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Close Before Striking
Writers: Brian K. Vaughan
Pencilers: Scott McDaniel
Inkers: Karl Story
Colourists: Roberta Tewes
Letterers: John Costanza
本次要介紹的是收錄在Batman Vol.1(1940年版)期刊中#588~#590短篇故事《Close Before Striking》。
介紹該則短篇故事前先做個刊物簡短說明,Batman有兩個長期連載個人刊,一個是目前逐漸偏向以家族為中心的Decetive Comics,另一個則是獨奏刊Batman。Batman目前有三個階段性版本,1940年版、2011年版、2016年版,個人很推薦編劇Scott Snyder負責統籌的2011年版本,然而如果要就有反應出美國當代社會風氣影響力的鑿刻痕跡作品,會更偏愛1940年版本的Batman。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嗯,1940年聽起來很古老,但嚴格來講,活在一個週而復始的生命中,某個時間點也該會有借鏡過往、避免重蹈覆轍的領悟,也是因為如此,自己不怎麼欣賞旁人對於回顧時代產物與過時老氣直接畫上等號的揶揄態度。
老漫畫有老漫畫的優點,它很容易上手,也容易讓人見證時代變遷的影響,例如Batman Vol.1,它的發行歲月涵蓋長達70年,它有自身一個反映該時期社會群體狀態的變化曲線,特別是冷戰時期前後,再到九一一之前,美國正處於一個表面看似經濟強勁的美好年代,歌頌美國夢的同時,背後則藏納著許多奇奇怪怪的道德瑕疵與偽善行為,在那樣信仰年代中,你可以看到一個不同於現代進行式的蝙蝠行事作風。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老派的蝙蝠俠有著更質樸而不花俏的角色性格化表現,編劇讓他專注於解決治安問題而非(如今般)製造更多混亂場面,解決事件看似一板一眼、穩紮穩打,但事實上所有一切有跡可循皆是假象,就個人感覺,編劇更著重於將蝙蝠丟入混沌現象裡頭、好製造蝴蝶效應。《Close Before Striking》就是一個類似這樣的故事。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Close Before Striking》是火柴馬龍定義本故事,這個黑幫小人物最早出現於Batman#242,當時蝙蝠身份曝光,需要一個幫手協助,相中了馬龍,結果馬龍逃離途中為反擊而誤殺了自己,在這之後,火柴馬龍也就成了蝙蝠滲透犯罪集團、收集小道消息的專屬臥底身份。馬龍留著小鬍子、說話有波士頓口音、載著深色大框眼鏡、穿著格紋西裝、習慣不斷點燃打火機與火柴,因此得名,現身機會很多,但往往畫面注意力停留不久,編劇似乎不在意、連帶造成同人作者也常忽略馬龍的存在感,但火柴馬龍真的是個非常有趣的角色,《Close Before Striking》就把他的有趣給傳達出來了。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這回故事有改寫了馬龍登場版本,現在回頭想想,最初蝙蝠借用身份毫無愧疚也是件很怪的事,不過往前推大概廿年以上的老漫畫常常會省略內心層面該有的情緒表現,漫畫中美國人的壓抑似乎用在一個不太對勁的地方,這件事到現在依然困惑。
回頭介紹2001年馬龍定義本,劇情開場是馬龍進入到犯罪者聚集的酒吧,一到酒吧內馬上發現氣氛不對,熟識的老面孔們紛紛指責他是蝙蝠線人,馬龍解釋不清,隨後蝙蝠闖進該酒吧,要求交出槍枝交易訊息,而且還特別盯上馬龍,馬龍逞了一時威風,反而洗刷秘密線人嫌疑,也因此引起腹語師和疤面老大的注意,打算吸收馬龍為手下。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劇情重新處理過後,如同初登場版本,馬龍仍因蝙蝠而死這件事再度上演,《Close Before Striking》有探討到蝙蝠自責情緒,同時給予了馬龍一份尊重。也因為定義本故事的精神傳達,在這之後,蝙蝠借用馬龍身份難免脫離不了蝴蝶效應的悲劇色彩。
如果有注意,DC還滿常拿老作品來重新演繹,有的改編差強人意,有的改編成果還不錯,這本屬於後者,我很喜歡這個短篇故事的蝙蝠,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興趣,請嚐試!
--------------------------------------------------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Tower of Babel
Writers: Mark Waid
Pencilers: Howard Porter
Inkers: Drew Geraci
Colourists: Pat GarrahyHeroic Age
Letterers: Ken Lopez
因為傑森托德的關係,有段時間特別困惑,關於二次元創作時,某種異常值行為讓角色跨進至某個雷區,導致他在有聯繫的所屬群體之間成為眾矢之的,讀者該如何評斷好角色壞角色這件事。
不,這裡並不是要談傑森托德的家庭中黑羊屬性角色,而是要來觀看布魯斯韋恩之於門徒的微妙關係。如果注意觀察,在同人圈羅賓粉內部,在傑森法外刊裡頭,不論明示與暗示,布魯斯都很明確是遭到埋怨的父母代理人角色,事實上DC將現實中父母與孩子立場想法不同調的兩代戰爭、導入至導師與門徒之間的拉鋸狀態起碼也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
兩代戰爭是個很好的權力壓迫與個體獨立之討論議題,但首先得理解,拉出兩代戰爭議題時是否有意願去處理這類棘手問題。先說明,個人喜歡傑森托德這角色,但目前連載中的法外刊對我來講,已經達到某種難看程度,這裡的難看是針對主筆的心態——蝙蝠俠成了工具人角色,而儘管該期刊有其它問題更需要解決例如故事主軸紊亂與劇情乏善可陳。
本來會很困惑,該怎麼去評論羅賓刊中的蝙蝠俠角色,畢竟羅賓刊向來都在探討成長,導師的期待與壓力,也是成長中的一個環節,把蝙蝠俠當做負能量存在體沒有什麼對錯,不過當自己看越多聯盟期刊,也就越覺得法外刊主筆是程度無法突破、被自我給侷限住的壞示範。
以收錄在JLA Vol.1#43~46的《Tower of Babel》來做對照組,聯盟期刊雖然主線上是在應付各種危機狀況,其實成員之間的權力流動與關係角力也是一大重點;在巴別塔故事中,直接了當來說,蝙蝠就是個壞角色。
巴別塔原出處是神與人鬥爭的聖經故事,當上帝得知人類想要建造城與塔來傳播自我名聲,上帝做的事是將語言打亂,讓人類無法理解彼此,再將他們分散至各地。JLA的巴別塔則是刺客聯盟魔頭拉斯試圖毀滅人類世界,拉斯的做法是創造了一座電波塔來干擾人類大腦,導致彼此無法對話、來毀掉文明成果,而拉斯首先需要的是牽制正義聯盟,至於針對成員各個擊破的戰略計劃則是來自於蝙蝠的秘密文件檔案。
