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讀嘛讀嘛

大崎梢在台出版的小說,自己排名下來,是《獨家報導之卵》 >《來到少女雜誌的編輯君》>《心之雨》,個人蠻訝異談論編輯、出版產業的《心之雨》竟然評價最低。但後來仔細想想,一來是因為這部小說中主角努力要力推的過氣作家的新作,真的感覺,沒有很好看耶?二來是,我也因讀多了,多少意識到這作家的小說主題,很容易寫著寫著焦點忽然滑掉,導致搔不到癢處 (以下有雷)心之雨 - 大崎梢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latest #13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與其說不好看,不如說是不夠詳細、不夠鮮明、無法撩撥起我的明確想像。

以往遇到這種「作品內還有其他作品」的作品,好比《重版出來》,儘管沒能夠很完整帶出作中作的故事,但都能感受到那種好看的氣勢、能聯想到市面上會有的某種類型的小說漫畫,但《心之雨》中的作中作《白花三葉草綻放時》卻不然,我讀到最後,其實還是不太能感覺到這是哪種類型的故事?又像是教育故事?又像是述說異國人被日本排擠的受苦類型?因為要出版銷售這本書,是《心之雨》的核心概念,所以這種模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的共鳴。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像是,作中作《白花三葉草綻放時》內引用了一首詩,而這首詩的原作者是《白花》作家家永的女兒,因為家永跟女兒關係尷尬,所以如何取得她的授權變成一個很重要的關卡。

但由於大崎梢沒有明確寫出這首詩的內容,之於這部作中作的意義,變成我知道主角(編輯彰彥)很努力要取得授權、不想要家永為了抽掉這首詩而變動內容,但我並無法具體感受到他如此拚命的理由?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而且這部小說,也讓我感受到某種大崎梢小說會有的,焦點不斷滑掉、搔不到癢處的單薄感。雖然因為是很久以前看的,可能印象有些模糊了,但我當時看《來到少女雜誌的編輯君》時,感到困惑的,是小說的主題從調職到少女雜誌部門的男性編輯看不起少女雜誌的傲慢心態,慢慢滑到了,呃,少女模特兒競爭激烈的世界?而到了《獨家報導之卵》也有類似狀況,女主角原來厭惡自家八卦雜誌、認為不過就是做些狗仔行徑、不認同其存在價值,但她在工作過程,卻挖掘出重大社會新聞,但這個安排,其實並沒有真正解決那些狗仔行徑的正當性啊?又不是每次蹲哨,都能挖出有社會公益性質的重大新聞。但因為小說的焦點,已經從女主角對於自家雜誌的存在價值,轉移到報導案件,原來對於自家雜誌的質疑,理所當然被忘卻了。
立即下載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心之雨》也是,本來看起來是要針對大型出版社的勢利眼,跟這個只看實績——文學獎、銷售額、是否在「勢頭」的業界生態好好批判一番,卻一下子就變成熱血編輯的奮鬥故事。小說的焦點也漸漸變成兩股心結(作家家永跟他女兒、編輯彰彥跟他身分複雜的叔叔)的釋懷故事。最後也沒真正解決體制問題,變成「只要寫得夠好,就會有真正賞識你、為你奮鬥的編輯出現」。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當然可能《心之雨》本來就沒有要批判體制啦,但我覺得整部小說的主軸動機都很不明確,如果是不想要這樣一部精采的小說《白花三葉草綻放時》,只因為作家過氣而被市場漏接,那重心應該在放在出版、行銷上,但我卻不覺得主角彰彥有刻意做出突破性的努力,確實他盡了努力提升此作的能見度,但這本書慢慢暢銷起來,還是仰賴了某種機緣巧合。當然,如果說大崎梢的用意,就是要呈現某種現實,即使編輯再愛作品、願意多做點什麼,從一開始能給的資源就是有限,銷售很大程度還是要看機緣,那就罷了,但,我真的不明白訴說家永女兒的心結,還有彰彥跟他叔叔小尚之間的複雜心境,又是什麼意義耶?這條支線真的是跟主軸油水分離,無法呈現疊加的加分效果,只讓我一度迷航於這部小說究竟要走向何方?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會有這種感慨,大概是之前看朱宥勳批評《鬼才之道》的結構問題,電影的前後的動機是銜接不上的,隱約有種主角換人的感覺,同樣的,《心之雨》,或者目前我讀過的大崎梢三部小說,都給我一種從中段開始,主題變化了的感覺。雖然我很佩服作家能很順暢地述說故事,但她之所以變成某種圖書館讀物(就是我如果是從圖書館借會覺得不錯看,如果是自己買下來就是另一回事了),就是因為,我還是想看到主題或概念更清晰、一貫的小說吧。《鬼才之道》:我們需要的,真的是「被所有人看見」嗎?(內有劇透)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啊,還有我覺得她的小說主角都好沒魅力,《來到少女雜誌的編輯君》還能說是為了要呈現男性臭而刻意設計地不討喜,《獨家報導之卵》我有點忘了,但就是有點新人拚勁的中庸角色,不討厭也不喜歡,《心之雨》則是,主角彰彥真的很自我欸,看不出來是入行三年的編輯,雖然作者為他緩頰說他以往負責的都是暢銷作家,其實已經很習慣旁人會自然協助他、跟他合作,這次是他頭一回碰壁而苦惱,但他只因為自己喜歡《白花三葉草綻放時》,就理所當然去拜託王牌業務幫忙,還氣惱對方拒絕的態度太直接,要同行的人開導才明白是自己強硬無禮,真的好不世故!而且我覺得大崎梢是不太肯讓主角吃苦的人,就算主角挨了釘子,最後那個釘子都會自己放軟姿態,就好比那位王牌業務,後來也因為好像當初態度太兇了+看在你很努力的份上,還很認真幫主角,我真的覺得,憑什麼欸!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主角彰彥對自己的叔叔小尚抱持的複雜心結也是我同理無能,叔叔小尚是祖父當年帶回家的私生子,因為擾亂了原來和樂的一家人,在家族地位尷尬,長年遭受彰彥祖母的情緒虐待。主角彰彥則是家族的正統長孫,受到疼愛與期待。兩人因年齡只差十歲、出乎意外很要好,小尚還教會了彰彥閱讀的樂趣,後來小尚失去音訊,彰彥日後作出版,也隱隱期盼小尚能夠發現、讀到自己做的書,我覺得這些安排都在情理之中。但最莫名其妙的,是彰彥在發現小尚原來有跟爸爸(彰彥的爸爸=小尚的哥哥)聯繫後,卻沒有下一步作為,就連爸爸提議寄新書給小尚都不肯,還是堅持著「期盼小尚進入書店,偶然看見自己編輯的書」的偶然相會想像?我真的不懂。連帶對最後小說的結局:主角發現有小尚跨海參與線上讀書會,讀了《白花三葉草綻放時》,完全沒有感動之情。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不懂彰彥堅持「偶然相逢」的意義耶,他一方面認為小尚因孩子有心臟病要手術肯定過得不好、但擔心歸擔心,又不跟爸爸要聯絡方式,沒有實際作為,有機會聯絡(寄書過去)也不肯,就是想要以自己的理想方式達成願望,坦白說就是自我滿足啊!

