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i新
3 days ago @Edit 3 day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YaN4tscMlgIM0Tc8u4u6z.jpg https://images.plurk.com/sy0AcaYCfh7M26y3WOlMj.jpg
其實我接觸大吉嶺還蠻早的,大概是2006年時。

我最好的朋友當時來法國找我玩,那時Lupichia在台灣設店,她就在中山北路七段的門市工作,因為工作接觸到了紅茶。那時她什麼旅行計畫都隨緣,只有一個堅持-她要去Mariage Frere瑪黑兄弟茶行。

簡單,瑪黑兄弟茶行在當年,不管是不是愛茶之人,基本上已經是個文青觀光焦點。我還特意帶她去了瑪黑區的總店朝聖。

那時我完全是茶外行,進去後只會看死觀光客會看的那些調味茶。而法國人,尤其是巴黎人,你也知道是不能要求什麼服務品質的,連挑了幾個詢問,再怎麼遲鈍的我,也感覺得到壓在禮貌下的不耐煩。
wili新
3 days ago
朋友用不甚熟練的英文問店員,她想找大吉嶺的茶。店員還懶懶的指向後頭幾個大黑罐,跟她說這些都是,問她喜好那一款。結果她講了一連串我完全不知道是什麼的英文,然後說要今年First flush,只見店員慵懶的態度立刻一變,居然熱心的說有,最近second flush也剛到,問朋友有沒有興趣試試。

二個英文都微卡的人開始聊得不亦樂乎,他們聊的內容我完全聽不懂,立刻詢問朋友她如果處理得來,我這翻譯就功成身退,自己去晃晃了。

結果朋友和店員這一聊快一個小時,花了快二百歐元,買了超多款大吉嶺。

朋友非常滿足,說在台灣大吉嶺的選擇不多,來這裡簡直如臨寶庫,若不是錢包不允許她真想每款大吉嶺都買回去試。
wili新
3 days ago @Edit 3 days ago
那時她雖然都有泡給我喝,不過我那時是完全的茶界小白,別說大吉嶺,連自家台灣茶都分不清楚。她說的什麼葡萄香蜜香果香我完全抓瞎。

後來她轉戰日本酒,反而是我一股腦鑽到茶海裡去。

然後也不是立刻就喜歡大吉嶺,事實上和焙火茶一樣,雖然陸陸續續都有很懂茶的朋友介紹,但就是打不到點。直到六月時從脆上知道小草人木館。

當時也是朋友約中山站,想找個可以久坐沒那麼多人的店。剛好在脆上看到老闆娘發文,找了一下,發現不遠,就約到那裡去。

原本打定主意想試試它家選的台灣茶,但它家大吉嶺的茶單選項比台灣茶多二倍。老闆娘也一直在推,我想也好,反正主要是和老友聚聚聊天,就點了一壺。

然後到七月底它結束營業,我居然去了三次。每次都點不同的大吉嶺喝。
wili新
3 days ago @Edit 3 days ago
打開我連結大吉嶺的,是2021年桑格瑪的夏摘大吉嶺。
https://images.plurk.com/4u9d7HBmNgYA7nqVeAsode.jpg

這款茶也是有小綠蟬蟲的吸咬後產生的蜜香,這蜜香用蓋杯的泡法,很像帶微酸草本味蜂蜜浸泡過紅花花瓣的香氣,配當時點的火腿佛卡夏簡單是絕配,老同學們也都稱讚它家的茶很好喝。原本以為是配角的茶,居然大家還聊了一會。

大概在那時就種下了對大吉嶺的好奇。
立即下載
wili新
3 days ago
然後上個月在脆上,看到有個今年初去過大吉嶺現場拜訪的製茶師,開了這堂課來教大吉嶺的相關知識,想都不想就去報名了。
wili新
3 days ago @Edit 3 days ago
單就課程上而言,我覺得很充實,很用心,幾乎多方角度去看大吉嶺紅茶。而且因為他們年初還有實地拜訪,所有的教學資料都是紮實的資料和經驗收集後分析得來的體驗和感想。當初也是看到它寫出的教學內容覺得十分充實就立刻報名了。

雖然選擇的場地對於泡茶評鑑活動空間略小,動線不很流暢,但確實適合開茶會的空間真的蠻不好找的,冷氣問題是非戰之罪。課程稍有點進階,可能要對茶有基本認識聽起來比較不會太枯燥,但如果想一次就對大吉嶺有比較完整的概念,這堂課我覺得設計得很全面,真的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