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寂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皇冠文化
1967/2018
文學小說
哥倫比亞/魔幻現實主義
「她什麼都想插手管,卻一再搞砸事情,她感覺脾氣失控,搞得心神不寧,她試著想趕跑眼前的漆黑,最後那黑暗卻猶如蜘蛛網包圍,緊緊地纏住她。這時,她驚覺她的笨拙並不是因為年邁或失明打了第一場勝仗,而是時間出錯了。她心想,從前是不一樣的…(家族一連串的事件)現在,不僅孩子長得比較快,連情感發展的脈絡也不再一樣。…她質問上帝,心中沒有一絲恐懼,是否人真的是鐵鑄造的,就是要忍受這麼多苦難和折磨…」
《百年孤寂》是一個世代
一個民族興衰起落的故事
殖民 獨裁 是背景 是縮影
孤獨 沈溺 是輪迴 是宿命
一個家族的女主人
是很微妙的身分
跟一個家 整個社會 這個世界
緊密相連
無論外面風風雨雨 物換星移
只要一口氣在
殘破不堪的屋瓦總能平地再起
其實滿相信「命運」
無形卻承載一切的重量
過程當然有起有落
最後總是躲不掉的悲劇
環境可以成就一個人
即使大勢已去 也只是黯然退場
性格即使再完美
若看不清自己身處的位置
陷入回憶的輪迴
便會帶來毀滅
一個人 影響整個家族
後代觸動整個社會 引起一個國家的動盪
最後又回到一個人
結束這個世代交替
當家作主的更迭只是延續
並沒有真的改變什麼
命定的一切必然發生
只能持續孜孜不倦地解讀
那些也許一輩子都看不懂的書卷
做著今生屬於我們的課題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林奕含
游擊文化
2017
文學小說
前衛出版/草根出版
「生活裡有電影,電影裡有戲劇。生活裡也有戲劇。」
人生如戲 老生常談
現實卻常出乎意料
曾經天真以為遠在天邊
然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上的故事
總更有戲劇張力
一幕接著一幕
表面寧靜 底層暗濤洶湧
至死方休
「『以前伊紋姊姊給我們唸百年孤寂,我只記得這句———如果他開始敲門,他就要一直敲下去。』」
在這裡看到《百年孤寂》是訝異
我記得的是整個家族的命運
房思琪專注的是個人的宿命
一旦開始 只能繼續
伊紋帶她們進入經典
也許是期待未竟的夢能夠實現
她只能停留在這個當下 無法向前
閱讀的人好像會有同一種頻率
可以從字裡行間認出自己人
同時又是各自孤獨的靈魂
在書中汲取餵養/腐蝕的成分
是一種癮
「…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身邊。罪惡感是古老而血統純正的牧羊犬。一個個小女生是在學會走穩之前就被逼著跑起來的犢羊。」
知的權利如此重要
潘朵拉的盒子總是誘惑
若能看清裡面所為何物
至少可以做出選擇
要靠近或是遠離
把決定權握在自己手中
「那種小調的痛苦其實與幸福是一體兩面:人人坐享小小的幸福,嘴裡嚷著小小的痛苦———當赤裸裸的痛苦端到他面前,他的安樂遂顯得醜陋,痛苦顯得輕浮。」
以前總是很難向人傾訴
不管是快樂或悲傷
總怕像是顯擺 或是造成別人的負擔
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
錯過了很多可以開口的機會
練習了好久好久
才終於有向別人伸出手的勇氣
無論是拉自己 或是別人一把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把自己縮小到看不見
替他人開拓更大的空間
以為這樣是雙贏
卻總是特定的族群被賦予這樣的枷鎖
「『對文學的追尋同樣也是逃入監禁狀態的一種畫地自限』」
「文學是最徒勞的,且是滑稽的徒勞。寫這麼多,我不能拯救任何人,甚至不能拯救自己…」
「最當初寫,好像生理需求,因為太痛苦了非發洩不行,餓了吃飯渴了喝水一樣。後來寫成了習慣…」
這幾句是林奕含在書末寫下
無處宣洩的痛楚只能透過書寫
卻可能陷入字裡行間的迴圈
掉進另一個黑暗的漩渦
只有自己的不見天日
慶幸當初有適當的時間和管道
把所有思緒注入
記不太清一年多的日子怎麼度過