老實說我本來覺得什麼小孩有心臟病要借錢做手術,太像是詐騙,但作者並非如此安排,才覺得後續各種設計很怪吧?無論是爸爸不借錢(不借就罷了,但隔了一年多才透風聲説小尚有來聯絡好奇怪)、彰彥明知道小尚的處境還哭了,最後父子倆誰都不打算積極關心,只是祈禱而已,這些消極反應,是文化隔閡嗎?我真的無法理解!

就算作者有用旁人角度說小尚未必過得不幸,但我還是覺得彰彥父子的態度溫吞詭異 https://images.plurk.com/2Rc5vfLbXjHPOdCV28uTYp.jpg https://images.plurk.com/4xYwZnsC5XRvMSiEdsEpk9.jpg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5 days ago
家永女兒的心結反而更合理,自己作為小三的女兒,看著親生母親擠掉正室,又是愧疚,又渴望得到對方原諒,她遲遲不肯授權的那首詩,述說的正是她對於受害者的複雜心結,是非常細膩的描繪。但以本作來說,最一開始的情節是她跟父親的疏離心結吧?她一成年就搬出去住,只偶爾跟父親連絡,但這個遠離,到底是無法原諒父親?還是對自己的存在價值感到困擾?最後也沒有明講,原來的父女心結也是莫名其妙被擱置了,焦點成了小三女兒與正室的心結,父女兩人反倒成為了「雖然沒有很親密,但女兒要結婚還是會跟父親報訊息喔」的要疏離不疏離,要親密不親密的關係,回想起來也是很困惑,有種,在揭發了勁爆內幕後,反倒失焦的感覺?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可能是不斷糾結著,為什麼這個我理當有所共鳴的主題(出版業界、書市)我卻讀起來無感?我才發現,大崎梢真的好喜歡故事寫一寫,焦點就滑到別的地方去,而原來的動機或情節就這樣放一邊了。所以讀者固然很順地把小說讀完,卻會有種不滿足感,也許當下不會意識到問題所在,但那個「好像有什麼沒有被解決掉」的空洞感,確實就是造成了我無法給她高分評價的原因。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仔細想想,以前有些作品說不定也有類似狀況?像是清水玲子的《輝夜姬》,也是漫畫看得很順,但回想起最一開始跟後面,覺得真的,到底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子?結構不順、前後不呼應的問題很嚴重。有時讀者就算不能明確說出問題所在,但那個「沒有被滿足到」或「焦點/主題被轉移掉」的感受,還是會留下某種印象。
小步寫寫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近年難得寫這種……負評?老實說《心之雨》不差,但一旦察覺到自己沒有被滿足到,那股「不夠好看」後勁,反而會抵消掉閱讀過程的享受。但這樣分析自己為什麼覺得「沒有被滿足到」,卻另外生出跟作品無關的成長感,至少我已經成長到,不是只是感性層面地覺得「奇怪,都有水準以上為什麼自己還是不滿足」,而是能理性分析問題所在,知道哪裡出了問題。這樣的成長跟小說本體無關,但多多少少,也是一種收穫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