覺得劇情熟悉嗎?沒錯,是因為巴別塔,才奠定了日後正義聯盟期刊有了為防止超能力隊友暴走、蝙蝠總是藏有應對計劃方案的路線劇情。事實上每當涉及到因為威脅而出現防禦戰略手段這部份時,蝙蝠一定脫離不了責任追究,這不只是官方定義,也連帶讓讀者容易理解其中因果關係的後作用力與爭議部份。
人際關係的複雜與獨特性,在於它是雙向甚至多向而非單邊運作,單邊只會讓角色落得成為工具人下場,巴別塔這個,才是壞角色的良好示範——當壞角色可以成為一種經典路線、並且引導讀者去思考其中的矛盾而不只是挑動對立情緒——。
--------------------------------------------------
Countdown to Infinite Crisis
Writers: Geoff Johns, Greg Rucka, Judd Winick
Pencilers: Ed Benes, Phil Jimenez, Rags Morales, Ivan ReisJesús Saíz
Inkers: Michael Bair, Ed Benes, Ivan Reis, Jesús Saíz
Colourists: Moose Baumann
Letterers: Nick J. Napolitano
我要先承認,對於由各大事件串連而起的DC多元宇宙體系作品,目前尚處於瞭解部份皮毛程度,在還沒到達完全上手前來推薦這這一塊系列作品漫畫,可能會有落漆情況發生,這邊也請當成是閱讀中途、看到有意思的期刊覺得需要記錄的筆記。接下來會陸續有記錄,如果有誤,請見諒並不吝指出。
多元宇宙體系說起來是DC自行製造混亂,後來認為再如此繼續下去會拖累全體編輯,只好想辦法整合過去四十年發展演變出太多雜亂甚至讓矛盾加深擴大的宇宙時空,最後僅留下六個平行時空宇宙繼續發展的漫畫。
六個平行宇宙時空:
地球1——過去到現在仍有發行獨奏刊物的超級英雄時空;
地球2——黃金時代的超級英雄時空(和地球1對應不同的老刊物,應該都是出自於此時空,例如被粉絲戲稱養子漫的《World's Finest》,目前地球2接續在超蝙斜線刊V2後連載中,這一世界真詭異,危機前反應稚趣到很奇葩,危機後的路線則是本能暴力化);
地球3——英雄與反派互置立場的時空(P52更動版的犯罪辛迪加出自於此時空);
地球4——被收購的Charlton Comics旗下超級英雄時空(包括藍甲蟲、金色先鋒、少年泰坦等);
地球S——被收購的Fawcett Comics旗下超級英雄時空(沙贊隊長與其家族);
地球X——被收購的Quality Comics旗下超級英雄時空(以納粹德國贏得二次世界大戰、由山姆大叔領軍對抗為設定前提)。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雖然1985年開始啟動的危機三連拍,出發點是在砍掉過多矛盾、和將時空得以重設、讓讀者不再被老期刊混亂設定所困惑的過渡期作用漫畫,但它也帶出了一個重啟發展概念,不只讓多元宇宙體系從此成為DC具代表性刊物的長期連載作品之一,也讓一線的超級英雄設定上有改革或者重新開始的機會,同時也是DC朝向「現實化」方向發展的開端。另外,如果有在接觸多元宇宙體系漫畫會發現,二線以下超級英雄人物的認識率提高、與感興趣對象呈現大量增加情況,顯得越來越稀鬆平常。《Countdown to Infinite Crisis》的二代藍甲蟲/泰德科爾德就是一例。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多元宇宙體系各大事件漫畫順序為:《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Zero Hour: Crisis in Time!》→《Infinite Crisis》→以下省略。
危機三連拍雖然具有劇情延展性,不過基本方向不同。1985~1986年的《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在交代多元宇宙時空何以合併為一,1994年的《Zero Hour: Crisis in Time!》是為超級英雄人設重啟後的現實化做劇情釋疑,2005~2006年的《Infinite Crisis》則是正式將僅剩一個地球概念銜接到官方主時間軸之內。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如同接下來的多元宇宙體系各個大事件作品,《Infinite Crisis》同樣有核心故事、支線開發和英雄獨奏刊或團隊期刊的事件週邊餘波短篇,《Countdown to Infinite Crisis》則是七集為一冊的《Infinite Crisis》核心故事前哨戰。後續支線與餘波短篇多達數十集,或許對非多元宇宙體系漫迷是個沉重負荷,會建議前哨戰和核心故事為優先,其它則隨意了。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Infinite Crisis》主要在講述地球2的倖存英雄想要取回已經消失的自我時空宇宙,跟他們一起逃難的地球3亞歷山大路瑟基於私心答應協助,而當初被消滅的原因是因為時空宇宙異變,亞歷山大利用了當初異變原理反向操作,重新讓地球2恢復運轉。DC編輯部是從《JLA》、《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埋線到至今,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官方原本為了要解決老漫畫中隨興設定出現的混亂矛盾,一開始預設只想留下六個平行宇宙時空融合為一的新地球,結果看到危機三連拍漫畫裡頭這麼認真藉由角色來嚴肅探討時空被滅和恢復原由,想想還真逗(爆笑)。
好,回到《Countdown to Infinite Crisis》,其實核心故事《Infinite Crisis》非常棒,不過《Countdown to Infinite Crisis》也很出色。劇情描寫二代藍甲蟲是如何發現亞歷山大路瑟的陰謀,亞歷山大復活地球2的計劃是首先奪取蝙蝠開發監視超能力英雄的兄弟眼AI控制權,並將控制權交由各反派所組成的秘密團體手中,讓他們得以利用兄弟眼AI來削弱和牽制超級英雄,也讓路瑟進一步綁架幾位能讓宇宙時空產生異變的超能力英雄而不被發現,藍甲蟲則是在追查自己公司與韋恩集團資金狀況異常時發現兄弟眼AI已遭到控制的事實,最終還來不及向正義聯盟提出警示前即遭到滅口。
《Countdown to Infinite Crisis》故事最後停留在泰德死亡一幕。雖然還沒看過泰德科爾德的藍甲蟲期刊漫畫,又、儘管官方後來有多次試圖並在Rebirth正式帶回二代藍甲蟲,但個人很喜歡前哨戰這故事情節發展,所以,就讓我把泰德當成一個死透了的二線英雄人物吧。(合掌)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PS. 其實DC官方又在到處亂開平行宇宙時間了。不過因為危機三連拍整合過一次,當時制定好的遊戲規則還算好懂,讀者應該不會太混亂(嗯,應該啦),再加上平行宇宙時空故事通常會很有意思,也就隨便他們了。
