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VINA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讀嘛讀嘛
#瑪莉詠的遺書
瑪莉詠的遺書
噢幹,我沒想到在這個只放一天假的周末夜晚,會因為看完這本書而哭了出來。

她很新,應該是我從圖書館新書區帶回來的書,我想我是第一個閱讀她的人。

這本書是一個法國媽媽,在女兒遭到同學霸凌自殺後寫的紀錄,真人真事。其實中間有些片段有點跳,但情真意摯,我看到一個媽媽在失去女兒後所做的一切努力,如何發掘女兒離開的原因,如何試著從那樣的打擊中,慢慢地站起來。
latest #16
ELVINA
3 years ago
女孩瑪莉詠從媽媽的筆下看來是非常單純的孩子,13歲,才剛有一個男友(我想這在法國算正常的),個性認真負責,功課很好,被同學說是書呆子。

被欺負的理由其實不太具體,可能孩子們的惡意是沒來由的吧;也許是因為你的個人特徵不令人喜歡,也有可能是因為你太好了讓人忌妒。

這本書從媽媽回想瑪莉詠死去的那天開始,她寫了自己那天有事,帶著另外兩個孩子出門,然後在朋友家待了一下,聊了天;回家後卻發現大女兒自縊在自己房內。她描繪自己匆忙的剪斷她脖子上的絲巾,一邊幫她作人工呼吸,一邊慌亂的想打電話找人幫忙,然後救護車還跑錯地方找不到他們家。

最終瑪莉詠還是死了。

從第一篇就震撼教育。
ELVINA
3 years ago
後面的篇幅,描繪這對傷心的父母不屈不撓的想找出女兒的死因,卻因為學校的不合作而受到阻撓。

媽媽將近執著的一路追下去,發現女兒有另一本聯絡簿、發現女兒有她不知道的臉書帳號、發現女兒死去的前一天收到了將近三千封的騷擾簡訊,媽媽發現了很多,但她不知道為什麼她女兒要選擇離開。

我完全,完全能體會這個媽媽的心情。因為看起來她和女兒的關係很不錯,幾乎是無話不談(除了女兒不想談的部分)(但若你不想談媽媽當然也不會知道);然後女兒就突然死了,然後她才發現原來背後有那麼多事情被女兒瞞著。
ELVINA
3 years ago
她在書上說:「我以為很了解你。看吧,溫和多情與孩子感情親密的母親也會有後知後覺的時候。」

她說:「我看著你長成了一個少女。可是也長出了翅膀。當發現自己陷入成人叢林的變態遊戲之中,你並沒有呼叫爸爸媽媽救你。在成長中的小小青少年所擁有的傲氣,與害怕讓我們失望的稚氣恐懼之間,過於孤單的承受折磨。」

瑪莉詠在決定自殺之前寫了一封信寄給報社,說明自己是被霸凌的,還寫了霸凌她的同學名字。爸爸媽媽一無所知,在報社刊登新聞之後才知道有這件事情。
立即下載
ELVINA
3 years ago
媽媽在書上寫著:「在我從巴黎人日報中讀到遺書的存在與自我了結的理由之前,我仔細研究過所有可能。你在家的時候看起來是那麼幸福,我要找出某個關鍵。」

「"我們錯過了甚麼?"」

(中略)「要是我把所有我們曾想過的恐怖想法說出來,讓那些人受到懲罰之前,我們對自己有過多少質疑。但這永遠不會阻止我們一輩子都會在心裡有個痛處,會讓我們認為只要再多那麼一點點,你就還會跟我們在一起。」

我完全懂這個媽媽想說的,如果可以的話,她會努力修正那天曾發生過的一切,來阻止瑪莉詠自殺吧。所以她會反覆思量,到底那天他做錯了甚麼,晚了那一步,來不及救她的孩子。
ELVINA
3 years ago
她又在書上說:「所以,我認為,我希望,不需要甚麼就能阻止你,帶著性格特質中的執著與勇敢的決心付諸行動。

可是那樣做的理由是那麼不成熟:我們不會為了失去友情而自殺。瑪莉詠啊,我們應該灌輸你這個想法。

不,我更正。我們不自殺。就這樣。」
ELVINA
3 years ago
後來媽媽固定去見精神科醫師,她問醫師為什麼瑪莉詠在遺書中完全沒有提到家人,彷彿他們完全不存在?醫生說:「因為你們不是讓她痛苦的原因。」
ELVINA
3 years ago
最後,媽媽提到她決定把女兒的離開化成另一股力量,所以她成立了一個基金會,然後她解釋了霸凌這件事情。