只知道那些一字一句
是記憶的儲存格
不是為了激起漣漪
僅僅記錄
一旦開始 就會繼續
是身體的本能在驅使
沒有比文字更真實的存在
「妳知道嗎?妳的文章裡有一種密碼。只有處在這樣的處境的女孩才能解讀出那密碼。就算只有一個人,千百個人中有一個人看到,她也不再是孤單的了。」
沒有經歷過如此傷痛
但總在無數本書 無數影視作品
看見這樣的惡
因為有人負重前行 自己才能不懼怕黑暗
能夠做的僅僅是傳遞
讓身邊的人有足夠的意識
看見彼此 看見自己
魔鬼詩篇 The Satanic Verses
塞爾曼•魯西迪 Salman Rushdie
印度裔英國作家
雅言文化
1988/2002
當代小說/魔幻寫實主義小說
英國
譯者/佚名(閻紀宇)
「你是個什麼樣的理念」
「你勝利之後會如何作為」
作為信仰 作為領導者 作為人
核心價值是什麼
姿態又是如何
生活就是無止盡的角色扮演
吉百列的工作是演員 扮演的角色是神
薩拉丁的工作是配音 可以成為任何角色
幕前幕後 家鄉異鄉
不斷地找尋自身的定位
世人眼中的吉百列成為了天使
薩拉丁變成了魔鬼
形體上的差異引來的待遇
先天後天來回拉扯 造就一個人的性格
從來不是我們能夠選擇
只能轉念
要獲得永遠的自由 只有不再否定自己的根
才能擁有這寬廣的世界
「信仰的反面是什麼?」
不是否定信仰;那樣太不留餘地,太斬釘截鐵、太封閉,本身就是一種信仰。」
「是懷疑。」
故事中的故事
帶我們到麥加古城 信仰形成之初
穆罕默德vs多神
底線是什麼 可以妥協的價值還是真理嗎
釐清後的朝聖之旅
信仰vs無信仰
眼中的世界天差地別 那個世界是否真實存在
只有親身經歷 才能一探究竟
宗教 移民(變形) 種族 文化 性別
愛情 家庭 死亡
身分認同
蛻變 重生
從個體出發 擴大到民族 最後是國家
每個人相似的生活習慣組成民族
不同的民族成就一個國家
這當中的界線不斷變動
何處是心真正安定的地方
就是家
「改變你的生活,否則你的重生將一文不值。」
比百年孤寂還魔幻寫實
身分的游移 外表的變形 心性的轉變
透過兩個主角之間的對比
看到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卻有著各自的痛苦
你眼中的順遂 是我的地獄
我的地獄 是你一手打造的
最後的造化 還是自己
別人無法穿透形體 觸及你的靈魂深處
我們都可能是天使 也是魔鬼
破案神探:FBI首位犯罪剖繪專家緝兇檔案(首部曲)
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
約翰•道格拉斯 John Douglas
馬克•歐爾薛克 Mark Olshaker
時報文化
2017
刑事偵查/謀殺罪
張琰 吳家恆 劉婉俐 李惠珍 譯
要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認為你不講理、瘋狂的程度足以做出出人意表的事,還須注意在工作期間維持你的面具人格,而非只在別人看見時才假裝。
-破案神探(首部曲)
表裡如一 是很難能可貴的特質
作者面對工作除了熱情更肩負起社會責任
是值得尊敬與仿效的對象
看完破案神探的影集後
緊接著看了書的首部曲
太喜歡大衛芬奇團隊的改編
和作者在書中紀錄的人格剖繪分析
對於人的行為模式有更深入的理解
觀看世界的角度更加開闊 所有的一切都有跡可循
「行為反應出個性。」
這句話總結了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每個案例 每個推論都反覆得到驗證
言語會欺騙 行為是本能
慾望驅使我們行動 顯現出靈魂深處真正的你
「不管你從事哪行,當你真正去做時,才會明白學校或訓練課程從沒教你的大小事情。
那些自然而生的言語 行動
是經過多少次 多長時間的實戰
才呈現到我們面前
每個細節和步驟 每次思考和答案
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夠歸納出屬於自己的邏輯
所謂「得心應手」
學習從不停止
前幾章提到作者的工作曲線
從軍 進修 調查局 一路上有太多彎路
