過一句我應該要不喜歡的『藝術家很做自己』,但從他的前後文脈絡裡完全不會讓我覺得不舒服)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所以我上面才要補充,是使用這個詞的時候不是以一種開玩笑的角度(雖然必須說,我不喜歡這個玩笑),而是以一種自憐的態度去講的時候會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他就是一個文化,我也沒力氣阻止其他人不要用(有的時候為了溝通方便我也會用),所以才是要去看那個脈絡是什麼。回到主題,我覺得當人用一種自憐的態度去使用這些詞,他們其實就困在了「我只能這樣,因為大家都這樣」的框架裡,但其實問題不是這個社會怎麼這麼爛,而是自己怎麼會這樣想(有點像是噗首談的荒謬)

承認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永遠是最難的,這我也知道。還有修正錯誤的舊價值觀,本來就比接受新的價值觀更困難,這都提升了改變的難度,可是我一直覺得改變很重要,如果不改變真的會永遠困在原地,那可能才是生活很痛苦的來源(只是因為待太久,會以為這是我們的舒適圈,把外面想的太過可怕)
揩季_kezing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oPsoTLm5nYq23LNxhxUX5.png
在看別本書,開書之後笑死(雖然這本是理財書),同樣的概念可以講得這麼好

抱歉我不會講話,還要學學別人說話的藝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