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m....
創作不必總去想應該畫些什麼,應該要更多地去思考自己是什麼。
我曾有被詢問過:「如何讓自己的創作更多的想法與更多的刺激?要如何發掘自己的創作能力?是否有別的表現方式除了繪畫之外?」
我想起之前深讀過奧修的許多書籍,特別翻出來摘錄幾段,希望可以幫助FB版上各位創作者們(文長下收):
----------------------------------------------------------------------------------
創作與任何特定的活動無關。它並不關係到任何特別的事情。任何事都可以是有創造力的,主要是是你把那種品質帶進你的創作。創造力是你帶進你正在從事的創作裏的品質。它是一種態度,一條內在的途徑,它是你看待事物的觀念。
無論你做什麼,如果你喜悅地去做,如果你熱愛它,如果你的行為不完全是功利性的,那它就有創造性。
「我覺得我沒有創造力。」如果你相信這一點,你就會變得沒有創造力,因為信念不只是信念。它打開和關閉通道。如果你有一個錯誤的信念,它就會像你身上一扇封閉的門。如果你相信你沒有創造性,你就會變得沒有創造性,因為那個信念會阻礙,會總是否定所有不斷流變的可能性。它不會讓你的能量流動,因為你會繼續說: 「我沒有創造性。」每個人都受到這種誤導。
每個人天生都是創造者。觀察孩子,你就會看到:所有的孩子都有創造性。是我們逐漸破壞了他們的創造力。我們逐漸把錯誤的信念強加給他們。我們逐漸混淆了他們。慢慢地,我們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功利,越來越勢利,越來越野心勃勃。
當野心進入,創造性就消失了。一個追求成就感的人不可能有創造性,因為一個追求成就感的人無法因為事物本身而熱愛它。這樣的想法總是活在未來,而一個有創造性的人總是處於當下。
是我們破壞了創造性。沒有人天生就是平庸的。你必須把你的生命放到自己的手中。你必須拋棄錯誤的制約。你必須扔掉你從小到大被灌輸的錯誤的、催眠性的自我暗示。清除你自己所有的制約,突然你就會看到自己的創造性。
或許在世上你也許默默無聞,你也許窮困潦倒,你也許不是世人眼裏的所謂成功人士。不過世俗中的所謂成功是深深的失敗,是在內在世界失敗。即使整個世界都在你腳下,而你卻迷失了自己,那又如何?如果你擁有整個世界卻沒有擁有自己,你是什麼感受?一個創造性的人主宰自己的生命,他是一個主人。
永遠不要用錯誤的信念來思考,千萬不要執著於錯誤的信念,認為你沒有創造力。也許你的家人說你沒有創造力,你的同事說你沒有創造力。也許你是在錯誤的方向尋找,那並不是你有創造性的方向,但必然在某個方向你是有創造力的。去探索、去尋找,保持敞開,不斷摸索,直到你找到它。
李颯:「野性,是一種難以馴服的生性,它是生命最本質的東西。」
「今天的藝術被過度的規訓和消費了,本質上是一種極為順從的文化,是一種被過度馴服的文化。而藝術就是反抗這種馴化。」
「藝術是生命最真實的狀態,也是對時代變化最為敏感的反映,這種反應並非表層的對應,而是對內在變化的直覺感受和判斷。」
「藝術是呼喊,是咆哮,是奔騰,是自然而隨性的流淌,藝術,就是征服。」
譚平:「繪畫本身是一件非常自由的事,所有的時間,行為,和最終的結果都在自己的建立和控制下展開。但是因為每個人習慣的局限性,會給創作帶來一些重複性的東西,使得一件本來最有創造力的事情,也變得充滿了惰性。」
「如果這個時候有一些外在的條件改變,就可以給創作帶來新的生命力。比方你要畫一張畫,可以畫一天,也可以畫一小時,這些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是當你把完成一幅畫的時間限定在半個小時,或者十分鐘之內的時候,原本在你控制之下的作品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完全的感性或者完全的理性都會使創作變成一件非常無聊的事,因為每一天和上一天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在一定時間的內,不斷覆蓋,不斷否定,不斷刷新,時間給了創作更大的可能性。也許對於我個人來講,永遠沒有結果的覆蓋下去才是最有意義的,因為在每一遍的覆蓋中你都能夠最大強度的去體驗、去體會,你所獲得的每一個十分鐘都是不一樣的,是具有內在價值的。