「大部分的成年人把這些霸凌事件簡化成小孩子的惡作劇。被霸凌的孩子通常只能沉默或是被摀住嘴巴。」

「受害者不出聲。要是他們敢說出口,就會遭到孤立。那群人放肆、撒野,完全不認為會受到處罰。每個人都覺得處於團體的保護傘下,在殘酷中互相支持。她們認為團結就是力量。(中略)要是有其中一個學生厭倦了,就會有另一個學生接手。而忍受污辱的你覺得羞恥。就像遭到家暴的婦女或小孩,因為羞辱而自我封閉,等著一切過去,把頭埋進沙子裡。有些人會責備這些婦女:為什麼你們不離開?為什麼你們都不說?其實離開並沒有那麼容易,任憑羞辱等於依然視自己為對方的所有物。有毒的關係仍是一段關係。只是最後終將因此而死。」
ELVINA
3 years ago
看到了最後,作者寫了致謝感言。

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謝謝瑪莉詠,我馬上哭出來。

「給你,瑪莉詠,我的女兒、我的愛、我的寶貝、我的長女,是妳讓我成為一個母親,讓我們成為父母,我用這一生向你道謝都不夠。」

太難過了這本書。
我覺得這媽媽並沒有讓小孩覺得遇到困難可以去找她求救吧。這是問題所在啊。
ELVINA
3 years ago
materialgl: 其實有耶,剛開始發現小孩被霸凌的時候她有去學校反應說希望能幫小孩轉班,但學校不予回應。

小孩平常回家都會跟媽媽聊天,但看起來他並沒有真的說出在學校的情況,他甚至自己準備了兩本聯絡簿,一本正常的給媽媽簽,一本有狀況的自己簽了繳回去學校。

然後這本書花了很多部分在描述小孩死掉以後,學校對他們不理不採,媽媽想知道小孩在學校被霸凌的狀況,但是資料都被銷毀了。

她自殺的前幾天還跟媽媽傾訴戀愛的煩惱,媽媽也開解她好久。(後來發現她男友也在學校被霸凌的很嚴重,那次她哭也是男友被學校的人霸凌,才被逼迫傳羞辱她的簡訊給她)

覺得這個孩子反而是太貼心了,所以才完全不想讓爸媽知道自己的狀況。
豬仔仔
3 years ago
不是很愛看這類書,因為怕看了會很難過,不過看到噗主推薦還是去圖書館預約了,希望不會哭得太慘。
大大小小霸凌無所不在
我女兒幼稚園時有段時間回家會不太開心
後來被我套話知道有兩個同學會欺負她
玩遊戲時要她當犯人把她關監獄
要別的同學不要當她好朋友之類的

我中學時也被霸凌過
一直引導我女兒
她被欺負不是她不好
是欺負她的人不對
讓她比較不會在意霸凌者 去找其他的朋友

幼稚園小朋友比較單純 要躲開小圈圈子比較容易
ELVINA
3 years ago
Edith_Cat: 對,越大越想躲開霸凌越不容易。

書裡面提到在沒有網路的時候,你如果被霸凌至少還能躲回家裡,但現在有了網路,霸凌更是無所不在。

好可怕啊。

除了訓練小孩要堅強,好像沒有其他辦法了。可是偏偏人又不是你說堅強就能堅強的。
伊狄斯~妖貓~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就真的要教小孩學習去漠視霸凌者...
不是說要堅強
而是學著轉換想法
教她朋友不是只有一個小圈圈
跳出來妳會認識與遇見更多朋友
因為霸凌者的家庭通常不會制止自家小孩的感覺...
我覺得轉學離開環境是唯一解
堅強沒什麼用。霸凌等於慢性中毒,身體健康也會被毒害。朋友不是只有一個小圈圈,但就算餐盤上面不是只有一種菜,還是要擔心毒藥會不會滲入其他菜餚,何不換一盤?
我當年就是家長不允許我轉學的狀況
因為是家長覺得比較好的私校
好不容易我考上送我進去了
不允許我離開

欺負我的是班上的幹部群
一開始在班上根本沒人理我
我是在別班先交到朋友
後來在自己班上一些看不慣幹部群的人
也各自散開成小圈圈
我也才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