但這些經驗最後都匯聚到了終點 當下看來微不足道 沒有意義的付出 總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得到回報
「這是我們的本性。」
「我們所需要的只是兩滴雨就行了。」
「有些東西是與生俱來的,潛藏在罪犯者的內心,逼使他們以特定的方式去做某些事。」
「簽名特徵」signature-描述靜態的獨特因素和個人強迫力。和傳統上會改變的「犯罪手法」(modus operandi) 概念不同
「犯罪手法是學習而來的行為,這是行兇者犯罪時的所作所為,它是流動的,亦即它可以被改變。簽名特徵則是行兇者為了滿足自己而必須做的事情。它是固定的,亦即它不會被改變。」
「…那就是簽名特徵。它會顯示兇手的個性,這是他必須做的事。」
簽名特徵好像可以不只套用在犯罪領域
類似的事以不同形式重複上演
喜歡一個人旅行
習慣提早離開聚會
無法接受別人的善意
需要獨自的時間/空間
是享受冒險 是拙於連結 是不懂付出
沒有辦法改變 是本能在主宰
能夠抑制 能夠做出不同的行為
但知道那絕對不是自己
「…但是這卻說明了強暴的應對通則為何如此難以提出。虛與委蛇或奮力掙脫可能都是可行的對應之道,端看強暴者的性格和動機而定。但這也可能使事情更糟。」
「這些犯罪是緣自憤怒和敵意,目的是要展現力量,而性只是陪襯。」
真的不要再說「你為什麼不反抗」
不論怎麼做 結局還是取決於施暴者
壓力因子 現場環境 突發狀況
控制 是對方的目的
只能盡力自保
「他的被害人都是些信任別人的普通人。他的選擇幾乎是隨機的。有時候兇嫌的選擇完全是任意的,這正證明了一個駭人的看法:也就是任何人都可能是被害人。」
也不要再說「是你穿成這樣」
不管一個人高矮胖瘦
在錯誤的時間點出現在錯誤的地點
每個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主導權永遠在加害者身上
防治犯罪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不該是反過來檢討被害者
期望社會有一天能趕上
「當情形不利於他們的犯行時,他們就會罷手不幹。他們不是在某種力量驅迫之下,非行動不可。所以我會再次表明:根據我的看法和經驗,光是心智失序並不能讓施暴者免於入罪,除非他完全為幻覺所支配,完全不了解他在現實世界中的行為。他是可以選擇要不要傷害別人的。真正的瘋子易捕,連續殺人犯卻難抓。」
重點是自主意識的「選擇」
決定做一件事 就要承擔責任
行為可以控制 沒有什麼逼不得已
「我認為這個策略可行的理由,是因為我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我試著去想什麼會打動我的心。而我的經驗告訴我有一個可以打動任何人的方法,只要你能知道那弱點是什麼。」
「…你的弱點或許會是其他的因素,我們必須試著先去了解那會是什麼樣的東西。不管那是什麼,但終究會有一樣東西的。」
「因為人皆有弱點。」
雖然這段話感覺有點空虛
但實際應用在生活 是很強大的武器
弱點就像簽名特徵 無法逃避
心中最軟的一塊 也是此生最大的課題
「…心理治療大部分立基於『自我報導』。」
一直對心理諮商的領域很有興趣
想要瞭解問題的根本 處理繁複纏繞的結
前提是「真誠」面對自己
心理師只能被動接受當事者提供的資訊
從中分析 引導
但若今天面對的不是想要被治癒
僅為了符合社會期待的樣貌
而說出口的話又要怎麼識破
理解每件事都有其侷限性
同時試著用更多角度去解讀 開闊的眼界能夠攻破那些深層的偽裝
「…《窺視犯罪心理》(Inside the Criminal Mind)…:『罪犯的思考方式和負責任的人不同。』(史坦敦)山門諾相信,犯罪行為與其說是心理疾病,不如說是個性上的缺失。」
「帕克•狄亞茲醫生曾說過:『在我研究或檢查過的連續殺人犯當中,沒有一個是法定的瘋子,但是也沒有一個是正常的。他們全都有精神問題,而這些問題和他們的性興趣及性格有關,可是他們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事情,也知道他們做的事是不對的,卻還是要去做。」
「在這裡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心神喪失』(insanity)是一個法律觀念,而非醫學或心理治療上的術語。它並不表示某人是不是『有病』,而只是表示某人能不能為其行為負責。」
