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20:29.000Z
📚🗒️
latest #84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24:30.000Z
《華爾街孤狼巴魯克》
伯納德•巴魯克回憶錄(Baruch: My own story)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27:37.000Z
Chapter 12 華爾道夫內的人性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29:13.000Z
如果世上真有一位「華爾街巫師」,那麼此人肯定就是詹姆斯.基恩。

基恩就是擁有一種神秘的魔力,可以融合買進與賣出的動作,讓市場乖乖地完全聽任他的指揮。
立即下載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29:25.000Z
基恩的身型中等,總是穿著得體利落,卻從不過度打扮。他下巴那把讓他被稱為「銀狐」的灰色短鬍鬚,總是修剪整齊。唯一能瞥見他早期莽直性格的時刻,就是在他激動的時候,那時的他總會忍不住喊出粗野的加州式髒話。而他那偏高且尖銳的聲音,往往替這些髒話更添加一層穿透力。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0:26.000Z
在股市裡,基恩總是做多或維持樂觀態度的一方。「第五大道上的豪宅可沒有幾座是做空的人蓋的」,儘管有些作家老以為是我說的,但其實那句話正是出自基恩之口。
有一次,有人問基恩為什麼他已經這麼有錢了,還要繼續在華爾街投機。他說,「你覺得,為什麼獵犬還要追在那第一千零一隻野兔的後頭?投機與生命是密不可分的。投機生來就存在人類的骨子裡。」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0:58.000Z
* 由於現代人的使用方式,「投機者」變成了賭徒或盲從者的同義詞。事實上,這個字來自於拉丁文「speculari」,本意為窺探和觀察。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2:12.000Z
這時,米德頓.伯爾(如果讀者還記得,就是他將我介紹給基恩)詢問基恩,那篇黃熱病的報導將對股市產生何種影響。「我想, 我不會說這報導正好分析了這支股票的後勢看漲。」他以一貫的英式態度回應。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2:43.000Z
在賽斯比死後,基恩將牠的骨頭捐給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博物館仔細地將賽斯比的骨架固定好並進行展示。在一場賽馬秀上,基恩突然想念起賽斯比,怎麼樣也壓抑不住這股思念之情。在幾位朋友的陪伴下,他離開秀場並立刻前往博物館,靜靜地在那裡待上了好幾個小時,沉緬在賽斯比的往日光環回憶。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3:07.000Z
某一天,股市行情很糟。那天晚上我遇到了基恩,他喝了一、兩杯酒,但衣容依舊整齊筆挺,舉止穩重。當我走向他,抱怨今天股市有多糟糕時,他沉著地回答我:「有時我也會感到精疲力竭,但我總會捲土重來。」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4:13.000Z
蓋茨擁有一名成功的賭徒所需具備的特質,套句俗語,他就是那難能可貴的「萬中挑一」。成功的賭徒相當罕見。蓋茨膽識過人,從不懂得退縮害怕。在他那看似粗魯的舉止之下,隱藏著冷靜、大膽、足以視破局勢的智慧。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4:49.000Z
蓋茨的出身是一名推銷員。他可說是最典型的中西部推銷員,穿著俗艷的背心,胸前掛著一條顯眼的錶鏈,黑色圓頂帽斜斜地戴在頭頂。終其一生,蓋茨都是一位推銷員。如果有人認為蓋茨對他所推銷產品的描述不夠精確講究,那麼這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一位推銷員可以大膽說自己的推銷是經得起考驗的了。(略)他總是能讓空氣中充滿像傳染病的樂觀氣息。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5:04.000Z
我喜歡蓋茨,也享受和他共處的時光。但我很早就學會,當他將手搭在你的肩膀上,並說:「伯尼,我需要你幫我一個忙 」時,你最好趕快溜之大吉。為了預防自己感染上他的樂觀病毒,我必須替自己打了許多心理預防針,像蓋茨那樣擁有敏銳直覺的人,自然能察覺到這一點,但這始終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友誼。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5:51.000Z
那些多話的賭徒常常說著說著,就把自己的錢都說光了。但蓋茨不同。他可以說話說到讓別人口袋的錢都沒了──即便是在一場普通的陶土飛靶比賽裡。(略)他的策略就是喋喋不休,並不斷地將賭金提高,直到對方開始感到緊張。比賽結束後,蓋茨總是會笑著告訴我們,他是如何將一場射擊比賽變成演說大賽。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7:55.000Z
這章真是看到欲罷不能,我果然很喜歡看各種人的故事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38:49.000Z
忘了這章開頭的一段話

