琹 厭世邊緣系女子 好奇
1 months ago
新教國家以味蕾成為工作效率的代價,飲食是快速的填飽肚子,例如:英荷美德,舊教國家以美食作為民族情感的養分,飲食為費心的生活實踐,例如:法義西。

以下粗魯粗略的概述,歡迎吐槽分享
latest #7
沒有對錯,只有符合性格,但冗長的用餐時間讓人超心累
英國傳統食物不外乎布丁、培根、香腸、豆子、馬鈴薯泥、派(鹹的甜的都有,大黃、鮭魚、仰望星空等等)、起源於猶太移民的炸魚薯條、假日烤肉(約克夏布丁、肉)
甜點有維多利亞蛋糕、乳汁鬆糕(似奶油蛋糕)、司康、奶油酥餅、瑪芬、伊頓混亂、很像肉桂捲的切爾西捲等等

仔細看也沒有很少,但美味到名聞遐邇沒有,還被隔壁法國人嘲諷
立即下載
中世紀英國意外的沒想像中粗糙

法式料理的輕盈高雅也是近現代 剁手手花孔雀國王 路易十四有意識努力下,開始突飛猛進)

鑲肉、肉凍(50年代的美國暗黑吉利丁料理的祖先嗎 )、內臟脂肪入菜,特色美食有些是從北方蘇格蘭起源
中世紀除了西班牙和義大利多元交織的歷史和獨厚地理,料理特別出色,其他國家好像沒有如此以食物風靡盛名

越多元的民族、殖民和貿易讓料理基因更多元美味,台灣和西葡義都因為歷史之故,時間讓料理去融合轉化
宗教觀念下,新教強調榮耀上帝、勤儉自律、認真工作賺錢(有利於資本主義),間接促成中產階層和商業發展,一忙,食物更需要效率,少了時間堆疊,食物欲振乏力

至於法國透過宮廷官方由上而下推廣,剽竊挖角模仿開始,後急起直追:市容、建築、服裝、髮藝、工藝、珠寶、禮儀、飲食(甜點學開始應運而生),任何傑出都是學習開始
從地理位置看,料理美味一開始和地理(山海、軍事要塞、寒暖流)緯度很大關係,後續才和宗教、產業、技術、國力、民族性(包容、好奇、重視生活)相互影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