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看預告片、上映檔期以及製作公司,很容易以為《魔法黑森林》(Into the Woods)是拍給小朋友看的,但真的進電影院後就會知道,不是所有華特迪士尼影業(Walt Disney Pictures)出品的童話影片都適合兒童觀賞。
latest #7
《魔法黑森林》是由百老匯音樂劇所改編而成,融合了《傑克與豌豆》、《灰姑娘》、《小紅帽》和《長髮姑娘》四個童話故事的主軸與角色,其實是很有創意的做法,但也是種雙面刃;處理得宜,就像《射雕英雄傳》中,黃蓉為洪七公做的「玉笛誰家聽落梅」(用羔羊坐臀、小豬耳朵、小牛腰子、獐腿肉與兔肉揉合而成,豬羊混咬、獐牛同嚼……都是不同滋味)一樣可口;
但是,搞得不對味,就會變成《食神》中的「錦繡雙味魚」(蘇眉頭、星斑背、三刀腩、鱺魚身與英哥尾重新拼成的一條魚,而且邊蒸邊炸,每種魚都有兩種吃法),賣相有如受到輻射污染一樣恐怖。坦白講,《魔法黑森林》與「玉笛誰家聽落梅」的美味程度還有些距離。
結合四個童話的主軸或許有些怪異,但《魔法黑森林》並不是平舖直敘的揉合,而是拆成前後兩個主題。前半段相對忠於原味,有冒險、也有歡笑,有驚悚、也有奇蹟,而且上半場還有個美麗的休止符,例如灰姑娘走向麻雀變鳳凰的道路,即將與王子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這也是個重要轉折,因為就當王子要與灰姑娘成婚時,雲上的巨人下到了地面要找傑克復仇,然後劇情就開始進入黑暗的後半段。
立即下載
電影的下半場雖然黑暗,但故事並不邪惡,只是用寫實的手法為童話故事添上了陰霾,像是灰姑娘突然領悟到她未必適合皇家生活、嫁給王子也未必幸福之類的想法,如此與床邊故事不對味的發展,實在不適合學齡前的孩子欣賞。畢竟童話一向與現實脫節,麵包與愛情何者重要的選擇從來就不是童話故事的賣點,試問摻入太多真實成分的童話,還是童話嗎?一個不小心,就會形成森林版的都市傳說。
當劇情急轉直下,強勢地來個硬著陸,活生生地將現實思維呈現在童話故事時,我想起了日本小說家桐生操創作的《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還記得初次閱讀這本書時,不僅思緒有些震撼、心湖也是漣漪不斷,但在得知最原始版本的《格林童話》內容也是飽受爭議、兒童不宜後,反而覺得有些平靜,不過這也代表了我的童心不再。
還記得念國小時的某個耶誕夜晚,深睡的我突然醒了過來,正好看到父親將禮物裝進掛起來的襪子中,我沒有出聲喊叫,只是默默地等父親離開,次日早晨也沒有說穿父親的一番心意,還是開心地收下禮物(突然有些懷念行憲紀念日還有放假的年代)。然而,在看到父親放禮物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些明白,原來這世界上其實沒有什麼耶誕老公公。
很多的童年夢想不是逐步走向幻滅,就是在一瞬之間,消逝地無影無蹤,這似乎是成長必經的過程,沒有對錯,只有時機適合與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