在華爾道夫裡,值得欣賞的人物簡直是說也說不盡,但其中有三個人,特別讓我感興趣──「鑽石大亨」金.布萊迪、詹姆斯.基恩和約翰.蓋茨。他們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闡述著人類最令人費解的謎題──在那些偽裝之下,究竟隱藏著怎麼樣的人格特質?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2:55:10.000Z
發現這些文筆好以及有智慧的爺爺們都看好多書且能跨領域 這與強調分工的現代完全不同,我以前就覺得學校課程是不是太分離(?)了,在某一個課堂比如國文就只用這個角度解讀事情,但是當中也有歷史、藝術不是嗎。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3:00:50.000Z
另外,看過幾位醫學相關的作者的書,他們不約而同提到領域太過分明,讓某些患者無法獲得更好的治療服務。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8:09:34.000Z
《砍頭與釘樁》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8:10:55.000Z
一本關於不死族的考古書。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8:12:08.000Z
我們能在古典時代晚期,第一次如此清楚看到這種皇位繼承問題的處理方式,是因為一個與我們今天完全不同的認知:人死後也保有人格。
直到近期,人們對死者的觀點才有所不同,現在的死者不再具有人格,他的屍體只是一個物件。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8:13:15.000Z
在中世紀的司法審判裡,死者仍然有特定的權利,也必須滿足一些義務。如果他的財產不足以執行他生前決定的葬禮,就算他已是死人也可以舉債支付,而且直到十六世紀,都還會成為債務清償官司的被告。所以法律行為能力絕非隨死亡而消滅。

在今天,這種「屍體如活人」的表述只剩一點影子在繼承法裡,因為死者的遺囑對後人仍具有約束力。這不只針對分配遺產,同樣也適用於處置遺體。死者對於可能的器官捐贈、大體捐贈或葬禮方式與地點所做的決定,不會因死亡而喪失效力。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8:18:51.000Z
雖然這是歐洲的部分,不過感覺其他地區也可能有相似的觀點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08:23:33.000Z
如果人死後仍具有人格,有些話不就有不一樣的意義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13:59:44.000Z
中世紀之所以如此不避諱死亡,是因為那個時代死亡無處不在。

不只人為的戰爭,瘟疫也會使人口大幅減少。

在這樣的背景下,死亡有了不同的意義。誰知道彼岸的世界是什麼光景呢?如果當前飽受戰爭與瘟疫摧折的生活變得難以忍受,我們也就不難想像,人們會為了尋求解脫而渴望死亡。教會不遺餘力地用上天國得永生的承諾來吸引信眾,更加助長了這種解脫的渴望。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19T14:01:39.000Z
在基督教裡,對死後生命的許諾占有重要的核心地位。整部《新約聖經》都是圍繞著耶穌的死亡與復活所構成。

