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這家公司參訪,有很多感慨。他們這家公司有自己創設一個學院專門收想學這方面專業的學生,但是學院總監自己也說了最後能留下來的人大概只有10%,學費是6個月八萬多塊。
同時學院總監也跟今天一起去參訪的教授討論到大學教育體系出去的學生多只具備皮毛,但是在他們職場上需要是可以直接上戰場的孩子。但是成大的教授就提到為什麼教育部也有心幫助業界一起在大學培育人才但是他們公司不加入呢?結果對方倒是很直接的說,他們目的是培育人才,但是並沒有多的時間去應付政府要求的那些文件、行政上的程序。
所以站在公司立場,他們需要高效率高報酬的方式培育學生。公司不諱言地說他們需要專才,同時提到大學所提倡的通才教育時間分配不清,讓學生在大一二甚至大三皆是通才教育,之後開始才分支分流選擇專才。但是緊接著就是專題或是畢展,導致學生做出來的作品深度不夠,公司看不出來負責某方面專業(如animation)的學生程度高低,或者是否是他們要的,因此降低了學生應徵他們公司的錄取率。
會中,學校教授也很直接的問到初入這個行業底薪是多少,對方說三個月試用期兩萬七,過了試用後簽約三萬起跳,經理秘書也說,我們提供了升職管道但是修行在個人,所以到最後能拿多少是靠自己的努力。
中途討論到很多,但是我只提出我比較有感覺的部分。參訪結束後我和教授在走去車站的路上,她很感慨地跟我說現在業界需要的是專才沒有錯,他們開設的自己的學院立意很棒,可以更快速地獲得人才。但是門檻這麼高的公司,需要條件那麼嚴苛的公司起薪卻只開兩萬七?這一點讓她無法接受。她說:為什麼我要花四年培育一個學生出去起薪只有兩萬七?
她說:照他們公司這麼說,如果我一開始就搭配公司所需培育一個專業人才,到他們公司實習然後進入公司,和他們公司學院培育(可能是六個月或一年都是在學他們公司需要的技巧)出來的學員是領一樣的價錢,那這是何必?到底是需要工人?還是專業人才?
教授她提到她在會中有暗示明示的問學院總監是哪種背景出來的(大學體系?還是專業學校?還是公司學院?)但是卻被總監以她也是從事設計相關的科系出生輕描淡寫過去了,以教授觀點:我猜測總監也是大學體系出來的人,如果是,我希望他提供給我們甚至在場的參訪學生一個「在這個要求專才的職場上,她是如何生存、進步到這個職位」而不僅僅在倡導公司需要專才、專才、專才。
我今天目睹了職場與教場上的衝突與爭議,但是說哪邊都對,都有各自的道理在。但是他們都認同兩個共同的觀點「免費的資源最貴也最浪費」以及「他們在怎麼努力,真正需要職位、薪水的那個人沒有覺悟那怎麼做也是徒勞」
以上該該結束,我只是想講講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