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任務(8/13)
劉曉禹 Bruce Liu 獨奏會
https://images.plurk.com/2PDxYMEQ3B9RHCxc2s24hz.jpg
latest #9
以今夜的選曲,我個人的滿意層度依序是卡普斯汀變奏曲>海頓奏鳴曲>拉摩>>>蕭邦≈滿足線>>>>>>>>貝多芬。
劉曉禹開場的拉摩一系列作品,演奏的琴聲中有大鍵琴或古鋼琴類似的顆粒感。他用著非常自由的節奏去塑造樂曲,整套聽下來搖擺輕鬆。同時對於各個曲目用著不同的方式描繪生動的場面。類似的風格也能在下半場的海頓當中聽聞。劉曉禹處理的海頓根本是Jazz in Haydn,用著晃動的彈性速度與精緻工整的觸鍵方法,讓海頓這首曲目聽起來更顯得趣味性。這種節奏的晃動,並未破壞劉曉禹呈現樂曲的旋律線條。仍然在拉摩和海頓的樂曲當中,我們仍能聽聞琴聲中傳來圓滑流轉的線條。劉曉禹在處理這些古典以前的曲目,聲部平衡絕對是上上之選,雙手可以一手呈現清晰的高音與另一手穩定的節拍做出呼應與比較。
且在演奏海頓與拉摩的時候,劉曉禹的音色是整晚最好的,高音透亮低音俐落。這與他獨特風格的節奏感整合的作為出色。他精細的調漲琴聲的大小變化,彈性速度、音高、音量、音色呈現互相影響的作用。在這些小巧的作品裡,劉曉禹塞了滿滿細膩的巧思。
立即下載
蕭邦第二號奏鳴曲同樣劉曉禹有著乾淨漂亮的音色,同時他也能運用自由的彈性速度創造一些音樂的戲劇性。第一樂章就有許多將鐘聲似的動機「揉開」的快慢處理,同時配合劉曉禹稍微戲劇化的強弱音變動,第一樂章整體錯落有致,充滿音樂的趣味性。但第二第三樂章卻又太過的工整,乃至於平淡。甚至我當下分不清楚,劉曉禹處理這兩個樂章與上半場的拉摩有什麼差異。用著同樣乾淨的音色,同樣晃動自由的節奏,卻沒有在音樂中帶開蕭邦第二號奏鳴曲深處的吶喊。第三樂章劉曉禹的確點出送葬進行曲的節奏,卻並未在琴聲的情緒變化上讓送葬與聖詠做出明顯的差異。各樂章之間的凝聚力與對比轉換近乎消失。這種長篇的框架性欠缺,第二號奏鳴曲如船行水一般聽過,也忘了。劉曉禹的蕭邦第二號奏鳴曲細節演奏的精緻度絕對是名列前茅,但卻不像是奏鳴曲,而更像是一盤不相干的組曲一樣。
蕭邦第二號奏鳴曲是個功略勝過的安定詮釋,貝多芬第二十一號奏鳴曲《華德斯坦》則需要大肆抱怨一番。與其他首樂曲的精緻呈現相比,華德斯坦粗糙不堪。從琴聲來說,高音的延展性就比其他曲目更差,低音更是稱得上混濁,還時有雜亂的琴聲出現。他的大跳像是貓的踏步似的,輕薄而又無力,無法織成樂曲的框架。並且聲部平衡在第一樂章是完全失控的,時常低音轟上蓋住了高音。但更加失控的是劉曉禹的速度,第一樂章彈的無比急躁,發展部上下行音階只像是無頭蒼蠅來回擾動。加速瞬停更是令人像是被勒住的難受,他似乎試圖運用海頓奏鳴曲也使用的自由彈性速度,讓貝多芬的各個主題有恰合的發揮,但卻尚未完整清晰的整理音樂的架構,《華德斯坦》半成品般的端上舞台。
劉曉禹更是毫不節制的用著音量的大小變化,卻毫不跟樂曲的鋪陳有關聯性,顯得極為突兀。他的靜默留白休止也只發揮了尷尬的反作用,徒留一片無聲與嘆息。而此曲最為精華的,第二樂章後半穩重的低音,準備轉入光輝第三樂章的瞬間,劉曉禹也沒有做出瞬息轉換的情緒,而是滑溜溜的飄過去,遺憾至極。整首貝多芬劉曉禹呈現的神經質又不穩定,甚至一度讓我有中場離開的衝動。
與華德斯坦的粗糙相比,劉曉禹的三首安可與一首更接近於安可的卡普斯汀變奏曲,倒是深得我心。卡普斯汀這個爵士與古典相遇的交界帶,劉曉禹用鋼琴抓住了那精彩的Swing感。音樂的搖曳,節拍的晃動,更別說音色在不同聲部間的轉換變化,音樂廳瞬息的成為周五夜晚的爵士小酒吧。劉曉禹有些段落的確有點過於急躁的飄過,但卻牢牢的把握住卡普斯汀滑溜無比,微醺感十足的淡熱感受。
劉曉禹這場獨奏會對我來說是對於長框架鋪陳的欠缺,與瞬間琴聲精湛掌握的來回平衡。音樂演奏的精彩有無,來自於曲目詮釋時天秤朝哪個方向傾斜。以今晚來說,我願意繼續關注劉曉禹的演奏生涯並期待他下次訪台時再次聆賞。但以現在這個時間點,也會慶幸我只選了一個晚上的獨奏會。
大概能這麼說:
反田藤田他們的蕭邦會讓我「愛上」蕭邦,會想要探索蕭邦音樂裡面的更多元素,因為我聽到了更多不同的元素和呈現。
賈西亞或是加吉耶夫的蕭邦也更有那種讓我想要「探索」的慾望,劉曉禹的蕭邦不會讓我「喜歡」蕭邦,就只會覺得蕭邦就蕭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