無論如何,死亡從來不是結束。在基督教裡,就跟在其他許多宗教裡一樣,死亡只是路上的一個轉折而已。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0T03:03:36.000Z
不死族彼此之間是如此不同,就像活人的世界一樣。一個不死族以何種形態出現,最主要取決於地方的想像,也就是取決於人們所經驗到的自家親屬的屍體、在漫長的冬夜裡一再講述的鄉間傳說,或者不久前某個路經當地酒館的陌生人繪聲繪影講述的故事。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0T03:05:08.000Z
所有不死族都有個共同之處:他們死亡的時間點不會是太久之前,而且在死後無法得到安息。通常鬧鬼的時期是有限的,人們遇到的不死族都是生前就認識的人。然而共同點也就到此為止了。雖然大多數不死族都造成損害,但也有一些只是想待在遺族與親人身邊,或者甚至給予他們協助。儘管絕大部分不死族的確都醜惡,也已經顯露腐爛跡象,但是俊美、溫柔、清新等,也都是在不死族故事中一再出現的屬性。他們常常具有人類的情緒與需求,比如飢餓、愛情與性慾,他們保有個別的特質,以及其在家族與法律上的地位。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0T03:05:29.000Z
復行者、撲背鬼、索命鬼、吸血鬼以及騎馬的不死族。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0T13:43:21.000Z
這些鬼怪故事(?)太妙反倒讓我好奇實情是什麼 目前看到索命鬼跟瘟疫有相關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0T13:50:12.000Z
假如多與疾病有關,那勇敢對抗不死族的效果其實不高吧?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0T13:53:27.000Z
然後看到一段用數學計算表示恐怖小說創造的吸血鬼藉由吸血產生新的吸血鬼這個運作模式無法成立好好笑(rofl)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1T00:29:29.000Z
《專注力協定》

類憂鬱的症狀讓人很痛苦,當人們心情不好的時候,他們用分心的方式來避免痛苦並且重新取得某種擁有控制權的感覺。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1T00:30:50.000Z
「就算我們以為自己是在追求愉悅感,但真正驅動我們的其實是,從渴求的痛苦中獲得解放的這種欲望。」

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解釋得再好不過了:「我們所說的愉悅,意思是肉體上沒有苦痛以及靈魂上不受煩擾。」

「簡單來說,想要解除不適感,這是驅動我們行為的根本原因,其他的一切都只是表面上的近因罷了。」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2T03:03:08.000Z
看起來很難相信,這些良善的發明竟然會如此嚇人,但是隨著科技上的躍進,道德上的恐慌也常接踵而至。「每個後進的年代,都會強烈地相信青年行為上有著空前絕後的『危機』正在發生,」牛津的歷史學家艾比蓋兒.威爾斯(Abigail Wills)在替BBC的線上歷史雜誌所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並不獨特;我們的恐懼跟我們的祖先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3T00:25:16.000Z
《砍頭與釘樁》

一位美若天仙、莊重、堅貞,而且致命的不死族,我們在古典時期裡已能見到。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3T00:26:57.000Z
女孩向他揭露了可怕的真相。先前當她母親生病時,為了恢復健康,女兒的性命被當成了祭品:「倒下的牲禮/既非羔羊也非公牛/而是聞所未聞的人命。」所以她已經無法兌現婚約了,現在要嫁給他的,是她的妹妹。然而他唯一渴望的只是他的未婚妻。「立刻跟我一起慶祝/我們意料之外的婚宴吧!」他如此要求。這時正好午夜,女孩明顯熱切了起來。不過,婚禮筵席與預期不同:「她用蒼白的嘴貪婪地啜飲著/色黑如血的葡萄酒。」年輕人遞給她的麵包則不願品嚐。這時,她最後的抗拒也已瓦解;她整個人撲到那對她做出許諾的人身上。她沒有臉色泛紅,而是一直「如雪一般白/像冰一樣冷」。但這沒有打斷他們的熱情:「愛使他們結合更緊密/眼淚摻雜著她的慾望/她貪婪地吸吮他口中的火/一人只在另一人中意識到自己/他狂烈的愛/溫熱了她僵冷的血/只不過在她的胸中沒有跳動的心臟。」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3T00:27:21.000Z
最後,她懇求母親為她終結自己作為吸血鬼的存在,並允許她與此時同樣注定成為吸血鬼的愛人一起火葬:「請妳堆起一個柴火堆/打開我充滿憂慮的小屋/讓兩個戀愛的人在火中安息/當焰火噴發/當骨灰燒紅/我們將匆匆奔向古老的神明。」

