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latest #9
書籍資訊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新版)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Edition, 2006)

作者: 班納迪克.安德森
原文作者: Benedict Anderson
譯者: 吳叡人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0/05/06
書籍簡介
《想像的共同體》自1983年問世以來,不但使學界對民族與民族主義課題的思考角度產生哥白尼式的徹底翻轉,其深刻影響也廣及人文與社會學科的各個領域。除了被譯成三十一種語言出版之外,甚至成為一種近乎教科書的作品,遠遠超乎作者的預料。
安德森從文化內涵的改變與印刷資本主義的興起來探討民族主義的源起,並辨析民族主義在美洲誕生,被歐洲的群眾運動挪用,被帝國政權吸納,再到亞非兩洲以民族主義為號召的反帝國主義抗爭的數百年過程。

此次中文增訂版收錄了安德森於2006年新添的一章,概略檢視了此書所造成的影響,並探討此書在世界各地的出版與反應情況;另外更收錄了2003年作者兩篇關於臺灣處境的研討會講稿,以及譯者訪談這位學術大師的深情記敘。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新版)
立即下載
最近對小說有點意興闌珊,不知道自己想看什麼
把以前上課提到的書挖出來看,做點筆記
二戰後的革命(中、越)適用民族來自我界定,革命根植於從革命前繼承而來的領土與社會空間

具有說服力的民族主義理論少,無法為「民族」下一個科學的定義
如果把民族主義想像成是「血緣關係」、「宗教」的概念來處理,會比「自由主義」、「法西斯主義」之類的意識形態更容易一點

蓋爾納「民族主義不是民族自我意識的覺性,民族主義發明了原本並不存在的民族」(作者覺得用發明暗示了有「真實」的共同體存在,而這個真實的共同體地位>民族)

作者下的界定:民族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共享主權的共同體
所有比成員面對面接觸的原始村落更大的一切共同體都是想像的(沒見過面但知道自己與對方有所關連)
有限的:沒有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全人類,也部會夢想全人類都成為自己民族的一員
有主權的:看不懂!
共同體:每個民族內部可能有不平等、剝削。但會被設想成一個深刻、平等的同志愛
這個共同體驅使著數以百萬的人們為了民族而屠殺、從容赴死
作者提出的民族主義核心問題:是甚麼驅使這個短暫歷史(18世紀末開始發展)的想像能引起如此巨大的犧牲?
→民族主義的文化根源尋求解答
第二章 文化根源
居然是從紀念碑切入,好有趣

無名戰士的紀念碑和墓園,是作者認為最能鮮明代表民族主義文化的
這些紀念物被賦予公開、儀式性的敬意,是因為本來就被塑造成是空洞的,沒有人知道究竟是誰長眠與此。但他們充斥著民族的想像:擁有這種墓園的民族不會特別指明這些英靈的民族別,畢竟他們除了身為XX民族外,還有什麼可能呢?
以死亡為起點考察民族主義的文化根源
西歐 18C 民族主義誕生←→宗教是思考的衰退
原本的宗教對於生命難以改變的偶然性(出生時的性別、時代、生理能力等)、苦難給予充滿想像力的回應
而啟蒙運動和理性世俗主義帶來了現代的黑暗:宗教信仰退潮,人的受苦卻沒有消失
人們需要另一個解答,讓「宿命」轉化成連續,對「偶然」賦予意義。政治上表現為民族國家的「民族」身影,浮現在遙遠的過去,也延伸到無限的未來之中
「是的,我生而為法國人是相當偶然的;然而,畢竟法蘭西是永恆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