--------------------------------------------------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The Resurrection of Ra's al Ghul
Writers: Peter Milligan, Keith Champagne, Grant Morrison, Fabian Nicieza, Paul Dini
Pencilers: David Lopez, Jason Pearson, Tony S. Daniel, Freddie E. Williams II, Don Kramer, Ryan Benjamin, David Baldeón, Carlos Rodriguez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期刊收錄順序:Batman Annual # 26
Robin Annual (Vol.4) # 7
Batman # 670
Robin (Vol.4) # 168
Nightwing (Vol.2) # 138
Detective Comics # 838
Batman # 671
Robin (Vol.4) # 169
Nightwing (Vol.2) # 139
Detective Comics # 839
Detective Comics # 840
這一回要藉著閃點前Ra's al Ghul死了又復活的期刊故事《The Resurrection of Ra's al Ghul》(2007~2008),來說明對拉斯旁觀的難以言喻之心情。
如果有需要瞭解拉斯生平,起源本《Batman: Birth of the Demon》是個不錯的選擇,日後有空再介紹這套作品。
Ra's al Ghul是蝙蝠登場頻率算高的老對手,最早現身在Batman#232,中文譯名為拉斯·奧·古,又稱為惡魔之首,為刺客聯盟首腦,是位存活已有數百年之久的武術家,原本只是平凡的中東遊牧青年,學習醫術過程中意外發現了拉撒路之池的重生復活能力,因此家破人亡,從此踏上人生極端之路。拉斯最引人注意的作品應該是諾蘭蝙蝠俠電影三部曲,不過這邊建議放棄帶入諾蘭版拉斯印象,主要是它跳脫了官方主時間軸設定,電影也沒有能彰顯出他的反派魅力。
拉斯的反派魅力,說起來就是毛骨悚然吧。
《The Resurrection of Ra's al Ghul》並不是個能成為經典的二線作品,不只角色精神抓不到位,劇情荒謬到從頭到尾都處於即將失控狀態邊緣,總之,它不是個特別值得耗費精神來寫心得文的期刊故事,然而敘述後作用力的關係,它有意思到讓我想起再這之前曾看過並且想要拉出來聊的一則拉斯短篇漫畫。所以,繼續。
《The Resurrection of Ra's al Ghul》劇情主要在描寫拉斯生前曾交代僕人執行他的拉撒路之池復活計劃,而本次復活需要肉身,拉斯的外孫、蝙蝠俠之子達米安則是預定容器,拉斯女兒塔莉亞一得知情況,即攔阻計劃進行,並讓兒子向外求援,對象則是此時仍和達米安談不上多熟稔的蝙蝠家族——10歲達米安是直到祖父死亡後才認親——。
雖然故事主軸講述拉斯如何復活,個人看這作品的重點倒是放在奧古和蝙蝠兩個家庭關係的對比上。裡頭可以很明顯看到先前曾提過的看法,DC有個原生家庭傷害個體會導致個體誤入歧途的觀點,我猜這種有害的教養傳遞模式研究,可能已經成為DC的一種內部設定值文化,它通常應用在反派身上,當個體遭受到上一代背叛離棄,卻因為找不到切割紐帶的理由或者它是生存價值且高度認同,結果為成就上一代的成就而成了做髒事的幫兇。
好,回到劇情上頭,同樣的觀點也出現在該期刊故事中。關鍵時刻,成為拉斯復活肉身的不是達米安,而是被拉斯視為失敗品的僕役/白子/白鬼/兒子,白鬼自願奉獻提供他的缺陷身體,最終贏得了父親的尊重。
看這期刊感覺非常不好,之前看過《The Batman Chronicles》一個帶有情緒亂倫色彩的短篇故事,同樣是刻劃拉斯家庭的扭曲狀態,也受到同樣衝擊,拉斯為測試塔莉亞忠誠度,命令女兒暗殺心上人,塔莉亞最終下不了手,拉斯也沒有施加任何懲罰,只是一心認定,女兒的身與心都是他的。
拉斯如此毛骨悚然印象已經出現太多次,事實上,奧古家族之人皆有類似的心理偏執問題,拉斯是,塔莉亞是,達米安也是。個人是認為,家庭關係的忠誠紐帶不該如此產生,起碼在蝙蝠家族內,忠誠是仰賴後天互信培養才能獲得,即使蝙蝠家老子小子老是戰成一團,事實上羅賓皆有其選擇性,對於家族的依賴並不需要依靠犧牲個人自我完整性來維持。有趣的是,一旦達米安脫離刺客聯盟、進入至蝙蝠家族,達米安仍是達米安,不過讀者確實可以從某些細節觀察到母子倆開始出現差異性行為。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DC家的漫畫就這一點非常有意思,它會出現很多對比性概念供讀者參考,至於能不能意會,也是看個人腦筋轉不轉得過來的造化吧。
另外,雖然主線故事不盡理想,但我很推薦Detective Comics # 840,《The Resurrection of Ra's al Ghul》最大亮點根本是在於主線跑完的額外後記上頭,這裡帶出了蝙蝠行事上的灰色地帶,為保護阿福、男孩們、高登局長、或其他親近家族者(這裡很好玩,多少可以意識到越前面對布魯斯越重要的人物安排順序),蝙蝠的作法還挺卑鄙的,如果認為美漫只有英雄/正義vs反派/邪惡二分法,那真應該來看看這一個故事集是如何收尾。
--------------------------------------------------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vs. deathstroke (rebirth)
Cover: Lee Weeks
Writers: Christopher Priest
Pencilers: Carlo Pagulayan
Inkers: Jason Paz
Colourists: Jeromy Cox
Letterers: Willie Schubert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vs. deathstroke》是2018年Deathstroke的Vol.4#30~35期刊故事,為了蝙蝠,特別摸來看,結果這套綜觀下來,在某些細節傳達上忍不住失聲笑了出來,雖然它的刊物標題有rebirth字樣,部份內容倒是出現了只存在於閃點時間線之前的設定,而基於對閃點前某種特別情感和偏好、和閃點後設定調動因此整個氣氛方向大改變覺得落寞,於是每次這種蝙蝠刊人是已非、卻在非蝙蝠主刊物之外不經意之間被認證的錯亂喜感總是特別有趣。
雖然喪鐘在DC反派地位上算是數一數二——當初喪鐘在正義聯盟片尾的現身、很吃驚突如其來的鼓掌和歡呼聲有多響亮——,不過比起目前蝙蝠刊其他反派角色,似乎沒什麼緣份去認識喪鐘,後來才注意到應該是官方路線問題,喪鐘比起其他反派,地位高度更接近反英雄,除非真的需要,不會隨便將喪鐘推上火線。說來這真的很妙,畢竟在閃點前,喪鐘所作所為反倒更像是個混帳級的惡棍角色。