歌德在世時,這首〈柯林多新娘〉流傳很有限,因為當時的人大多覺得這首敘事謠曲太過衝撞禮俗,愛慾的描述太過露骨。所以這首詩起先埋沒在歌德作品集最後的部分裡,後來的評論家也只是偶爾提到,視之為古代恐怖故事的古怪改作。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3T13:19:46.000Z
流行文化中的吸血鬼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代文人墨客寫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借吸血鬼來反映人類社會,最初只在詩歌劇本中出現,有些甚至只具吸血鬼雛型,如:歌德1797年的《科林斯的新娘》(The Bride of Corinth)、科勒律支1797年開始的《克里斯特貝爾》(Christabel)、拜倫1813年的《異教徒》(The Giaour)、和濟慈的《無情的美人》("La Belle Dame sans Merci")及《拉米亞》(Lamia)。大仲馬(Le Vampire)、狄更斯也有過相關的作品。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7T07:02:22.000Z
《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

我認為作家從長篇小說著手是最佳建議,理由如下:
1.需要的技巧較少。
2.點子比較不重要。
3.你可以學更多。
4.你可以一邊學習一邊賺錢。

不過說也奇怪,我現在對這個主張比較沒有那麼堅持。

或許正如同小說不只有一種寫法,發展寫作生涯也不會只有一種途徑。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7T07:03:03.000Z
有些人天生就具備所有條件。他們不僅擁有適合寫作的資質,而且似乎天生就知道要寫什麼東西。他們一開始就有要說的故事,只要著手把故事講出來就行了。

可是有些作家並非如此。我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們想寫作,可是不知道自己想寫什麼。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8T01:54:06.000Z
《華爾街孤狼巴魯克》

Chapter 14 投機者應該孤身一人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8T01:55:29.000Z
這天晚上,我第一次見識到有人可以為一張翻過來定生死的紙牌,下注十萬美元。有那麼一瞬間,我感覺那些錢好像不是真的。但當我瞄到德瑞克和史密斯的表情後,我非常確定那些絕對是貨真價實的美元。

我認為那場賭局既讓人憂心,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它讓我見識到,如果錢落入隨便的人手裡,將會發生什麼事。錢都不像錢了。

當一個人會在一場百家樂賭局裡,投下如此龐大的賭金,或在賽馬比賽中瘋狂下注時,就代表他們已經喪失價值觀與經濟觀。我向霍利說,如果市場落入這些人的手中,絕不可能得到安穩或合理的運作。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0-28T02:01:05.000Z
即便是再老練的市場操作者,有時依舊很難認清人為操控不但有極限,更有時效性。到頭來,實質的經濟條件(價值)才是決定價格的王道,這是不可抗拒的真理。

要能享受自由市場的好處,就必須要有買家與賣家,既要有多頭也有空頭。一個沒有看空做空的市場,就像一個沒有自由言論的國家。錯誤的樂觀精神,在缺乏批判與箝制的力量之下,只會帶來可怕的災難。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1-06T02:33:13.000Z
Chapter 22 未來展望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1-06T02:33:16.000Z
在我這一生八十七年的歲月裡,我見證了一連串的科技革新。但沒有任何一種革新可以擺脫對人類性格與思考能力的需求。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1-06T02:33:48.000Z
教育的目的不該是灌輸各種專業化知識,而是了解所有問題都是環環相扣的能力。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任何事情是遺世而獨立。每件事都會相互作用。如果任何一個方法能成功奏效,也是因為這個方法在其他層面上擁有許多支持的後援。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1-06T02:35:41.000Z
他的看法和蒙格超像的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05T03:15:11.000Z
《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

