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用的廣告篩選功能,常去的幾個網站頁面瞬間白了三分之ㄧ;聽音樂看影片也乾脆多了,不必非接受被強迫觀看的廣告不可。
許多成功的網站是讓使用者黏附,隨時日推出廣告獲益。有時會想,過度的強迫推銷,就讓這網站的不可取代性淡化了。
臉書的交流功能獨到,但架構不是創舉。記得在部落格出現之前,有些大型網站就讓使用者可以擁有經營自己的專屬頁面,以我常去的文學網站來說,任何使用者都是一個作家,放上幾部書名或殘稿就可以魚目混珠。
我在那時退出了網站管理,心想這注定是個劣幣驅逐良幣的溫床。從那時我開始懷疑,這個平等的平台是否展現平等的真諦?
看著現在臉書那些文章,常覺莞爾;很想問拿相機東拍西拍的朋友們:你知道到你嘴裡的食物真正的味道嗎?你知道你所去的地方真正的美在哪嗎?還是你滿腦子想的是這張照片可以拿幾個讚?問題是,你知道還有多少人跟你分享一模一樣的美食或風景嗎?
也對那些動輒以引誘文字吸引點擊的文章影片感到乏味。X秒內讓你知道關於ZZ的Y件事、前一秒我如何如何看到最後我怎麼怎麼了、......猜想哪處有個貼文按讚完全攻略本,教你要如何發表文章才會獲得青睞。結果又是大家都一個樣。
一直不喜歡懶人包。懶人包是讓你不必追根究底、不必深思熟慮、不必咀嚼消化的話題包,讓你很快可以在談話中進入狀況,甚至可以很快做出反應決定。
試著去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你失去最在乎的一件事物、或者你最關心的一個人;也許就能體會,用懶人包去說明一個龐大的主題,有多麼敷衍,多麼背離事實。你所下的決定,依據的如果是懶人包,那必定依據的不是事實。
但這是個巨大的變遷,文句變化的潮流。喜歡或不喜歡,就是要學習接受。只是接受和同流合污,可以是兩件事。
祇能從資訊矛盾中尋找真知識~~
'
對灰塵過敏.戴口罩快速路過
驚訝!臉書那些文章你有在看啊!!!!我從不看的......,根本是無腦文學,話說,部落格文章我才會去看
尤其是那種什麼圖片,弄個什麼墓誌銘擺在圖片發文,一堆人點讚,跟個白癡一樣
我從不在臉書看創作的,只是加入一些評論網新聞網之類想說更新資訊不要太脫節,但即便如此還是垃圾一堆。
臉書唯一的好用在於結合網站搞行銷,其他人就只是其他人
問題1:台灣第一個可以編製個人風格交流網站是哪個網站!?
對,消失了,臉書的功能、噗浪的功能、聊天室、通訊軟體的功能都有......,可惜消失了,以前最愛在那
以前還有一個網站ICODE,很可惜也收了,最早的網路書籤網站,可以鎖死只給自己看
以前我駐足的文學網站,台灣的有喜菡文學網、六藝藏經閣,大陸的是龍的天空。六藝倒很久了,剛剛查了一下,只剩細水長流的喜菡還在,都十幾年了哩。最黃金的創作歲月都奉獻給這些地方了。
咦,你之前不是跟我說台灣情色網,你化名色老頭專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