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毅
10 years ago
看一個父母如何毀了孩子的一生
一位以前馬來西亞同學的妹妹在臉書上分享了這訊息,在台灣現代普遍仇視人本教育並且法西斯軍事化教育再次被崇高化的情況下,我認為這訊息背後的意義是可貴的,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其實一開始的案例也並不涉及所謂體罰,但其破壞力是巨大的。與其說我反對的是體罰教育,不如說我反對人格破壞的教育,特別是羞愧、再社會化為主要規訓技巧的教育。
Only plurker's friends can respond
韓 毅
10 years ago
人格破壞教育是我永遠難以忘懷的一部份。那並沒有對我造成了不起的傷害,但是我毫不懷疑,一旦恨鐵不成鋼的教育發展到不擇手段的地步,那完全有可能對其他人造成難以抹滅的傷害。對於我,那種教育到最後失去了教育的意義,也使我長期處於蒙昧並且毫無求知慾,只知求「生存」,追求避免自己被暴力相向的狀態。我從那種教育中唯一得到的美德是謙虛,但人總有需要勇敢、需要證明自己的時候,這時謙虛往往不是美德。
韓 毅
10 years ago
這種以折損自尊心為代價換來的謙虛不是真的謙虛。這種感情之中帶有許多雜質,和中華理想人「君子」之無垢無淨的謙虛完全不能相比。這種感情之中,夾雜一種難以啟齒的害怕和逃避疼痛的渴求,於是這種人往往願意屈服於看不見的事。當一位惡漢彬彬有禮的威脅這種謙虛的人去做不合理的事,這種人往往因為他的謙和而自願的接受。
韓 毅
10 years ago
許多人對愛的教育難以理解。它們不能理解善良的態度為何會換來好的結果,以及如何用這種善良的態度說服一位有自主性的人尊重一個逼迫在其中生活的每個人犧牲人性的體制。因此他們說愛的教育是無用的,採用了愛的教育,無法令學生自願遵守規矩。我必須說這篇文章反映了愛的教育的一種態度;它的教法是可議的,論證在關鍵處多用設問,導致力量薄弱。但那個尊重個體性的態度是不會錯的
立即下載
韓 毅
10 years ago
它要求父母尊重孩子的個體性,但另一個側面卻是,父母自己本身也必須「學習」讓自己做一個有個體性的人,一個能令自己和兒女尊重的人。文章要求父母必須「放下」自己過去曾接受的人格破壞教育。非常認同學生主體性的我,自己在當老師的時候卻總是無法擺脫填鴨式教育Lecture的教法,自己無力掙脫這種框架令我非常震驚。也許這更需要的是「想像力」,創造出各種不同教法和遊戲又能達到現實目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