#01
對於以畫圖本身作為謀生工具的我,雖然可以發揮自己個人的擅長與喜好,但清楚的是自己劃出的界線框住了自我,一種無法抗拒的立場導致多慮而開始掙扎。
有些情緒上的感受無法馬上培養出來,反覆的例行思維與立場,長久下來更像是培養在框架之下躁動不安的靈魂本身。原以為壓抑自我許久的感受會因為工作而慢慢消失殆盡,卻反而因為這樣的壓迫導致本身的韌性更為強烈。
讓自己更接觸陌生的狀態讓我樂此不疲,這種躁動帶來的不確定感讓我更能面對這條沒有黑與白的交界,一條未知的灰色道路。
「走在這條路上不害怕孤獨與寂寞,而恰恰是缺少獨處的能量。」
即使在一個風格裡面找到了你所想要的,也必須要不斷往內在挖掘或者再增加元素,它本身才會有價值。否則這只是重複,那只是在做生產的動作。說真的我也不會刻意去想風格這種事情,我想怎麼畫就怎麼畫,別與我談論風格,我沒有風格。
孔寧:「藝術讓人成為人。純粹的創作,順其自然的面對市場。
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斷探索和歷練,才能最終以一種淡然而平靜的方式詮釋你自己。」
【人與自身相分離的異化】
人本該是有個性、有情感的自主個體。但在市場傾向中,現代人已經將自己轉化為了商品,他把自己的生命力投放到市場,以求獲得最高利潤。
任意不把自己當做活生生的人,而至作為一件具有使用價值待價而沽的商品,交換的需要已成為人的基本內驅力,目標是在市場上高價出售自己的人力、技藝、甚至是人格。人的品質、人格、技術、知識、情感都融化在商品中,轉化為市場上更高價格,進行有利可圖的交易。然而,當人只知道盡力適應外界的需要時,就失去自己的本質,體驗不到自我的存在,成了沒有自我的物品。
稍微與同事聊到一個話題:
所謂私下抽空時間必須一直練習,不合你意就會被貼上不認真的愚蠢標籤。
這個練習我必須說需要,卻也需要特別說:
要看每個人本身性格上去做一個最合適的方式。
以我為舉例來說,我在私底下除了工作時間,是極少會去做畫圖練習的事情,反而是去吸收更多生活上的任何事情,包含閱讀文學或者真的就是放鬆心情或者玩遊戲。創作本身與生活有絕對的連結關係,用最自然的方式去面對創作才會更加深對於你自我的認識,情感連結才會得以轉化成畫面。
如果無法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創作練習方式,只是以既有的觀念框架去做的練習,就算會做出框架之下的樣貌,可以得到這樣體制下的讚賞,實質上是抹殺自我再延伸的可能性,無法與真實的生活達到連結,最終導致困惑的必定是本身,除非清楚工作與個人的連結是否徹底區分。
不管是否身處在動盪之間的社會之間,焦慮窒息感並存著憤怒與恐慌,這樣的恐懼心態肆意橫飛。許多的觀念被界定為對與錯的是非黑白的謬誤開始劃分界線,但始終也只是去順從自己只願意聽到的答案。在這之間沒有包容與共存的概念,只有互相對立仇恨的恐懼本身。根源都來自於自己無法認清自我,在這命名為社會的池塘內互相廝殺著彼此。
創作本身是沒有任何屬性的,也不具備任何的責任與約束,與繪畫技巧無關,他只是純粹的對於自己與自然之中的真實反應。就算身處於在黑暗之中,卻也可以喚醒良知的一盞燈,誠實的面對自我。
那就是真實。
李木:「畫圖本來就不是一種專門的技能。尋找畫圖的樂趣,因為畫圖本身不需要任何規則作為依據。體驗畫圖的刺激,因為只有通過刺激我們才能喚起和提醒我們本性之中最真誠、最善良、最美好的訴求。這個訴求就是;保持我們每個人不受約束、排除乾擾、獨立自主的義務和權利。」
創作代表你的生活。你自己、你的瑣碎、你的膚淺、你的殘忍、你的暴力、你的貪婪、你的野心、你每天的痛苦和無盡的哀傷。這些才是你該瞭解的事。
當你創作有了感情,你之前所學的技巧才會發揮真正的作用。by Aubergine Chen
當許多人對創作不知道該朝向哪種方向來走的時候,會以現有的標準來衡量。但這種衡量出來的價值一點都不重要。理解並不是創作本身。by Aubergine Chen
邊的理解是面對於集體本身,對於自我只能嘗試試圖去理解,所以每天才會有所變化,每天去體悟的感受都是不竟然相同,嘗試透過理解去理解無法被理解的潛意識(有點繞口令),這也是人性持有的矛盾本身。by Aubergine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