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廢】北藝中心大劇場的位子也太狹窄了吧XDDD這個中心到底有哪個場子是可以讓人打從心底說哇超棒XDD
latest #16
掰噗~
1 years ago
我也想不透 (p-doh)
終於下雨了,悶熱到有點受不了的時候終於下雨了。變得比較舒服一點點。
昨天去看了熱帶天使的晚場,所以有了上述感想。閒著沒事看節目冊覺得會打到前面那個人的頭,放了個後背包地上就滿了。時不時碰到隔壁的人的腳。要好好的縮起來才不會弄到別人。超級不友善的設計。

唯一好險是買樓上的排,我看樓下前面幾排的位子中間根本沒有走道,坐中間的人要出來就要乾脆整排的人都出來超級不方便的。我覺得樓上(買了6F)前排的視野還不錯,舞台的縱深可以很好的看到。嗯。
立即下載
看戲有時候還是要找人一起去看可以一起討論,那時候買票有點趕著要買,沒有特別去找人來一起看。
去年有看台灣有個好萊塢,今年把《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台灣有個好萊塢》看完了,是一本碩士論文改寫的書籍,因而架構明確,也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品質。不過經過改寫之後的文字又比較淺白和輕快,相比學術書籍好懂也有趣很多,所以看的速度還滿快的。
本書主要駁斥台語電影史自1955《薛平貴與王寶釧》,結束在1981《陳三五娘》的過往主流說法,以及衰退是由於低俗濫製的自然淘汰說。本書介紹了相關產業中專業人士的轉移、承繼,並且引入政治經濟的框架解釋衰落的原因:在政治經濟面,國家對底片的課稅制度影響,以及60年代末轉彩色片對於國語片的大力輔導等政策,最後導致了台語片沒落。它針對其使用的技術物如何影響產業也有一定的論證(這是一種STS研究取徑吧(?))。
然後我發現catchplay上面有一些電影可以看。我覺得我說不定會去看《大俠梅花鹿》(嗯,對,我就是獵奇心態)
可能有時候某些時代的某些東西讓我覺得果然有時候就是會受到一些,嗯,基於現代的保守想法給影響。要再多看多了解。貴圈真亂——平安時代末期皇室&貴族的淫亂BL男色生活|方格子 vocus
另外一本我覺得可以搭配著一起看的是《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這本書主要討論1930-1970年代台語歌曲的變遷。裡面提到了一件事情讓我滿意外:日本演歌融入台語演唱方式其實不是從日治時期的變化而來,而是之後的事情。
日治時期台灣的歌曲和日本流行之間有一定的差別,雖有小小匯流,但基本上可以說是平行的。因為當時台灣是殖民底下的平穩農村社會,和日本甚至朝鮮人口有大量流動的工業化經驗也不太相同,所以受歡迎和有出現的歌曲的類型也不太一樣。當時台灣流行以歌仔戲調(一個音直接唱到位的方式,完全不同於現在對台語唱腔的印象)的閨怨歌曲比較流行,歌手也以女性居多。
在戰後則是受到國民黨另一種形式的殖民,以及帶起來的工業化影響,還有肇因於比較貧乏的版權保障,因此台灣大量引入了日本演歌,也往日本演歌唱法的方式靠攏,就是有很多顫音和轉音的歌唱方式(現在對台語歌的一種既定印象)。其中較多的類型一開始是港歌,對應台灣人想要離開的心情,還有自股旅歌曲(時代劇仁俠小說那樣的背景)的翻唱。接著60年代的人口流動,則是帶動了望鄉歌曲、邊緣人的哀嘆等類型為當時主流。
我一段時間之前看了一本書《我們的搖滾樂》這本也是改自作者的碩論,基本上是台灣搖滾音樂歷史的概論。基本上我們現在熟悉的流行音樂發展過程,都是受到國民政府政策的很多影響。這本書是講大概60多年前搖滾樂引入的過程(美國駐軍娛樂、美軍電台、熱門音樂介紹電台、演唱會),還有跟國民黨政府互動的過程。然後中華復興運動打擊到這種西洋音樂,因為要唱中國人的歌,輾轉又變成校園民歌潮(但你要說校園民歌沒有受西洋音樂影響嗎?)

我年紀太小了,雖然以前聽過但絕對忘記為什麼熱音社是熱音社,他是熱門音樂社。
《白色畫像》對於時代的考究,也引入了比如那時候會唱的歌曲、明星等等。我是在文惠女士那一篇第一次聽過張美瑤,然後在《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台灣有個好萊塢》當中則介紹了她開始演台語電影的故事。這又讓人物的故事深度也加深,或者說,從這裡又加強了時間經過流逝帶給人的一種悲傷感。
因為社遊的推薦漫畫環節(????所以我開始看She is beautiful,看到目前覺得還滿有趣的,但問題是還有很多事情要解,而且每次女主又reset我就覺得,吼wwwww如果有人想要看科幻背景百合(應該算是吧?)殺殺時間,可以看。但我不確定它會不會爆掉。
追星中的PY
1 years ago
penguinwater: 先買好再找人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