Chapter 9 著手書寫
作家赫伯特.勾德說:「小說家必須每天思考、幻想自己的故事。詩人和寫故事的人才可以尋求靈感迸發的午夜,拿鵝毛筆沾腦殼裡的墨水。」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05T07:37:30.000Z
Chapter 10 障礙、死巷與歧途
我想到這種障礙時,心裡浮出的畫面是堵塞的河中落木。我通常心裡會有夠多點子,但它們就像河中浮盪的木材一樣堵在一起,互相卡住。如果我可以直接將障礙搖散開來,這本書就會毫無困難地順流而下。
我發現將思緒搖散開來的最佳方法,就是用打字機跟自己對話,絮絮叨叨,不要注意風格或意義,寫出的東西結合意識的流動、給自己的信,以及書中其餘部分的大綱。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06T00:20:03.000Z
Chapter 11 風格問題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06T00:20:22.000Z
我盡量充分說明事情真正的樣子,這件事往往非常難,所以我寫得很笨拙,但大家卻將這種笨拙稱為我的風格。所有錯誤和笨拙之處都明明白白,大家卻說這叫風格。
──厄尼斯特.海明威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06T00:20:59.000Z
我思考上面這段引文時,常常想知道這位作者似乎有些奸詐──我們當然認為海明威是極度具備個人風格的作家。將他的作品任意摘出一段,即使離開了文本脈絡,文字仍然明確地擁有他的印記,而且海明威的風格就是在主動邀請諧仿者拿他的作品當模仿目標,就像亨佛萊.鮑嘉口齒不清的發音之於模仿藝人一樣,你很難相信一個人可以發展出如此獨特卻又有影響力的風格,而且對自己的行為毫無自覺。
儘管如此,我對這段話的暗示沒有異議,換句話說,培養風格的最佳方法,就是盡可能努力去自然誠懇地寫作。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06T03:36:21.000Z
虛構作品對我們影響很大,是因為我們能夠選擇相信它的真實性,我們才關心那些人物,關心他們的問題要如何解決。拙劣的風格會阻礙我們,讓我們不斷意識到自己正在讀想像出來的作品;過度精巧雕琢的風格也一樣,它們會放下路障,讓我們起疑,想像力便自發性中斷。就這個觀點看來,你甚至可以主張最棒的風格,就是全世界讀起來都覺得沒有風格的風格。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09T02:48:08.000Z
Chapter 15 贊成自出版的理由
不過隨著日子過去,你開始覺得自己像是信仰基督教的科學家,而且得了盲腸炎。你沒有失去信仰,還是相信自己的書,也相信出版的流程,不過該是看醫生的時候了。

(rofl)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11T09:11:20.000Z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通往地獄之路,率先由諸多善意鋪成。
通往地獄的道路充滿了善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16T02:56:28.000Z
《史丹佛大學專家教你打造 不容易疲勞的身體》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16T02:56:45.000Z
心態是指一個人在經驗和教育的累積下,所形成的「思維架構」,是在心理學上被認定「會影響行動和身體」的「思考方式」。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16T02:58:11.000Z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並透過挑戰激發能力,一步一步獲得成長。「不斷反覆失敗與挑戰的過程」,可以說是人類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
「就算失敗了,也不放棄繼續挑戰」,這種心理的背後,其實是因為受到「我的能力會因為努力而不斷進步」的想法所支撐。以杜維克教授的說法,這類型的思考稱為「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

和「成長型心態」完全相反的思維模式,杜維克教授舉出所謂的「固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
「維持現狀」、「執著於眼前所見」、「以獲得讚美為首要目的」、「畫地自限」……擁有這些思考模式的固定型心態的人,面對疲勞只會覺得「疲勞=累到只能放棄」、「等不累了再說」。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4-12-16T02:58:57.000Z
用「yet」「還沒」代替否定
不要認為自己「做不到」,而是要告訴自己「我還沒做到」。不要覺得「辦不到」而放棄,而是看著未來告訴自己「這對現在的我來說還有難度」。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1-08T04:22:35.000Z
《老千騙局》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1-08T04:25:15.000Z
第3章 金融菜鳥受訓筆記