喪鐘本名為史萊德威爾森(Slade Wilson),最早現身於1980年的「New Teen Titans」Vol.1#2期刊中,年齡設定在55歲左右,是個鮮少失手的高價碼冷血刺客,喪鐘主要對手除了泰坦,還有三位英雄——夜翼、蝙蝠和綠箭,十六歲即偽造年齡入伍當兵,越戰期間結識且和軍事作戰計劃專家艾德琳凱恩(Adeline Kane)結婚,在參與超級士兵秘密實驗計劃後轉而成為傭兵,連妻兒都被蒙在鼓裡,直到兒子約瑟夫(Joseph Wilson)被敵人報復割喉才曝光,妻子也為了他未能全力保護家人安全、只顧及職業榮譽而懷恨在心地奪走他的右眼,從此前妻成為他的死對頭。
本次出場的除了喪鐘、前妻、兒子、經紀人,蝙蝠家族這邊則有布魯斯、達米安、提姆、迪克和阿福,塔莉亞則是關鍵人物。劇情重點為塔莉亞直接向喪鐘表明達米安親生父親是喪鐘而非蝙蝠,蝙蝠為了這事和喪鐘摃上,喪鐘認為本來就不關他的事卻平白無故背了鍋而格外不爽,達米安是早就認定蝙蝠才是父親、但同樣不爽又被塔莉亞陰了一次、而決定讓喪鐘更不爽地去黏著他到處跑——最後蝙蝠老爸為此大發脾氣還挺有意思的——。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整個故事最棒的就屬達米安黏著喪鐘、試圖惹火喪鐘那一段劇情了,達米安乖戾個性發作起來只會用相反行為來表達,這個,實在有夠可愛。因為達米安的雙子期刊過於幼齡向、只能放棄,認真說,倒是覺得不強求,主要是我更喜歡成人寫給成人羅賓故事的細節描繪,成年人編劇以往要顧慮到受眾年齡層而必須注意拉低劇情理解力程度,在轉而當面對成年人讀者雖然在處理劇情上可以放開顧忌,同時另一個問題就來了,此時過了青春期之後對於小生物理解顯得異常無能的成年人會對孩童的存在傷透腦筋,即得對兒童主角認真、又可能驚覺到描寫兒童同時對兒童有其社會責任與義務,於是下筆得更容忍又謹慎時,有這種人格特質的成年人編劇,往往也最能切中我軟肋之處。這也是為什麼會是蝙蝠與羅賓雙人組粉的原因了。
另外,看這刊要先有個概念,蝙蝠並不是血統論支持者,雖然提姆的劇情部份多少有說明了蝙蝠身為父親、做人失敗,不過對蝙蝠來說,兒子就是兒子,蝙蝠憤怒的是塔莉亞和喪鐘之間的過往恩怨把達米安扯了進來,喪鐘又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才和喪鐘摃上,也才會更進一步責罵達米安插手這件事。至於如何觀察得知蝙蝠不是血統論支持者,不,不是看布魯斯接連收養照顧的孩子類型,那已經是後端產生的效應,主要是就以往期刊的犯罪科學價值觀表現來確認,如果有興趣,可以搜尋犯罪基因遺傳這類偽生物科學相關資料。
這是一個非常青春洋溢非常戲劇化的偵探動作陰謀故事,編劇處理上有很多漏洞圓不清,不過在被Tom King文藝風格給摧殘好一陣子之後,突然來了個劇情明快、力道足夠、而且和蝙蝠主刊物差異性不大、甚至可以把該期喪鐘刊直接當成蝙蝠刊作品來看的故事,身為蝙蝠粉已經很滿足了。
--------------------------------------------------
flashpoint
Creators: Geoff Johns, Andy Kubert
閱讀順序:
Time Masters: Vanishing Point # 1–6
The Flash # 8–12
Flashpoint # 1–5
Booster Gold # 44–47
Batman Knight of Vengeance # 1–3
Deadman and the Flying Graysons # 1–3
Citizen Cold # 1–3
Deathstroke & the Curse of the Ravager # 1–3
The Legion of Doom # 1–3
The Outsider # 1–3
Abin Sur – The Green Lantern # 1–3
Project: Superman # 1–3
Frankenstein & the Creatures of the Unknown # 1–3
Secret Seven # 1–3
Emperor Aquaman # 1–3
Wonder Woman and the Furies # 1–3
Lois Lane and the Resistance # 1–3
Kid Flash Lost # 1–3
The World of Flashpoint # 1–3
Hal Jordan # 1–3
Grodd of War # 1
Reverse-Flash # 1
Green Arrow Industries # 1
The Canterbury Cricket # 1
繼續介紹多元宇宙體系作品。這次要談的是2011年的重啟大事件、閃點,此時距離上一次1986年重開機、也就是多元宇宙體系最初之際的危機三連拍之第一拍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相隔27年。閃點主要作用是讓英雄們更融入至資訊現代化氛圍中,以及刪去部份不理想的情節設定、人物、期刊,並拉回某些遭到擱置的角色,只是相較於危機三連拍的重要影響力,這一次閃點重啟獲得的評價普遍欠佳。
題外話,大概從2012年開始,每隔一段時間會聽到DC粉絲圈要求再重啟的咒念,最初聽到覺得很搞笑,只是當實際看到閃點前、閃點中、和閃點後的作品落差,加上2016年編輯部決定以重生(Rebirth)刊帶回閃點前被抹去的部份設定,現在再回想起這一段短時間內粉絲群提出看似不合情理要求的過往,也很難再笑得出來。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主要還是個人喜好影響所致,以蝙蝠刊來談好了,儘管閃點前的蝙蝠刊脫離不了有害的陽剛文化著墨,但其實我很喜歡當年仍有編輯為設法掙脫大環境枷鎖而營造出來的收斂氣氛與人設印象,現今當然還有,畢竟生活總是一種循環,只是決策一旦下達,內部影響力會逐漸擴增,刊物風格也會漸趨同化,加上時代會改變,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美好生活體驗、每一代也有每一代的困境需要去克服,軌跡無法完全複刻、複刻也不完全是件好事,最終只能儘量去適應潮流變化,不過週邊實際設定改變這事我到現在仍然無法理解編輯部考量,例如年齡調降、心智成熟度也跟著調整等等狀況。
好,開始之前,先提一下,危機三連拍之後、閃點之前,中間還有一個危機、Final Crisis,這是正義聯盟Vol.2為Darkseid外星入侵收尾和死亡蝙蝠回歸的支線期刊,劇情上沒有連動,介紹先跳過。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閃點基本上可以當成一個完全獨立刊物來看待,雖然所有一切皆在主時間軸之內發生,事實上只是幻影一場,透過這一事件可以改變DC宇宙後續現狀才是編輯部的終極目標。故事描述敵人逆閃電無法奪走閃電俠超能力、於是轉而殺害閃電俠母親來洩憤,巴里得知後在承受不住內心壓力下,一時衝動回到過去救了母親,結果造成蝴蝶效應,不僅自身沒有成為閃電俠,正義聯盟成員失蹤的失蹤、換人的換人、打群架的打群架,整個地球一團糟,巴里只能尋求陌生英雄的協助,來導正被改變的時空狀態。
劇情其實很OK,但除了前奏曲、核心故事和少部份支線期刊,這一套期刊繪師表現越看令人越失望,到後來會很悶,心想DC編輯部你們有認真看待重開機這件事嗎?
