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ಠ_ಠ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浪蕩生活隨筆Dear England | Official Trailer | National Theatre L...National Theatre (Olivier Theatre)的圓形舞台真是太過標誌性。

可能是主場優勢,連帶地這整場演出的攝錄技巧都相較這次引進的其他部高明了不少。
(大家怕是難以體會,當我發現自己這場終於不需要再對著一堆亂七八糟的來回 closeup headshots 生氣時有多麼感動。)
latest #17
TS。ಠ_ಠ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整部劇作確實就是我最熟悉的英國劇場中大型製作的形式與水準。
舞台設計秀逸、燈光完美,演員對於其飾演真人對象的模擬微帶浮誇效果的惟妙惟肖更是本劇畫龍點睛之處。

而以一齣新創劇作而言,重中之重的劇本也是架構穩健,如其自陳,典型的三幕劇。
中肯地說,整體結構的平衡性把握得很好,主線穩妥明確,連帶事件與議題則點到為止。以其面向的英國、英格蘭觀眾而言,此操作不可不謂之安全且聰明。
TS。ಠ_ಠ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但跨出英國,以局外者的身份去看這齣劇時,又或以一個業餘聽朋友講足球大小事之人去檢閱這齣戲時,難免會想對那些被輕輕放下的議題暗暗一哂。
TS。ಠ_ಠ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純以劇場愛好者的角度,我確實喜歡這齣劇呈現的樣貌。

然而這不妨礙當我放大檢視它所想呈現的「英格蘭足壇」時,所感受到的那些看似自我批判實則被轉化為溫情感召所帶來的違和感。
立即下載
TS。ಠ_ಠ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在我心目中,《Dear England》大概很難成為一部深刻的作品。

雖然與其說《Dear England》是在召喚民族性,我更願意相信它是想藉由足球反思民族性,但它太「好」了,太易入口、太 eye candy,為了面向廣泛的群體它選擇削弱批判性,無論是對於體壇的有毒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抑或是對其長年種族歧視、性別不平等的問題,皆是重重提起,卻又不經處理地輕輕放下。
TS。ಠ_ಠ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事實上,這種做法確實能夠迎合 2022、2023 年坐在英國劇場裡的那些群體,使他們還懷抱希望、在他們希望充盈滿溢之時。
但若是 2024 年,在那個看似 love wins and happily ever after 的結局之後世界依舊轉動,坐在 2024 年的觀眾席去看英格蘭球迷對於歐洲盃的希望,一切真的就只剩殘酷了。

As they’re not actively and properly tended, problems remain problems. Things have yet been changed. 因為愛不是說說就能解決問題。
TS。ಠ_ಠ
2 months ago
-
TS。ಠ_ಠ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但我有喜歡!我是很好滿足的劇場觀眾!只要 wash 鋪得漂亮、不要濫用投影、不要隨便拿 LED 直射我眼,我就可以快樂!請多給我 eye candy!(試圖圓回來
W.M.
2 months ago
我其實覺得,如果不是在2022、23的疫後看這部劇,我會給更低分一些耶……就是,我覺得他好看,可是那個輕飄飄、「想看到世界很好」的感覺太強。我是對所有足球之事都毫無了解的人,於是我基本上當成全虛擬來看,即使如此,我也還是覺得這是一個集體創傷之後的劇本,強烈想要安慰創傷後的社會的感覺非常強,但因為疫情所以我又覺得可以理解(和接受)。
而除了創傷之外的所有議題他都沒有處理啊……(這不會讓我不喜歡這部劇,但他就是沒有處理)
剛才跟和樹在捷運上也繼續在討論 Dear England……!唉我個人大概真的對 20 歐洲盃→22 世界盃失點之後,所謂「群眾的反應不同了」的邏輯嫁接(抱歉,我不知道怎麼描述QQ)有點介意,偏偏本劇還點到了種族歧視問題,這一切就顯得特別詭異:劇本明明在意這個議題,那、那這兩次失點之後群眾的反應就不可以這樣拿來對比論證社會氛圍進步了啊,凱恩就不是有色人種啊……
& 剛剛有想到一個昨天忘記提的很小的點:Dele Alli 對於球衣上的姓氏很介意,台詞甚至有類似「你們就不能想想辦法嗎」的句子。我當下的第一反應是,足壇上不燙姓氏的例子很多,跟 Dele 狀況最像的 Virgil van Dijk 也是直接燙 Virgil,一時之間不太能理解「需要被想辦法」的點在哪(還是難道英格蘭國家隊有什麼我不知道的規矩~~~)←這個點真的很小就是ㄌ,不過樹也有注意到
TS。ಠ_ಠ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Wi1dmoon: 應該說,我認為這個劇本收線的方式,使得它的「有效期限」非常短,幾乎就只侷限在 2022-2023 年間。
之所以說以 2024 年的眼光來看,事情將變得異常殘酷,自然也是因為這些在劇中模糊帶過的事情有了更多的延燒。可以說這部作品吃到的「疫情紅利」都因 2024 的新發展而有了更多反噬。
(但因為本作即將重返 National Theatre 再演,我也是滿好奇它是否會因應進行編修,這部分我有點期待。)

如果要以虛構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作品的呈現,我可能會再下修我的評價。畢竟關於事件與角色的含糊其辭我是算在它作為英國觀眾的集體社會經驗共鳴而接受的。(Teresa May 的部分我可是笑得特別大聲。但如果不是因為它處在這種時事諷喻與標定的位置,那這些橋段對於劇本可說是一種畫蛇添足。)
TS。ಠ_ಠ
2 months ago
cane220: 我昨天也有想到 Virgil !
&
我確實也對那邊偷換概念式的處理頗有微詞,而且這是很明顯根植在劇本上的瑕疵,而非觀眾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
W.M.
2 months ago
雖然你這麼說(時效性),但我就一個對足球其實毫無認識(我連這其實是時事都不曉得XDDD)的人來說,其實不會感受到那個因為新發展而來的反噬,因為那就……完全不在我的消息範圍裡。於是其實對我來說,反而是足球的部份本來就有點超現實(太輕飄飄而且議題處理非常表層),塞進一個「愛可以解決一切」的結論也很粗暴(不需要時事告訴我我也不會相信愛可以解決一切啊也太超現實了吧?),我只有把自己放在「疫後心態」下才會覺得可以。
TS。ಠ_ಠ
2 months ago
Wi1dmoon: 但千蟻不會覺得 2024 年再看這種「疫後療傷」的作品時,其實已經有點距離感了嗎?畢竟日常都已經重建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長尾也多半不是這種亟需恢復治癒的心態。
W.M.
2 months ago
因為我會想說,21、22疫情,23年左右準備演出,24年我看到轉播,我本來就有一個「在看過季節目」的心理準備啊@@ 我有稍微想像一下,如果是後年(25年看24年的製作)或許就會覺得好像有點不行,但就是這個稍有點微微妙妙的時間差讓我覺得是可以的
TS。ಠ_ಠ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Wi1dmoon: 我倒不是不能接受劇本在製作時的這種非常針對性的目的設計,但我就會想多問一下:「所以就這樣了嗎?」
如果它甘願就只作為一時的療傷,那我也是可以接受這種自我定位的。只是如此一來,那個「愛可以解決」就顯得更加輕浮了。
W.M.
2 months ago
我也覺得那很輕浮(而且粗暴),所以就……只是我這兩天就在想,對我來說他其實是個幾乎全虛構的作品到底是不是在感受上有差異,因為……對我來說他就是全虛構,然後我把他當成一個療癒作品來看,仔細一想,就好像真的觀看的(潛意識)前提也是蠻多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