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社會後的人際維持的成本非常高。若非在學生時代累積起來的關係,之後與人相處所要付出的心力真的非同日而語。如果沒有意識去維持關係,緣份稍縱即逝,更遑論你粗心隨意對待。這樣去思考就會想更珍惜現下的人,想更加善待萍水相逢的人。若真說有什麼遺憾的事的話,就是總會有些人你已經盡力維持但還是無能為力,儘管你想與對方交好,時機到了也只能讓對方經過你。
或許這樣的經驗是不會白費的,但至終都沒完整對方的故事,留白也是一種我記憶對方的方式,只要能認識的就是緣份了。之後也會努力接觸想認識的人,也要妥善運用自己的時間與心力,不要再浪費在一些不值得的人事物上了。
□
同學申請上牛津大學的博士。一方面為他開心,同時再次為自己的處境感到隱隱的焦慮。同學在工作的兩年間完成兩國的雙碩學位附帶語言C級檢定證書,他依靠的是一股焦慮,害怕自己不夠優秀的深層焦慮,逼得他走到今天。
我明白每個人生際遇的差異,同學也經常說他也是幸運,但我們心裡都明白他的成就不單單只有際遇就能成事,那得花多少心力啊。工作狂的他卻會勸我假日就不要在工作了,生活跟工作要確實切離,實在有點莞爾,但這才是能夠持續熱愛工作以及保持高度強度工作的方法吧。
同學最近問我的目標在哪,我回答希望不要加班到死年底或至少周休二日吧,他立刻打斷表示他要的不是眼前而是更遠的目標。我其實很久沒想過這個問題了,工作後人生越走越狹隘,只剩下上班與等待上班,日子過得異常麻痹。喪失思考的我不再上美術館、不逛展覽、不寫閱讀心得,不再做以前會做的事,因為很疲倦,因為很累,下班我只想躺著當一塊會呼吸的肉。
如果高度觀想我現在的日子,就只會得出「只是活著」這樣的結論吧。明明我理智是知道把工作切離剩下的生活才是一個人本質的體現,但要實踐真的很難。但正是困難更能體現他的價值吧。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都只屬於自己比較無用,但也要借鏡他人去省思自己能否有更好的活法,希望大家都能在工作、生活與自我達成平衡,即使無法平衡至少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祝福大家。
□
不久前跟別人聊天時發現自己是不太會堅持主見的人,或許更確切地說,是沒有中心思想的人,當然有個人的好惡但是沒有主見。這可能也跟我的人格邊際模糊有關,我對於什麼是「我」一直存在認知焦慮,相似的問題還有存在焦慮,現在不特別明顯就單純是我習慣了,全然接受也就沒想弄清楚了。這意外帶來的好處是能夠跟不同的人對話與包容各樣想法的腦吧。沒強迫自己改變真是太好了呢。
□
因為最近工作量很大,雖然沒有心情不好但有團流體般的重量壓在腦袋上,如果有人在工作中打擾我,對他人會喪失耐心;上班通勤時頭會隱隱刺痛起來;對很多人事物會情緒性地往負面的方向曲解,但理智尚且會阻止,我在想這該不會就是名為「壓力」的感覺吧(!),雖然壓力這詞彙經常使用但能夠精準地感受到它也很不容易,這東西經常性都是模模糊糊,畢竟總是會跟情緒交互影響不好辨認呢。知道是什麼就至少能做出應對了。
□
認為有意義的人生就等同於快樂的人生,一定是搞錯什麼了。我一直以為我快樂不起來是個人的缺陷──在日記想下「幸福卻一點也不快樂究竟是為什麼」的我──所以已經接受的現下,發現我根本沒真正釐清自己想要的事,依靠盲信而莽撞前行還能殘存也是幸運。從來沒認清單純害怕這個思想違建牽一髮動全身,全然崩掉我不知道能否有同樣的時運再把自己組起來,就只能放任。也或許只是賭,反正停留在原地也是死路一條,就勉強前行去感受去體會,試著去體悟。就算真要死,死亡終會到來的,不要急。能夠走到今日仰仗許多人的溫柔善意與世界的高抬貴手,自我何等微渺,但這樣很好,一切都很好,一如既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