性格是與生俱來 個性能後天馴化
其間有著微妙的界線
內在因子掌控我們的行為模式
是否化為實際主要還是自我意識的抉擇
大眾對法律知識的瞭解仍有進步空間
不是人人都要成為專業人士
但若大家能在同個基礎上
不僅僅以情緒出發
或許才能有效推進影響所有人的決策
「他們童年所經歷的通常都是很可怕的事。而這並不表示他們遭受的傷害可以在日後復原。和法官、辯護律師、精神專業人士願意相信的正好相反,獄中行為良好不見得就表示出了監獄會有正當的行為。」
不論是否能將成年後的行為仍歸於童年經歷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 承受力也不同
碎裂的心很難復原
現實總是提醒我們
人的本性是如此根深蒂固
我們都想相信人會變好
生活才有些盼望
「…危險性是隨情境而異的。如果你把一個人關在井然有序的環境裡,使他沒有其他選擇,他或許可以很乖;但把他放回他曾經為非作歹的環境裡,他的行為很快就會改變。」
跟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好像有一點不一樣
是本性 加上激發的因子
讓你做出某種行為
沒有非做不可
但若一個環境能自在做自己
又怎麼可能壓抑
「在許多例子中,社會秩序和紀律的第一線已變成執法範圍,而非家庭。社會處在這樣的情況下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我們進入社會時,已經來不及提供任何幫助了。我們頂多能做的是不讓更多的壞事發生。」
「…在人格形成期能有一個重要的模範成年人角色在身旁,可以有極大的不同。」
曾經在學校聽過 法律是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
若能夠從根源防治 又怎麼會走到這一步
家庭往往才是造成傷害的那方
如果無法即時接住這些孩子
成年後步入社會僅會被當成需要移除的障礙
不會再有資源投注在他們身上
回想小時候與師/長的緣分
在能夠發展的時刻都因為某些原因中斷
可能也間接導致對關係有特定的偏好
距離是保護殼 在裡面自我滋養
努力摒除雜質 汲取良善 形成一套價值觀 是一個孤單的過程 責任不在任何人身上 只是總會想若當初有這樣一個人存在 或許某些事就不會發生 或者即使遇到 痛苦的感受是不是能夠減輕
「多年來,研究暴力犯罪及和罪犯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從沒看過一名犯罪者出身於良好背景、功能正常、給予支持的家庭。」
「我相信暴力犯罪者絕大多數都能為他們的行為負責,他們做了選擇,因此應該面對他們的行為後果。」
有一點想質疑的部分是
現在「功能正常、給予支持」的家庭有多少
有地方住 有衣服穿 有東西吃
就是健全的家庭嗎
現實是很多人可能連生理需求都無法滿足
更遑論高階層的社會、尊重需求
但同一個的家庭會養育出不同樣貌的孩子
成長後的造化仍取決於個體自身
「選擇」是身而為人所要負擔的責任 並且必須承接其行為的結果
「不過二十五年的觀察也告訴我一件事,就是罪犯多是後天形成,而不是先天生成的。也就是說,在罪犯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他深切負面影響的人,其實同時是有機會可以給他深切的正面影響的。因此我真正相信的是:除了更多金錢、更多警力和更多監獄以外,我們最需要的是愛。這不是過度簡化問題,它正是問題的核心。」
自己常對世界抱持負面的看法
但仍相信「人性本善」
兩者一點都不衝突
我們都經歷過一些傷害
也可能在某些人心中留下陰影
站在良善這一方 路途困難重重
只希望能讓苦痛不再繼續蔓延
讓正向開始循環 把溫柔留給未來
我的違章家庭-28個多元成家故事
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策劃主編
女書文化
家庭/多元文化/通俗作品
2011