閃點前奏曲有兩個期刊,時間大師只在最後兩頁丟出懸念,真正要進入狀況的在閃電俠個人刊內,裡頭探討到閃電俠得知母親死亡、與父親寃獄是來自敵人所為,巴里心理狀態開始變得不穩定,此時另一位平行宇宙的巴里到訪,警告閃電俠他的時間線出現異常能量,接著情勢急轉直下,巴里醒來在一個母親健在、父親善終的世界,問題在這世界動蕩不安,美國也即將成為亞馬遜人和亞特蘭提斯人下一個戰場。
閃點核心故事是在處理巴里必需做出抉擇,他是要一個家庭完整卻戰亂不斷的世界,又或者是回到時間關鍵點、阻止正犯下錯誤的自己,來恢復儘管需要超級英雄卻還算情勢穩定的世界。這一刊的樂趣在巴里必需說服不認識他的超級英雄幫助他再度獲得神速力,這一刊的悖論則在於開放宇宙理論vs你只想到你自己的自戀世界重啟觀。
在所有閃點期刊當中,蝙蝠是除了超人,會給予最佳評價的一個支線刊。所有支線刊的故事合理性都有,問題在作畫者能不能掌握到講故事精神,而不是邏輯解釋出現斷層狀態。這一刊有掌握到精神,角色魅力足夠到甚至讓韋恩爸後來成了固定串場人物。它講述了當初在犯罪小巷中死去的不是雙親,而是兒子,導致韋恩爸成為一個更按照個人意願行事且手法更粗暴、底線更模糊的蝙蝠俠,韋恩媽在失去孩子之後、當起了也要他人感受相同苦楚的兒童殺手。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就個人感受,可以出線成為閃點支線刊的主角,不是故事可以寫得特別,就是角色在DC中有相當份量,死人和飛行格雷森、呃、嗯、啊、是後者。對啦,這一支線刊故事超普通,說明哈利馬戲團如何躲避歐洲戰火,四處表演以維持勉強溫飽,當戰火終於追上他們,馬戲團散了、同時也奪去了迪克父母,迪克於是加入反抗軍、最終成為命運博士。有趣吧,DC精神不變。
冷隊支線刊,還不錯,在只要做好事、蒙面即能保有秘密身份潛規則之下,通緝重犯成了備受人們喜愛的超級英雄。
喪鐘支線刊,不佳,不過就一個擄奪海盜、對他人毫無信任、沒有做人信念、唯有女兒至上,確實很喪鐘風格。
末日軍團支線刊,還不錯,四處惹事被維克多丟進監獄,懷恨在心的熱浪決心與同伴逃獄並毀掉維克多所在城市。
阿賓瑟支線刊,綠燈俠不顧上司反對、決定支援美國。嗯,反派很重要,有塞尼斯托存在,期刊印象通常不壞,但想到阿賓沒把綠燈戒交給喬丹,覺得困擾。
法蘭克斯坦支線刊,不佳,說明二戰時代為對抗德國軍隊所研發出的怪物,在逃離軍方追緝後決心參與成為反抗軍。
局外人支線刊,佳作,局外人代號有數位使用者,這裡是種功利主義心態定義名詞,說明反人類者藉由戰亂將個人利益最大化,而美國甚至不去考量局外人背後動機,只求戰力支援而願意讓他加入生力軍中。另外,這一刊很有意思,火星獵人有登場,而且是黑化後良善不在的瓊恩,如果心理精神分析再強烈一些,我給的評價會更高。
閃點刊故事雖然都是幻影,但它的中心精神不變,所有的人物都保有他們的個人特質,例如核心故事中明顯可見,超人只是個終日不見天日的實驗體,韋恩爸認為一生都被當成工具對待,不戰而逃、情有可原,看到超人在關鍵時刻回來加入協助防衛,我自己也感到很意外,而支線刊裡就有透露了超人為何仍是我們認識的那位超人,雖然原因看了實在有點心痛,某種程度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破壞力讓人難以忍受,另一方面,家庭親情力量還真無法小看。只是,這真的不是我知道的蓮恩將軍啊啊啊啊。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重點來了,閃點世界的建立來自於水行俠與神力女超人刊,兩個刊劇情多數時候是交疊狀態,BUG可以容忍,但畫面混亂程度卻難以接受,故事發展即使有魅力,視覺就是不好看。亞馬遜和亞特蘭提斯早已被定義分屬兩大軍事文明國度,雖然正義聯盟期刊曾帶到載安娜和亞瑟對於治理國家方式有過爭執,印象中接觸過的期刊倒是未曾見過兩個國度針鋒相對,閃點刊則告訴讀者,一旦兩大國度軍事交會將會多麼慘烈。
來自兩方王臣的謀反,王室聯姻最終演變為國恨家仇,最肥皂劇的在於亞瑟已有媚拉,媚拉必需以大局為重,將皇后位置讓給載安娜,載安娜則理解也接受未來丈夫一顆心會放在情婦媚拉身上,另一方面,載安娜的母親是她最重視也最親愛之人,閃點就是靠著除掉這兩個角色,讓載安娜與亞瑟反目成仇,將全地球成了亞馬遜人和亞特蘭提斯人一個又一個交戰的血腥戰場。
嗯,很肥皂劇。
露易絲支線刊,不佳,說明反抗軍如何成立。
第二代閃電小子支線刊,普通,為閃電刊做收尾。
閃點世界支線刊,人物陌生,動機不明,邏輯斷裂,閱後印象感一團模糊。
哈爾喬丹支線刊,不佳,沒有拿到綠燈戒的哈爾最後成為一名神風特攻隊飛行員。
古魯德支線刊,一向對偵探黑猩猩和反派古魯德的存在感很出戲,講實話,看完後實在不曉得自己到底看了什麼。
逆閃電支線刊,不佳,由愛生恨的Stalker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之一。
綠箭支線刊,好壞參半,這裡的奧利佛單純是個軍火商,不過和主時間軸無差別,仍然引導出奧利佛的意志力與良心。
--------------------------------------------------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Terminal
Writer: Benjamin Percy
Penciler: John Paul Leon
Inker: John Paul Leon
Colourist: Dave Stewart
Letterer: Jared K. Fletcher
今天來為收錄在2011~2016的Detective Comics Vol.2#35~36《Terminal》做個小推廣。在這之前,先來簡單總結Detective Comics Vol.2成績。
呃,有點難解釋對Detective Comics Vol.2的怪異感受,因為看美漫是屬於自顧自地挑挑撿撿,在幾乎不注意官方動態和漫畫交流圈訊息情況下,最重要的依據準則事實上是來自於Detective Comics Vol.1(1937~至今)與Batman Vol.1(1940~2011),和Justice League、Action Comics...etc.,以此衍生,以及美漫歷史科普傳記。Vol.2雖然沒有強碰做法,不過想要走出Vol.1影響力,必需創造自我格局,所以當初摸來看時,直覺Vol.2那份解釋權滿硬的,儘管之後接觸更多期刊,解釋權擴增得更大更廣,才逐漸退掉兩個Vol.1單一解釋權的霸主情況(這兩刊依然為準繩),只是印象都定型住了,變成到現在還搞不清楚要不要把Vol.2當成主時間軸作品來認真看待。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Vol.2綜觀而言,其實不難看,但就是太過微妙,主要還是期刊最後四分之一的劇情走向,個人有種完全脫序的滿腦袋瓜子問號印象,連帶地影響了前面劇情觀感。在最後#41~52期刊裡頭,高登局長變身成為蝙蝠機器戰警來處理高譚罪犯,這部份是接在Batman Vol.2蝙蝠和小丑同歸於盡之後,沒有蝙蝠的高譚陷入犯罪率急升的混亂狀態,高譚政府高層決定強行讓高登成為蝙蝠代理人角色,故事就此發展開來。
