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義
11 years ago
【我思】涂爾幹在反駁宗教起源的自然崇拜說時,提出了一個有力的論點。自然崇拜論認為人的宗教情感是由於看到浩瀚的自然景觀,例如大海、天象、山嶺而產生的。涂爾幹說:如果一滴水並不神聖的話,那麼一片大海,即使你認為它無邊無際,具有無限的性質,它也不會因此而變得神聖。
阿 義
11 years ago
這對思考人生有什麼樣的啟發呢?我曾經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是因為我不知道七十歲的自己將會有何不同,看見怎樣的風景。這個理由逐漸變得薄弱。我感覺到生命中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它們曾經很重很痛很濃,但因為逃避所以變得遙遠。層層疊疊的傷痕就像一個結界一樣以一個弱小的自我為核心繞成了一個小宇宙。而在一個道德的範圍裡,把疏離作為手段,彷彿便成了一種純熟的技藝。
阿 義
11 years ago
如果十七歲的時候,我對世界的看法和行動模式就已經不再改變,那麼,七十歲的我除了身體的衰微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事情。如果,十七歲的時候,人對物與人、正義與幸福就已經有了一種不過如此的感受。那麼,七十歲也不會因為時空的變幻而有不同的性質。
阿 義
11 years ago
或許,就像涂爾幹所說,信仰和科學屬於兩個不同的範疇。經驗的歸納從來不會自動形成因果關係。因果是一種概念的框架,而我們對於人生應該是什麼樣子、正義應該是什麼樣子、幸福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和我們因此做了什麼事情,永遠屬於兩條平行的軸線。當理解這件事以後,難免也就是理解了經驗和形式的變化本身也是統一的範疇(例如「無常」),這時,也就進入了一個選擇的契機,來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立即下載
阿 義
11 years ago
我知道我跳過了一些環節,而且好像沒有寫完,但又確實已經寫完了。我至少知道一件事情:書寫或說話,或者廣義的表達,從做下去的一開始,也就註定了一個選擇和遺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