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尼爾🥐🍥
1 years ago
#repo
對於永田カビ的雜想
應該不算 repo 就是把一些感想打下來
把一人交換日記與迷走戰士都看完了
latest #19
尼爾🥐🍥
1 years ago
看的時候才驚覺《我可以被擁抱嗎》已經是 5、6 年前的作品了,時間真的過好快
尼爾🥐🍥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時至今日我覺得觀看的想法跟我以前看的時候有挺大的差異,以前會把私漫畫的經歷當作一種奇觀,盡可能去想像同理作者的心境,作為讀者也無法否忍,這是一種對他人生活的窺視。
但連著幾部作品看下來,反而比較在意永田カビ本人與漫畫、讀者關係的轉變,以及該如何看待作品。
尼爾🥐🍥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可以被擁抱嗎》一書比較像是集結成冊的後日談,但無論是《一人交換日記》還是《迷走戰士》,似乎同時有連載進行的,甚至有收取讀者來信。
就這點來考量,漫畫本身就像是作者的實境秀,此時牽連到的就不只永田カビ本人,而是包含周圍的一切。比如在作品中稍微病態的家庭關係,或是曾對作者提出交往的粉絲。
當然對讀者而言實境秀最重要的就是「真實」,但當這些他人的隱私毫不保留的被公開時也難以忽視隱性的傷害。不只是對他人,對作者本人也是
立即下載
尼爾🥐🍥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可以被擁抱嗎》帶來的爆紅成功,其實我不太知道永田カビ究竟是用甚麼心情在面對。自小都沒有被肯定過的人生 VS 排山倒海的好評與名氣,究竟該如何自處呢
《一人交換日記》與《迷走戰士》的許多段落都讓我閱讀的時候捏把冷汗,覺得這件事情畫出來真的好嗎?
尼爾🥐🍥
1 years ago
另外以客觀角度來看,永田カビ的私漫畫,看點在於作者對社會的一切不適應與寸步難行。但常常看討論的時候也不乏「怎麼可以這樣對身邊的人」、「旁邊的人也太溫柔縱容了吧」、「太過負能量那作者到底想怎樣」
我不知道作者怎麼想,但從身邊朋友的或朋友朋友的經驗,當事人大概也沒有甚麼具體想要達到或解決的終點,那麼私漫畫的終點到底是甚麼呢?
尼爾🥐🍥
1 years ago
每當作者又搞砸一件事情,或是在看見微小的轉變後一切又重回原點,都會跟著感到難過。當你將自己的不堪作為一種商品販售,那好像也只能就此不堪下去。
如同喜劇或脫口秀演員會有自己的角色,但那畢竟是在安全的環境中「上戲」,但私漫畫的形式就是將自己的難堪供成千上萬的人檢閱且沒有邊界。
尼爾🥐🍥
1 years ago
由於日本出現過《100天後會死的鱷魚》操作事件,有的時候我會想,會不會永田カビ本人並不如漫畫中那樣迷惘,狀況那樣不堪。不能說漫畫是假的,只是可能是經驗的誇大或為了符合人設而修改。
老實說如果是這樣我還比較放心XD 就像上面說的這就是永田カビ的人設面具,但如果一切真的如作者訪談所說,所能做到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畫成漫畫別無他法,會蠻擔心的
“我只能以漫畫家的身份活下去”永田Kabi訪談
尼爾🥐🍥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一人交換日記》後段(應該是 11-12 話左右)提到有讀者主動私訊作者提出交往,對方是相當溫柔且的人。但作者在短暫的相處後,意識到自己其實沒那麼喜歡對方,最終這段感情也結束了。
當然作者的感受是真實的,也在後記中提到有猶豫並確認過這段故事是否能畫出來。但這件事還是蠻觸動我逆麟的(也是身邊讀過的朋友不能接受的開始)。
過去的我會猶豫為了作品或貫徹私漫畫的真實或許能畫,但現在我會直接覺得不應該畫出來比較好。
尼爾🥐🍥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如果當事人後續覺得這段經歷痛苦,但故事已經被數以萬計的人看過也無法收回。另一個部分是作者的父母,無論再怎麼糟糕,因為敘事是單方面的(也不太可能有他父母的說法),又是現在進行式的關係,這種聲量不對等的狀態老實說覺得不太公平,想到就覺得如坐針氈
尼爾🥐🍥
1 years ago
當然從這個角度來說,「私」作品只要涉及他人,根本甚麼都不能畫了 XDDD 但又回到剛剛的命題,由於作者只剩下漫畫這跟救命稻草,連這都不畫那到底要怎麼繼續下去
尼爾🥐🍥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那麼,「私」性質的作品到底應不應該被創作甚至被傳誦呢?我現在沒有明確的答案,但也許看目的能稍微衡量吧
如果有很明確的議題導向或許就沒那麼難解,以下只是舉例,
比如有個作者是 AV 從業者, 想要接露產業的黑暗或是破除大家的迷思,這種類別我會覺得 OK。但涉及他人的部分都用假名或乾脆改寫
但永田カビ的作品,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如同作者自己所說,因為大家願意看,就只能將發生的一切畫下來並作為漫畫家而活,我覺得就有點猶豫。
尼爾🥐🍥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可以被擁抱嗎》當初的爆紅,除了作者本身不堪的人生經驗外,也多少乘載了對蕾絲邊應召的好奇,以及對寂寞、自我性向認同的焦慮。命題範圍比較大,讀者聚焦的也是故事整體而非作者 (至少我自己是這樣想的)
但後續的兩本作品就完全圍繞著永田カビ的人生,除了窺視他人的不堪外我自己沒有得到太多東西,也許根本上我沒有辦法共感太多他的處境可能也有關。
尼爾🥐🍥
1 years ago
lucialucy
: 對我也是這樣想,尤其當作者已經變成當紅作家的時候,很難確定這種控訴或是敘事的角度,對他人會有多大的傷害,又有多少是為了符合讀者想像而作出的調整
我覺得最難就是作者自己本身的狀態就不穩定,很難用理性衡量說現在到底希望他人怎麼互動好。甚至可能今天覺得這樣做很好,明天又不好了,所以才覺得這是個看不到終點又日漸失去意義的連載
尼爾🥐🍥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比較擔心變成:「即使會造成傷害,但也沒辦法我得畫出來,因為我只能做這個了」這種一廂情願的狀態也是蠻危險
尼爾🥐🍥
1 years ago
lucialucy
: 關於家人態度的轉變,我想到去年上的國片《神人之家》的導演也有提到,因為意識到有紀錄片的攝影機在拍,本來暴躁的父親在鏡頭前反而會裝的像表現好一點,其他家人也是
雖然情境不一樣,不知道作者的家人是因為看過《應召》後真的稍微理解了,還是擔憂私生活會被畫成漫畫而做出的妥協(當然也可能同時都有)
不過沒有更多線索這些都只是臆測了,只是想到意識到自己被觀看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到自傳式或紀錄作品的純粹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