嚴格來講,蝙蝠披風很多人接手過,高登成為蝙蝠俠不算是特殊案例,只是這大概是除了貝恩強行接手之外最讓我困惑不已的代理人角色。嘿,當然,這點子是有它的賣點,但開始跑劇情後怎麼看就怎麼傻氣,高登最棒之處在於他與蝙蝠俠搭配時分工合作的局長身份,當兩者合而為一,它看起來就沒那麼棒了。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回頭來介紹《Terminal》。在Detective Comics Vol.2裡頭,《Terminal》是一個很突兀的短篇故事,它其實更適合放在Vol.1內,原因在於Vol.2劇情多半是綁定在Batman Vol.2(以及很少部份其它蝙蝠家族期刊)做為發展。而且最重要的,比起蝙蝠,Vol.2給我的印象相對上偏重於高譚反派角色的形塑——如果有對反派感興趣、這一期刊可以考慮看看——,《Terminal》在對抗的卻是一個時代下社會環境壓力產生的人為禍害,就全刊來看,已經是個缺乏連續性的跑題故事。再加上Vol.2的風格有種中二型強勢感,突然跳出一個情緒不那麼外放劇情,反而顯得它過度拘謹,又更加強它的突兀感。
不過即然都提到Detective Comics Vol.1是依據準則,又說到《Terminal》可以放至Vol.1裡頭,也是透露了我對它印象還不錯。
雖然說它過度拘謹,劇情骨子裡還是很美國式狂暴作風。故事講述某部班機降落時撞毀高譚機場航廈,機上人員全員死亡,蝙蝠爭取到在一定時效內釐清整起事件,否則航廈內平民將無一倖免。
會提到《Terminal》是個跑題故事,主要是因為讀者會把高譚反派角色當成個案來看待,其中的個體悲劇色彩還會因著墨強度而更形強烈、也更顯得高譚反派的特立獨行,《Terminal》的反派則更像是種個體無法適應社會體制,觸發極端思想與作為,造成惡性循環危害的一種摸不著看不見的壓力形狀體。另外,講它很美國式狂暴,則是它的形成和解決方式都很美國,表面看起來有解,最後總是無效,只是等著下一次壓力再度炸開而已。
Detective Comics Vol.2雖然不是一個質量很高的期刊,可是它滿穩定,有幾個短篇也還不錯,未來有機會再繼續介紹。
--------------------------------------------------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Christmas with the Super-Heroes
Writer: Paul Chadwick
Penciler: Paul Chadwick
Inker: John Nyberg
Colourist: Tom McCraw
Letterer: John Costanza
這回要推薦一篇畫風懷舊、我很喜愛的早期短篇漫畫《Land in the Depths》,它收錄在1989年「Christmas with the Super-Heroes」Vol.1#2裡,該期刊尚有超人、女超人、綠燈俠與閃電俠多位英雄的短篇故事,著重在希望種子的面相傳達上。
先插花,DC每到聖誕節、萬聖節發行該類傳統紀念年刊已行之有年,儘管品質起起落落,樂此不疲的翻閱原因不外乎應景,有興趣可以稍加留意。
《Land in the Depths》是篇手法非常古典優雅的作品,首先透過四季變化,說明聚散離合是人生常態,並採用從蝙蝠洞內向外望去的同一畫面,透露無人有其意願踏入幽暗之中,直到命運的引領,讓韋恩進駐了深淵。從黑暗中誕生的騎士,終究會被黑暗給吞沒,同樣被悲劇標記的格雷森成了緩解冰冷空虛的一道光明,曾經只有復仇的行動,如今成了兩人共同的冒險活動。然而成長步伐從不停歇,格雷森在祝福聲中向自我新時代邁進,而留下的無處可逃,當黑暗回歸,死亡氣息逐漸蔓延,希望火焰卻可能再度燃起,因為沒有黑暗,光明也將毫無意義。
哇,這是封情書、是封獻給蝙蝠與羅賓的情書!
到此,如果對《Land in the Depths》有興趣,需要另外搭配1969年的Batman Vol.1#217《One Bullet Too Many!》來閱讀,在這之前,還需要知道它的典故。
One Bullet Too Many!
Writer: Frank Robbins
Penciler: Irv Novick
Inker: Dick Giordano
Letterer: Ben Oda
之前提過,蝙蝠俠有數次變革,讀者最清楚的應該是1987年的《Batman: Year One》,1966年版做了三季的蝙蝠俠電視劇——不算,不過它有影響到官方,事實上電視劇在開播的前兩年,Julius Schwartz和Carmine Infantino接手時才為狀況很差的蝙蝠刊做了一次變革,1964年往回推的前十年蝙蝠刊風格已經搖搖欲墜,兩份主刊銷量也下滑到面臨被砍命運,靠著這群編輯、編劇與繪者的努力,才將十年間被越寫越奇異怪誕的蝙蝠,轉變為剛毅質樸的偵探風格。只是隨後1966年版的蝙蝠俠電視劇為了喜劇效果,以認真對待荒謬情境的影響太過強烈,人氣隨著電視劇起、也隨著電視劇落,角色風格再次出現偏移情況,而銷量也再度繼續滑落。
為了恢復經典期刊樣貌,當時編輯部決定「送走」羅賓,讓迪克去大學唸書,蝙蝠重回了孤獨狀態,1970年開始蝙蝠刊由Dennis O'Neil和Neal Adams接手,注入蝙蝠更黑暗強烈的偵探色彩,才停歇了當年電視劇的喜劇諷刺印象,只是銷售量起死回生還是得等到1985年之後。1987年則是關鍵年,蝙蝠刊一旦站穩,家族其他重要角色也從此開枝散葉並有自己的粉絲群支持。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1989年的《Land in the Depths》,描述的正是1969年的Batman Vol.1#217《One Bullet Too Many!》期刊內容,對粉絲來說,也是20週年致敬版故事。
在《One Bullet Too Many!》裡,迪克離家上大學後,布魯斯搬離了莊園,並棄置蝙蝠洞基地,呈現出當年編輯部新氣象新格局的變化企盼。只是當年「送走」羅賓的決定在後來不斷遭到質疑,迪克的正式回歸期刊數字來到#348(儘管中途仍有羅賓串場參與期刊),布魯斯、迪克與阿福一起搬回莊園已經是13年後了。嗯,我這個蝙蝠與羅賓粉要是活在當年,八成會爆炸和悶壞。
最後,《Land in the Depths》是個好故事,我需要更多這類官方情書啊!(雙手張開吶喊)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Perchance...
Writer: Joe Kelly
Penciler: ChrisCross
Inker: Tom Nguyen
Colourist: Chris Sotomayor
Letterer: Nick J. Napolitano
收錄在JLA Vol.1#90《Perchance...》(2004.1) 是個很有意思的朋友以上、戀人未滿之短篇作品。
關於DC三巨頭的浪漫情誼,眾人老拿蝙蝠與超人性張力取笑的情況不時上演中,好吧,這很逗,畢竟近年來官方確實很努力而且常常越了界也沒在怕讀者反應地處理蝙超兩人的兄弟情粘合關係,只是讀者群不會更好奇超人與神力女超人、蝙蝠與神力女超人關係性質為何嗎?