「…知道母親想叛逃身為某種階層、性別的約束,她也許並不怎麼清楚自己人生確切的目標,可是她想行動,不想被綁住。…感覺『我也開始步上她的後塵,開始在逃亡,在流浪,在追尋了』…」
身為少數 弱勢族群 或是說處於社會框架之外
人生比較像是被驅趕著遷徙
而不是朝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地前行
性別 性傾向 身分認同
被視為破壞傳統秩序的原罪
這樣的顛沛流離
只不過期望能找到一個心安理得之處
「成家的重點或許不在於把什麼人搜刮到一個房子裡面來勒令對看直到天荒地老,而在於,找一個安頓自己的方式,並且留下與人互動的餘地,可以內嵌,也可以外掛。」
-《睡朋友》張娟芬
侷限 規範 套用在關係裡只會讓對方想要逃離
僅僅只是軀殼存在
卻沒有任何靈魂上的交流
沒有人勝利的結果 又為何要重蹈覆徹
有選擇的空間 反而能夠聚攏人心
理解彼此真正心之所向
「生命來自血緣,因此原生家庭通常由血緣決定,也因此我們無法選擇誕生在怎麼樣的家庭裡,建立什麼品質的關係。雖然我始終相信人的命運多少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但是從我們出生到能獨立生活之前,這不由我們自主選擇的家卻幾乎決定了我們人格的基礎,而人格又如此強烈地塑造了我們命運的雛形。」
根基如此重要 即使成長茁壯
潛藏的不安時刻都在提醒自己
隨時有崩壞的危險
即使拉遠距離試圖穩固自身
仍舊抵擋不了根深蒂固的缺陷
危機四伏的命運
「..說他長大之後,想要守在麥田旁邊守住懸崖的邊界,保護那些跑在前面的小孩。通過書寫、現身,我們都是麥田捕手,守望並且保護了,那些,走在前線因而經常感到孤獨無依的孩子。」
為了什麼而寫
是梳理 那個無法言語的自己
太多無法明說
孤獨的靈魂四散
若有一座燈塔能指引方向
讓前人與後者都不再迷失
那便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g in H Mart : A Memoir
蜜雪兒•桑娜 Michelle Zauner
韓絜光 譯
二十張出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遠足文化
傳記/心理勵志/回憶錄
2022
親子 喪母 自我 成長 文化 民族
一切都融進了一道道的菜餚
想要活著 就必須吃
「飲食,是我媽媽表達愛的方式。不管她表明看來有多刻薄、多不講情面,再三鞭策我滿足她那些頑固的期許,但每次打開她做的午餐便當,吃到她按照我的喜好烹煮的晚餐,我總是能感受到她流露的關愛。」
飲食之於我主要是滿足生理需求
比起食物本身 重要的是情感寄託
記得高中最高分的一次作文
主軸是外婆的苦瓜雞湯
傳承到媽媽手上
成了我的最愛
沒有華麗的手法 僅僅書寫感受 湯的精華都濃縮在文字裡 而外婆/媽媽對晚輩的照顧 都注入在我們的日常所需
「悲傷像浪潮一陣一陣襲來,觸發的原因往往捉摸不定。我可以面無表情地向你述說,在浴缸裡看到媽媽脫落的頭髮是什麼感覺,睡在醫院五個星期又有什麼感想。但在超市裡,只是看到小朋友兩手抓著塑膠袋裝的大包米餅跑過去,我的情緒就會突然湧上,我又會按耐不住鼻酸。那些酥脆的小圓米餅是我的童年,是我曾經快樂過的時光。那時媽媽還在,我們會在我放學後,一起嘎吱嘎吱嚼著發泡棉似的米餅,會把圓餅刻成像包裝用的泡泡粒一樣的小塊,接著放進嘴裡,讓糖在舌尖慢慢融化。」
所有人事物都能觸景傷情
說過的話 做過的事 走過的路
都能讓人深陷在過去
有太多相似的經歷和情緒
差別在我幸運一些 還能有更多相處時間
畫面依舊歷歷在目
平靜不等於麻木
每個段落都如此深刻
僅將其封存在字裡行間
一切化為腦海中書頁的篇章
制式化敘事信手拈來
情緒流動潛藏在日常
一首歌 一件衣服 一顆巧克力
都可能是開關
一旦接觸 回憶裡的劇情便開始上演
擁有過的 回不去的曾經
「…她會記住你的辣湯鍋喜歡湯多或湯少,你怕不怕辣、討不討厭吃番茄、能不能吃海鮮、胃口大不大。她會記住你最先吃光哪一道小菜,等到下次你來家裡作客,那盤小菜她就會準備兩倍的量,並且連同其他你喜愛的料理,那些說明了你之所以是你的料理,一同上桌。」
自己和家人的互動不多
其中的交集是晚餐
把堅持留給了這個時段
其他方面不一定互相理解
