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今天去北師美術館看了無法離開的人。
latest #21
掰噗~ 覺得
1 years ago
你說得真是太對了!
朋友因故讓票,才有機會看的一場。在幾天之前偶然在臉書上面看到宣傳,才知道有這個展覽。當下倒是沒有特別去查,只知道是可能會讓你哭的VR。然後朋友讓我票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是白色恐怖題材。
滿適合今天這日子。6月4日。進城的時候台北的雨還不大,誰知道VR看完的當下,窗外可以說是傾盆大雨。原本的確是想順便逛逛展覽,因為下雨的關係,變成了不得不逛。畢竟雨太大,完全不想要移動。
立即下載
透過VR的沉浸式觀賞體驗,可以加深一個個人對此的感動程度。如果感動程度提升,或多或少藉由感性的記憶,我們會更加願意,去記得這些事情。雖然我對於這類型的事情,開始會出現一些倦怠感。怎麼又是這個。很多很多時候很想知道,是不是這些東西只會在小小、小小的圈圈當中流傳遞轉。
我知道並不是。
我大抵上對於二二八、白色恐怖只有一些基礎的印象和認知,雖則有所接觸,但我所知道的,也不過就是一些故事。很多事情讀過又會忘記。有時候會覺得應該有一些影像化的作品,我就更能夠記憶。展場中展示了一系列無法送達的遺書、本VR影片的製作過程記錄(如劇本、道具美術服裝集、歷史資料討論),也有一部分是為被槍決者送行時,其他獄友唱的歌曲介紹。
白色恐怖相關有出了一些小說集、散文集,也許我應該再從那邊下手,比較有其他類型的體驗。
我覺得VR影片本身是還不錯看的,也可以欣賞技術發展的過程。
影片是台語發音,裡頭台詞的寫法不知道為什麼我有一種這是一種華語式的台語感。雖然我不確定我這感覺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是那樣。
有時候在思考有些人對於本土語言的態度,就會想起自己對於原住民議題的態度。大學的時候,人類學課程裡面很多是原住民族文化研究。在這個時候會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個無聊的漢人的事實,也因為對於文化相對不熟悉,所以就產生無從接觸起,甚或有些被排斥的感覺(當然也有一種,我就一個外人,研究他們文化?How?的感覺)。既沒有引路人,也沒有更大的興趣,就會變成對於這些文化本身雖然有想要了解但也就是僅止於此(我不確定如果有被適切引導會怎麼樣,但印象中我對於如果往上念人類學很多就是要做原住民研究的這個狀況我是有點覺得沒有那麼大吸引力的)。
換成是本土語言也是這樣吧,沒有本初的愛,除了有點興趣與一丁點好感之外,到底還有什麼接觸的好處?
我覺得看起來滿有趣的。起因是因為前幾天跟朋友聊到文學獎的話題,就來搜尋一下。不知道耶,長大之後可能大家都對文學沒有抱持某些浪漫化的想法了吧,對於文學獎的態度變成:「文學是假的,錢是真的。」文學消失了,而我竟然不覺得可惜──專訪楊莉敏,霧與死的成年禮 | BIOS monthly
經過裡面介紹聽了slowdive,還不錯(?
前幾天20歲的你長怎樣在社群平台盛行,只好回顧了一下當年的噗我到底都在幹嘛。只有一種哇好認真發噗的感覺。以及各種紀錄上好像戾氣很重的感覺。和現在的方式不太一樣。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變成這樣一個人了呢?
最近週一至週五非常認真地開始看篤姬,因為緯來日本台的YT很認真在上傳。老實說從以前開始就想要看這一部了,只不過實在是沒有什麼好的收看方式。在這個時期非常剛好地就上傳了,實在是非常感謝。日劇版有留言說,是比較華麗的晨間劇,某方面來說好像可以理解那樣的說法。但我覺得還是滿好看的。可能就時代來說也有加分效果,我覺得幕末是相對有趣的時候,還有一些影響至今。
然後在看大奧2023的電視劇,我覺得還算是好看耶。果然大奧好好演的話就是,好看啊(?????
文學獎並不是不能夠寫R18,而是你的R18要寫得能夠讓人深入探討作者想要表達的事情XD
範例:
野狗 |清大 月涵文學獎 第 35 屆
But 事到如今我還是沒有覺得我會寫散文。以及新詩。
感性更有推動人類行動改變思想的能力,會被論文感動才會想要深入那個世界吧。所以,我還是覺得圓周率真的是很浪漫的存在,它是世界,是宇宙,是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