就我這邊目前觀察結論,DC官方確實有個行事準則——超人可以和神力女超人發展戀情關係、但蝙蝠與神力女超人則否。《Perchance...》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官方準則故事。
會有兩樣情倒也不是差別待遇,在這件事上DC官方甚至並沒有直率告知他們的核心看法。今天先談蝙蝠和神力女超人,未來有空再聊超人與神力女超人。
事實上,蝙蝠和神力女超人的友誼存在著團體中合作也競爭的良性作用,不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兩人的行事規則是非常分歧且衝突性強烈,一方習慣於採用沉默式的威嚇控制手段,一方則是開放平等卻也帶有壓迫力道的領袖作風,儘管在友誼出現裂痕時,修復關係對他們彼此並不是件高難度工作,但硬碰硬的情況確實還滿常上演。另外的,官方有段時間讓神力女超人必須遵循(漫畫中)阿芙蘿黛蒂法則——與人類男性結合只會造成力量被剝奪下場,去排除神力女超人能與男性安定結合的戀愛關係,那段時間大概也涵蓋並扼殺了與蝙蝠在主時間軸內的關係發展可能性。(至於阿芙蘿黛蒂法則的潛規則是否仍持續到現今,還沒正式接觸神力女超人刊前,無法確定。)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Perchance...》以戴安娜為視角,採取背景旁白方式說明著自己與蝙蝠之間的微妙火花,和是否該積極回應,為此相當煩惱的戴安娜決定借用火星獵人的虛擬現實機器,來模擬想像倆人一旦關係落實後會出現的假設現實。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其實每當有一個兩人浪漫關係的潛在可能性出現時,戴安娜和布魯斯並不避諱承認那裡頭確實有火花存在,只是雙方達成共識,認為維持一段柏拉圖式友誼對彼此將會更健康。而至此,讀者如果還有僅存的浪漫情懷樂觀思考著、沒問題、我們還有超人與神力女超人時,再更進一步閱讀被官方核可放行的卡爾與戴安娜談戀愛的期刊故事,你將會注意到,看著超人與神力女超人的戀愛關係進展往往像是在看災難片一樣,最後也只得承認官方根本一視同仁地對於三巨頭配對有著拐彎抹角的看似同意實則不然的基本觀點。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當讀者再進一步來觀看DC官方在三巨頭曖昧、拒絕與參與的關係態度設定上,神力女超人本身也非常符合(神話希臘女神)阿芙蘿黛蒂精神。現代文學研究認為,阿芙蘿黛蒂被奉為愛情、美麗與性欲女神,並且擴及影響凡間戀人追求幸福的可能遭遇,好的,這段換個意思來表達,如果連人造神話中的愛神每一段追求關係都是災難與危害不斷時,當然是連帶反映出製造寓言的人類愛情路上也只會充滿各種荊棘與災厄下場。這時回頭瞧見神力女超人與蝙蝠,他們認定了一生友誼的重要性更優先於短暫幸福,和神力女超人與超人的愛情總是帶來某種毀滅性結果做為對比,神力女超人與蝙蝠的擁有成年人理智態度、反而耐人尋味。
於是,到這階段,就別再提蝙蝠與超人的配對官方可能性了。因為官方刊有暗示,只要蝙蝠俠和超人在一起(兄弟情)腦衝,也是災難的開始啊各位。
--------------------------------------------------
Convergence
Writers: Dan Jurgens, Jeff King, Scott Lobdell
Pencilers: Ethan Van Sciver, Carlo Pagulayan, Stephen Segovia, Andy Kubert, Ed Benes, Eduardo Pansica, Aaron Lopresti
Inkers: Ethan Van Sciver, Jason Paz, Mark Farmer, Sandra Hope, Mark Morales
Colourists: Marcelo Maiolo, John Starr, Peter Steigerwald
閱讀順序繼續來介紹多元宇宙體系作品。2015年的Convergence(多元熔匯)是接在Flashpoint(閃點)後的大事件,主軸定調在「為你的城市而戰」,主刊有9本,以及40個各2本的迷你劇。
多元宇宙體系作品說起來還滿奇妙,到目前為止,每一個大事件都有個明確目標,Convergence也是。只是Convergence欠缺多元宇宙體系作品以往的光采魅力,導致這回目標感覺格外俗氣——DC擺明了要販售舊情懷/期望新讀者回頭為舊期刊買單,於是藉由與地球2號期刊的連動企劃,來讓迷你劇帶回大量已熄火的過去時間軸之人事物情節。劇情和目前官方正史(主時間軸)幾乎無關,即使跳過不看,也不會面臨跟主時間軸銜接不上的斷層窘境,不過因為本來就有在閱讀地球2號期刊,加上個人對某些被拉回的時間軸有情感在,覺得Convergence還是可以推薦嚐試。
Convergence主角群來自於地球2,本刊反派為Brainiac,中文譯名為魔神腦,最早現身於1958年的Action Comics#242期刊,魔神腦是個外星智慧機器人,被定調為瀕死現實的狂熱收藏統治者,在DC宇宙中是超人的主要敵手之一,正義聯盟期刊也經常現身。
劇情講述魔神腦收集了卅個不同宇宙時空城市,並將它們安置在另一個時空之外的星球上,當魔神腦再度為收集瀕死時間線啟程離去,看守被監禁城市任務交由了使者Telos,使者為討好主人歡心,私下安排了城市之間的生死格鬥爭霸戰,讓各個城市的英雄們互相單挑(40個各2本的迷你劇),隨著英雄落敗、城市逐一毀滅,最終將僅有一個城市倖存,而意外捲入其中的地球2英雄們則設法阻止使者的殘酷作為(主刊9本)。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雖然以販售舊期刊為主要訴求,Convergence的主刊還是有它的重要任務在——為地球2暫時劃下休刊句點(還有毀滅日病毒的超人故事線但不熟就略過不談以免有錯)。至於迷你劇,就個人理解猜測,Convergence和先前多元宇宙體系作品應該不是用同一套理論做為狀態發展,Convergence的迷你劇較像是在量子力學多重宇宙理論下發展出來的作品,至於量子力學多重宇宙,在這邊為它的延伸「多世界詮釋」做個簡短解釋。
多世界詮釋事實上不被物理學界所認同,原因在於它是個不可實現的靜態模擬幻想,它的原理是假設宇宙遵循薛丁格方程式,當出現某個變數、將讓時間線產生分裂結果,進而出現多重宇宙(例如湯姆克魯斯的《明日邊界》就是多世界詮釋的悖論作品)。
所以魔神腦提取片斷時間線時,並不會改變過去時間線的連續性結果,也因為Convergence這刊擺明了並沒有影響力可介入改變官方過去正典認知命運,迷你劇就只剩往日情可以愐懷,也是這個原因,才會認為Convergence期刊目標格外俗氣。
而會特別提到不是同一套理論,與多世界詮釋,主要是因為一旦可以改變過去時間線的連續性結果,話語權將被Convergence這批編劇給整個拿走,原本有頭有尾已經解釋完成的對應期刊看起來就格外詭異了。嗯,我得切割清楚,否則過陣子回頭要補完對應期刊,自己腦袋會爆炸死掉。
好,回頭來聊一下地球2。地球2在Pre-Crisis、Post-Crisis,和P52、N52,有不同細節上的設定版本,這邊的地球2是N52背景。對於這期刊的印象,我老覺得N52地球2很像是個DC特別規劃出來當做祭品的悲慘世界,所有可以預設到的糟糕事件,全在地球2上發生,例如英雄家族領袖全員戰死,外星全面入侵,接班英雄無力抵抗,人類面臨宛如末日的戰爭局面,最後甚至為了顧全其他平行宇宙的安危、地球2在新舊神談判中遭到出賣犧牲等等。