飲食方面卻會盡全力滿足對方的需求
食物形塑了我們的組成
是不需言說就能共鳴的語言
所有的關愛都融入在其中
「我從來沒見過媽媽這麼不假掩飾,將情感暴露在外,也從沒見過她毫無克制,就像個孩子。現在的我能明白她的悲傷有多深,但當時的我不懂,我還沒跨越到另一岸,還不曾像她一樣,走入痛失至親的境地。我沒有想過她離開韓國、離開母親,在外生活這麼多年,內心是否感到愧疚。我不知道有哪些字句可以安慰她,而她是不是也像我現在一樣,深切盼望聽到旁人的安慰。我當時還不知道,在這種時候光是動一下身子,也得花費龐大的力氣。」
記得外公離開的那天
不確定能幫上什麼 仍急忙趕到醫院
一到病房門口 對上媽媽的眼神
是無限的悲傷
外公的一生 媽媽的前半生 我的童年
彷彿匯聚在這刻 隨後便消散不見
僅能想像 並體會千分之一的感受
預演著角色互換後要面對的一切
「…她認為我有空鬱鬱寡歡,是他們花錢換來的。是爸媽為我付出了太多,我現在才有辦法自憐自艾。」
「我已經不再有暑假,也不會再有清閒的日子任我閒晃了。我應該接受不久之後,必須在某件事上做出改變。」
「你們就是太好命了」
聽來刺耳 卻是事實
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自己已經比多數人幸運太多
好像因而失去了痛苦的資格
不被理解的情緒找不到出口
只能在體內慢慢腐化
直到某刻蛻變出一層新的皮囊
換上新的身分 即使外表光鮮亮麗 未痊癒的傷口仍不時隱隱作痛 尚未 也許永遠不會 真正入世
「媽媽若不是終於放棄努力,不再勉強把我塑造成我不喜歡的樣子,就是她用了更隱晦的戰術,——她心裡肯定一清二楚吧,這種亂七八糟的生活,我不可能再繼續過上一年,用不了多久,我就會明白她從來都是對的。又或者,這單純只是拉遠距離之後帶來的效果——迢迢相隔近五千公里,她現在單純能見到我就很開心。但有沒有可能是,她終於接受我替自己開闢了一條路、也找到了全心愛我的人,所以終於願意相信,我還不至於搞砸人生。」
很能共感這種猜測的心思
希望能達到期待 卻仍想依著自己的步調
四個不同的情緒起伏
核心都是渴望認同
不被相信的感覺很糟
懷疑自己更讓人難受
什麼時候才能夠不受其他人左右
真正主導自己的人生
「我好希望可以回到那個時候,回到那個對於世間種種不幸還渾然不知的時候。」
「我們不想等死,所以選擇努力生活,結果這竟成了要命的錯誤。」
從媽媽開刀那年 周圍發生一連串的變化
和我沒有直接關聯 卻又影響著我的生活
更多的是無力
遇到的事越多 理解的越多 能做的越少
紛亂的環境中 只能盡力保全自己
誰知道一場本該是放鬆身心的國外旅行
換來的是終生與醫療儀器為伍
努力了前半生 卻無福享受成果
感嘆命運 也遺憾執念如何影響人的一生 終至如今的結果 一路以來旁觀這一切 怎麼不會質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說某個人是慈愛的母親,稱頌的是她為他人的奉獻,但說某個人是可愛的母親,代表 所有魅力都是她自身所擁有。」
「我想寫出只有我有辦法揭露、某個她身上的特別之處。我想寫出她遠不只是一介家庭主婦,也不只是一名母親。她本身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但也或許,我只是依然站在道德高處,自以為是地貶低她其實最自傲的兩個角色,不願意承認那些由衷渴望哺育孩子、渴望去愛的人所獲得的成就感,可能並不亞於那些渴望爭取、渴望創造的人。她所愛之人身上存在的愛情,就是她創作的藝術。對這個世界來說,這份貢獻可能和一首歌或一本書同等重要。少了其中一個,也不會有另一個。也許我只是害怕,她這一生不可能不在這世界上留下一小片的自己,而我可能就是那個最接近的東西。」
得不到相應的錢/權
仍投入時間精力在某個事物上
付出的貢獻 獲得的成就
生產力不是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
擁有的尊嚴不需別人給予
你用以為的無趣否定我感受的快樂
沒有人准許這樣的權力
尊重不同的選擇 每個人各司其職
在各自崗位上努力的身影
就是最閃閃發亮的模樣