一九七九年十月六日,伏克爾在一場罕見的週六記者會上,宣布貨幣供給將不再隨著景氣循環波動。以後貨幣供給會固定不變,改成利率浮動。(略)實務上,貨幣政策改變意味著利率將大幅波動。債券價格走勢和利率正好相反,讓利率大幅浮動,等於讓債券價格大幅波動。
在伏克爾召開記者會以前,債券屬於保守投資,是不喜歡在股海中浮沉的投資人投入積蓄的標的。但伏克爾一宣布政策變動後,債券成了投機工具,不再只是保值而已。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1-08T04:30:47.000Z
原來鄉民說的債券四十年多頭是這麼來的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1-19T03:33:46.000Z
《光天化日搶錢》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1-19T03:34:35.000Z
第四章  稅賦的搖籃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1-19T03:38:53.000Z
當初由教會所承擔的許多責任與服務,現今都已轉交給政府,什一稅也因此逐漸退出舞台。
(NHS)我認為人們之所以真誠感受到它為我們提供的保護,是因為施捨濟弱、關懷助人的精神已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稅賦只是將這些思想付諸實行的途徑。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1-19T03:39:03.000Z
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考古文物之一。(略)此一石碑的重要性在於其上刻有三種不同的古文字──古希臘文(統治者的語言)、世俗體(人民使用的語言),以及象形文字(聖書體,神明使用的語言)。這三種文字同時出現,意謂學者終於可以解讀這些文字,特別是在當時令人費解的象形文字──於是四千年的古文明終於得以解碼。
簡而言之,他是在說明一項財政方案。羅塞塔石碑是一項稅賦計畫。
如果歷史學家想要了解某一時代的景況,研究稅賦文件往往能取得豐碩成果。這些文件大都保存良好──因為對統治者十分重要。稅賦可以透露出當代社會許多方面的事。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1-21T00:25:55.000Z
第五章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稅賦

伊斯蘭帝國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十四世紀時的突尼斯人本.赫勒敦(Ibn Khaldun),在其代表作《歷史緒論》(The Muqaddimah)描繪了稅賦的循環:

在一個帝國的初期,稅賦都很輕,但是能獲得豐碩的稅收。隨著時間過去,王位交替,他們逐漸失去部落的習慣,轉而傾向較高的文明。他們的需求與要面對的緊急情況都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他們的奢侈生活所致。於是他們向人民開徵新稅與大幅提高既有的稅賦,以增加稅收……但是增稅對商業形成的衝擊很快就出現了。商人在比較他們的利潤與稅賦之後很快就對前景放棄希望。結果是生產大減,稅收驟降。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1-23T04:16:51.000Z
第七章  黑死病改變了歐洲的稅制

我們今天稱之為封建制度的中世紀統治體系,其實主要是一套稅制。在頂端的是君權神授的國王,他擁有所有的土地,這是財富最主要的來源。他自己保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土地,部分交給教會,其他的則是賞賜給貴族。貴族則向國王繳納土地的部分收成、收益以及提供服務,同時也會在需要時供給國王騎士與士兵,以及他們的忠誠。
此套機制──以土地與保護來交換收成、利潤與勞務──貫穿整個食物鏈,直達底部的佃農與農奴。(略)農奴與土地血肉相連,如果土地易主,他們也隨之易主。除非得到領主的允許,他們不得離開土地,如果他們不告而別就會變成罪犯。與上層的騎士及貴族一樣,他們的身分也是世襲制,世世代代都無法擺脫農奴的枷鎖。
就本質而言,它就是一套稅制結構:由軍事力量執行控制與統治的制度。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1-23T04:19:55.000Z
(十四世紀)黑死病席捲歐洲,對其封建制度造成重大打擊。「勞力短缺情況嚴重,前所未見。」當代一位編年史家如此寫道。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3-09T13:59:05.000Z
《娥蘇拉.勒瑰恩的小說工作坊》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3-09T14:00:11.000Z
5 形容詞與副詞