另外,這個祭品世界我是覺得沒有寫得很好,沒有很好與這個時間線生疏沒有太大關係,畢竟故事有從頭改寫過,絕對跟得上狀況,何況還是有創始元老綠燈俠、鷹女、命運博士、野貓、女獵手和超級女孩、韋恩爸、迪克和芭芭拉等熟面孔出場,最大問題在於明明是一個悲劇到很有可看性的時間線地球,結果主筆採用了政治上主戰鷹派模擬路線去處理故事整體氣氛,導致原始暴力不斷被強化,間接弱化了讀者能對角色產生的情感,於是關鍵時刻需要情感卻推不動情緒有很大關係。
最糟糕的是,這種情感疏離印象也延伸到Convergence主刊上,最奇怪的是,它連帶也感染了閱讀迷你劇時感受到的氛圍。不然老實講,Convergence劇情沒有太大缺失,只是情感上的傳達貧弱單調到讓這個期刊感覺頗為失敗。
開始之前先簡短說明Convergence設定,每個城市都是被魔神腦挖根刨起,再以穹頂困住所有市民,圍困期長達一年,所有英雄喪失他們的超能力,直到穹頂開啟後,力量才回歸至他們身上。官方做了這些設定是有它的意義性在,被困住首先要設想到的是生存資源打那兒,被剝奪自由的情況下,有人是困獸之鬥、有人則是得過且過,再更進一步的狀況,有人選擇照著天音指令毀滅其他英雄,也有試著思考電車難題來共同解決困境。另外的,每個迷你劇都有對應到舊期刊,例如《Convergence: Harley Quinn》,販賣的舊期刊是《Gotham City Sirens》,官方打的主意完全不掩飾到令人想笑。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Convergence: Superman
迷你劇其實有一點滿有趣的,每個英雄都有各自一個理由被迫定居在不是他們守護的城市裡,例如克拉克、露易絲是因為採訪來到高譚,而遭到困住,並且下一代即將在此誕生,也因為高譚蝙蝠、給了克拉克即使沒有超能力也能協助維護治安的良善動機靈感。這個迷你劇我喜歡,在於即使蝙蝠不存在,超人和蝙蝠仍有某種穩固的聯繫情誼放於背景中。另外,雖然前面有提到不會改變過去時間線的連續性結果,不過《Convergence: Superman》例外,它是唯一一個有接續期刊的迷你劇——《Superman: Lois and Clark》。
Convergence: Harley Quinn
反派刊寫得好的都很棒。在穹頂形成前,小丑女正在犯案,間接導致阻止他的警察成了身障者,讓日後被逮捕又進行藥物控制的小丑女自覺有必要道歉懺悔,同病相憐的兩人因此相戀同居,結果為了拯救城市,毒藤女與貓女必須恢復小丑女沒有良心的本性,最後三人胡鬧一場後、揚長離去,留下心碎的小警察。
Convergence: Justice League
這刊稍嫌劣化,不過因為故事實在過於八點檔,覺得有必要做個簡介。閃點前N52的湄拉、遇到閃點世界的亞瑟,而這個個性張狂、路已走偏的亞瑟仍處在喪妻之痛中,於是單方面決定要將湄拉強行擄到他的世界裡。
Convergence: Green Arrow
綠箭與黑金絲雀對戰這本比湄拉對戰亞瑟有趣太多了!要在短篇內把一個角色(綠箭)過去一小段荒唐人生、和他性格上的缺陷、與做人還不算太失敗的點傳達得一清二楚,其實不容易,這個迷你劇倒是辦到了。也是不同時間線的伴侶被迫應戰,綠箭與兒子,黑金絲雀與女兒,太過瞭解對方底細的情況下,成了彼此剋星。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Convergence: Superboy
電車難題出現在這個迷你劇裡,我很喜歡它的概念成形。當紅羅賓和閃電出現在超級男孩面前,事實上有一瞬間是會困惑為何兩位英雄有資格強制性要求超級男孩承擔落敗風險,特別是其他迷你劇說明一旦落敗,城市即遭到毀滅,不過是否真隨著英雄落敗、城市同時毀滅倒也成了所有編劇沒有共識的BUG,於是基於BUG,當超人、紅羅賓與閃電說服菜鳥英雄超級男孩,超人更擅長處理危機事件和勝算將更大,觀點最後確實也說服了我。
Convergence: Wonder Woman
紅雨!敵人是吸血鬼!讚!雖然過場有點拖戲,但它的結構述事方式很貼近神力女超人「即使獲得勝利也是一場敗仗而不值得歡欣鼓舞」的勝負反思。
Convergence: New Teen Titans
最喜愛的迷你劇。這篇在講述的是原則,當客觀與主觀之間的矛盾造成彼此缺乏共識,如何放下怨懟,進而尊重、包容與信任自己思考方式不同的伴侶,編劇用了一個很棒的短篇故事在談述真理價值該不該因愛妥協。
Convergence: Booster Gold
遊戲規則不同於其它迷你劇,主要是時間旅行者並不會被穹頂所控制,不過因為主刊中尚有另一位反派Deimos,此位黑魔法師劫持了數十位時間旅行者的能量、轉化為己用,導致時間旅行者仍被牽涉其中,尤其是已成家立業的金色先鋒邁克爾更遭到勒索,只是為守護重要的時間點基地,他選擇無作為的消極抵抗,而另一個時間線的金色先鋒反而妥協,與時間大師瑞普,共同設法拯救他的父親(平行世界的自我)與姑姑。就講故事而言,這個迷你劇很飽滿,精彩度也高。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Convergence: Shazam
童趣樸質味十足的小劇場,保留了沙贊隊長原世界的特殊樣貌,和蒸氣世界的高譚蝙蝠對抗像是一場冒險犯難的熱血任務,這個可愛的故事更適合當成兩個異世界相碰撞的Cross劇來看待。
Convergence: Detective Comics
有想發牢騷、又不知該從何說起、於是只能無言以對,中間有在探討舊期刊典故,舊期刊曾經有一段故事講述女獵手海倫娜在父親死亡後不能接受任何人、甚至包括至親羅賓接手蝙蝠披風,迷你劇就在談女獵手已放下心魔,督促著羅賓應該接任蝙蝠位置,問題是羅賓裹足不前,跟紅超的對抗,反而讓他下定決心。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嗯,是個拖泥帶水的故事,不優,不過它很貼切主刊的訴求精神——官方非常強調不管在任何一個時間線宇宙中、格雷森和韋恩的紐帶總是緊密維繫著,噢、這挺有意思的,事實上地球2的格雷森和韋恩完全沒有交集,也因為打從一開始即知道地球2劇情本身處於規格外之期刊,加上蝙蝠是最早戰死的英雄成員,而迪克人生又非常平凡、和英雄志業完全絕緣,所以身為蝙蝠羅賓雙人組粉的我根本沒有期待也想過官方會在結束前給你來這麼一招,於是看到這邊時的反應是哭笑不得。(圖片為主刊第5集)
主刊其實還有一處要帶出做說明,當地球2一行人抵達Telos星球上時,只有韋恩爸和迪克是普通人,相當於是在拖累其他人,韋恩爸才會帶著迪克來到閃點時間高譚市,向兒子布魯斯請求裝備協助,當下,布魯斯也給了迪克一套保護性服飾,儘管不是正式制服,但確實也有傳承埋線意味存在著。(圖片為主刊第2集)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大概從這些小細節可以看得出來,官方非常重視蝙蝠這個精神象徵與符號,而迪克也包涵於其中,甚至有種強烈要讓格雷森承接成為第二代領袖印象。雖然Convergence故事仍不免帶有情感疏離印象的缺點,不過在地球2故事結束前,可以看到官方的強調看法,覺得——也算圓滿了。(合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