「而今她不在了,再也沒人能讓我詢問這件事。所有沒被紀錄下來的事,已隨她一起死去,剩下的只有文件和我的記憶。借助她留下的微小線索,現在,輪到我來了解自己了。一個做孩子的,追溯起母親的形象,就像一個被紀錄的檔案,回頭紀錄起保管它的人——有如一場輪迴,多麼苦澀而又甜美。」
一個人消逝後 會留下什麼
記得儀式結束後
大家聚在外公的房間
細數僅存不多的個人用品
說著背後的故事
媽媽和阿姨們學生時期的畢業證書
仍完好地保存在盒子裡
比起自己的過去
更想知道父母年輕時期的記憶
把那代的單純 美好留下 有過去的奠基 才有現在的穩固和未來的機會 述說 保存 傳承 不能遺忘
「我曾經把發酵想成抑制死亡。一顆大白菜頭被留在角落,發霉腐爛,漸漸被細菌分解,不再能夠食用。但若浸泡在鹽水裡儲藏起來,它腐爛的進程就會改變。醣類分解,生成乳酸,反過來抑制菜葉腐敗。釋出的二氧化碳使鹽水酸化。菜葉慢慢變老,顏色和質地發生變化,味道愈來愈酸、愈來愈辛辣。它變化了形體,進而存活下去。所以發酵其實不太算是抑制死亡,因為同時它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生命。」
發酵是生之轉化,是全新階段開始前的艱難與跨越。-推薦序
即使肉體消亡 精神仍得以延續
哪一攤的魚比較新鮮
股票基金越跌越要買
房子是多麼重要的根
觀念吸收轉化 融合自身理解
這些養分讓我得以在世界上存續
發生的一切 成為作者的奠基
汲取的精華加上累積的努力
終於達到母親生前的期許 或許是命中注定 失去之後才能擁有更多
Peiyu的手繪自助旅行背包
Peiyu 張佩瑜 著/繪
聯經
Life & Leisure 優游
旅遊/繪本/自助旅行/遊記
2023/7
「出去是為了找到回來的方向。」
與巴黎出了軌
韓良露-文字、朱全斌-攝影
有鹿文化
旅行/遊記/旅遊文學
2021/9
星際效應 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
基普•索恩 Kip Thorne 著
蔡承志 譯
漫遊者文化
太空科學/天文學/物理學
「我希望,各位至少會有一次在夜深人靜、半睡半醒之間,發現自己正在苦思我所寫的某個段落內容,就像我也曾在夜裡苦思諾蘭為了完成劇本而拋給我諸多問題。我更希望,各位在夜深人靜、思前忖後之際,至少能體驗到一次靈光乍現的快樂,就如同我尋思諾蘭的問題時所經常體驗的。」
「…讓我能將科學的美好,誘人魅力與強大力量的信息傳達給下一代。」
在2014年的當下看這部電影
應該也無法加入理組的行列
理解電影的五成 書的三成
對宇宙的認識不及千萬分之一
翹曲時間 翹曲空間 潮汐重力
黑洞 重力彈弓效應 重力透鏡效應
吸積盤 蟲洞 噴流 枯萎病 重力波
第五次元「體」 反德西特層 膜
重力異常 水星軌道異常進動
宇宙膨脹異常加速-暗物質
BKL/下落/外飛奇異點 量子重力 超立方體
每個名詞都啟動腦中不曾運作的區塊
吸收新知令人興奮 交流分享更是雀躍
熱情有強大的渲染力 能激起好奇
知識在個體間流動
不斷積累換來一次的靈光
「顛覆既定科學真理的重大變革極其罕見。但它們一旦出現,就有可能為科學和技術帶來深遠的影響。」
「你能否說出,在你的人生經驗中,曾經有哪些想像臆測後來變成有根據的推測,然後又成了真理?你是否曾經遭遇過,本來認定的真理後來被徹底推翻,在你的生活中造成革命性的改變?」
科學家應該是最悲觀也最樂觀的一群人
天文學家的嚴謹中融合
冒險家的精神和藝術家的靈魂
異常-想像臆測-觀測資料-有根據的推測-真理推翻
一生能遇到幾次這樣的發現
需要勇氣才能當革命家
不是創造 而是說出真理
世紀電影聖經 The Story of Film
馬克•庫辛思 Mark Cousins
蒙金蘭 譯
墨刻出版
2022
「…在藝術發展過程中,每一種表現形式決定性的轉換點,必然都能在既存的型態中推陳出新;這是一種深具『革命性』的發現,既具有毀滅性又帶著建設性,也迫使我們對舊有的價值進行重估,在永恆的遊戲中建立起新的規範。」-亞瑟•凱斯特勒(序論)
不僅僅是推陳出新
題材 工具 技術 呈現
每個創造 都在累積改變
連結過去和未來的世界
帶領或順應趨勢前進
影視的演化不曾停止