如果作者能以動詞來涵蓋副詞所表達的特質〔they ran quickly = they raced(他們跑得很快=他們快跑)〕,或名詞已包含形容詞要傳達的意思〔a growling voice = a growl(咆哮的聲音=咆哮)〕,那麼文章會顯得更簡潔有力而生動。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3-09T14:00:34.000Z
我建議所有說故事的人都要保持警覺,選擇形容詞和副詞時務必深思熟慮,審慎為之,因為在英文的烘焙店裡,高熱量食物簡直多得不得了,但敘事性散文如果要走得遠,需要的是結實的肌肉甚於多餘的脂肪。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3-09T14:00:47.000Z 2025-03-09T14:00:58.000Z
練習

寫長度為一段到一頁(200~350字)的描寫及敘事性散文,裡面沒有任何形容詞和副詞,也沒有對話。
重點在於只用動詞、名詞、代名詞和冠詞,生動描繪某個景觀或某項行動。
關於時間的副詞(例如當時、接下來、後來等)或許仍然有其必要,但是要省著用。保持樸素的風格。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3-27T01:18:59.000Z
3 句子的長度及複雜的句型結構

設計句子最常見的問題:
錯置
垂懸修飾語
懸垂修飾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FUNDAY文法急診室〗解決垂懸修飾語-FUNDAY連接詞太多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3-27T01:24:14.000Z
第一個練習名為「賞心悅耳」,是因為我希望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備受忽視的事實:好文章總是聽起來很愉悅。但是許多出色的敘事文章,尤其是長篇敘事,並非單靠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字魅力,往往是聲音、韻律、背景、人物、行動、互動、對話和感覺綜合起來的整體效果,令我們屏息落淚……翻到下一頁,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在每個場景結束前,每個句子都應該帶出下個句子。
每個句子都有自己的律動,並形成作品整體節奏的一部分。歌曲透過節奏而流動,馬匹奔馳,故事則不斷運行推進。
散文有很大程度要靠句子的長短形成韻律。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3-27T12:33:11.000Z
寫作時造句會比說話時更加深思熟慮,因為寫作時可以深入思考,寫完後還能再次修訂。說話時往往比寫作用更多相互連結(articulated)的長句子,藉由一大堆子句(clause)和修飾詞來表達複雜的想法。口述內容通常囉嗦得不得了。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如果對祕書口述小說內容,他想要修飾和插入語詞、在子句中嵌入子句的情況很容易失控,而阻礙敘事的流暢度,令文章失去平衡,幾乎變成拙劣的自我模仿之作。仔細聆聽自己的散文和愛上自己的聲音,完全是兩回事。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3-27T12:33:19.000Z
敘事散文主要由複雜的長句所構成,裡面充滿嵌入式子句和各種句法架構(armature),應該小心以對。我們需要小心而明智地處理長句子,打造穩固的結構;同時建立清楚的連結,讓流暢的文句引領讀者輕鬆讀下去。在複雜的句型結構中,彈性靈活的連結有如長跑選手的肌肉和肌腱,能設定適當的步調,持續前行。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3-27T12:34:30.000Z
寫作時沒有最適當的句子長度,多樣化是最好的策略。好文章的句子長短需考量前後句之間的相互對比和交互作用,以及看句子究竟是在說什麼和有何用途而定。
𝐊𝐀𝐎𝐑𝐈
2025-03-28T04:06:58.000Z
作家史帝夫.艾爾蒙最近在《紐約時報雜誌》表示,寫作工作坊可以代替精神藥物,作為治療心理疾病的新型態談話療法。透過寫作,可以將生命以虛構的方式呈現,可以用創作練習的形式來應對難題。帶給主角救贖的同時,也找到自己的救贖。湯姆會同意這個說法。他運用的手法叫「危險書寫」,鼓勵學生去探索心中最深沉、祕密、未解決的焦慮。寫作過程提供的回報將會是「解決難題」,相較之下,出版和銷售(如果有的話)成了較不重要的額外獎勵。對我而言,這個工作坊的目的更重大。

——《鬥陣寫作俱樂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