「作為電影愛好者,我們說的是一種全球性的、無國界的、電影的語言。當這個國與國之間的邊界和障礙時有所聞,且因政治考量被無限上綱的時代,我們對無國界的電影愈來愈熱愛。如果我們是印度人,看著一部法國電影;或者酷兒看著一部異性戀電影;或者年輕人看一部關於老人的電影;或者有錢人看一部關於窮人的電影等,那麼我們就是在體驗一些超出自身直接經驗的事物,但我們所看到的也是我們的世界,因為它是用我們的語言——電影的語言講述的。電影是時空的世界語,是夢想家、局外人、理想主義者、哭泣著和害羞者的語言。這樣的人在千年以後依然存在,同樣地,電影的樂趣也會以某種形式存在。」-序
當初選擇就讀的科系
想要超出自身經歷的體驗
建構不同世界 看到更多假如
打破所有限制 觸碰身而為人的核心價值
「『電影僅在反映其角色的心理狀態』這種想法,並不足以解釋這種歧義;似乎暗示著:電影本身以及製造出這部電影的社會,才是真正的瘋狂。」
「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
傾注全部的自己成為他者
理解卻僅僅旁觀 紀錄虛幻中的真實
深入其中才明白
沒有人是局外人
「…有時人們說電影是他們時代的一面鏡子,或者一種從時代的逃離。事實可能兩者都不是,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就像李歐•卡霍在臥室推門,發現自己置身於電影院一樣:電影就是隔壁的房間、平行的宇宙。現實世界就在附近,我們可以隔著牆聽到它,但電影閃爍得更多、更夢幻,而且——至關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大致平等地在那裡相遇。」
「在二十一世紀、電影之光裡,讓我們在本章結束時問:我們是誰?我們從銀幕上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什麼?」
疫情 戰爭 AI 墮胎 種族 酷兒
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印記
個體應對模式相異 我的選擇是直面
記下作品裡流淌的歷史
「這是一部拍了60年的電影」
「會一直拍下去的」
-【金馬60|凝聚眾人.直奔未來】開場影片
「電影這個媒介就像一個早熟、引人注目、很快就筋疲力竭的孩子…它有一種令人心碎的美麗自信、卻無歷史可循的東西。」
「電影史有不止一種敘述方式。非洲、亞洲、南美和中東電影與那個珍貴的十九世紀孩子根本沒有任何直接關係。每個人都開始得較晚,就像一個較年輕、疏遠的兄弟姐妹一樣,必須有意識地找到自己的聲音。」
128年
佔據人類歷史不過短短的時光
站在戲劇的肩膀上
重得讓人承擔不了重量
自我分裂成不同性格的個體
有的還正適應著走 有的已經大步奔跑
或快或慢 他們都在開拓自己的道路
「…許多電影之所以優秀,主要是因為非凡的思想和過人的勇氣…電影中的發明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也依賴於純粹的、未經深思熟慮的未預知的靈感。」
奉獻身心和血淚 成就電影的閃耀
「其實電影就是一個新科技,它才一百多年,求新求變一直是電影的精神。」-李安 【金馬60|頒獎典禮開場影片 幕後揭秘!】
誰會愛上你受的傷
Someone who will Love you in All Your DAMAGed Glory
拉菲爾•鮑布-瓦克斯伯
Raphael Bob-Waksberg 著
聞若婷 譯
臉譜出版/城邦文化
2021/10
剛踏入《馬男波傑克》的世界
以為書中會落入黑暗
更多是走向光明的坦承
生活處處是妥協
只是我們沒有另一道門可以過不同的人生
也不會突然擁有超能力 獲得一直想要的成功
但每件事都有代價
最後一切還是會回到原點
過程中的體悟能發揮多少的價值
一切仍操之在己
偏好這種在界線邊緣的黑色幽默
點出真實 用笑看的方式 讓痛苦稍微輕一些
故事的節奏在某刻急轉 情節的怪誕/諷刺
帶出小人物的尷尬 失落 挫敗
我們都在成長 家庭 愛情的路上傷痕累累
態度是影響走向的其一關鍵
願我們都能彼此溫柔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