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噗浪的文手討論有提到會不會把伏筆說清楚這件事情,有人說讀者其實很聰明,我也這麼覺得⋯⋯
只要給足夠的線索,讀者就會拼湊出模糊的真相,甚至讓讀者自己挖掘真相或是思索得出答案也很有趣,有些東西直接擺出來可能會被忽視,但如果是透過一番努力和思考而獲得,這樣的經驗會令人比較印象深刻。
關於作品、作者與讀者三者的關係很有意思,不只是全知、蘇菲的世界打破第四面牆,從古至今、古今中外都有不少討論三者關係。例如,典論論文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討論作者與作品的關係。雖然這樣的舉例很像不太恰當,但是我喜歡曹丕,所以我要舉他當範例
我們的身份在創作與閱讀的過程中不斷變動,有時我們是讀者,有時又因為我們的個人經歷或思考,為作品添加不同的意義與內涵,將故事轉化為獨屬於自己的體悟,作品也會透過被不同的人閱讀、思考等等,不斷地豐富內涵。
身為作者,我也同時是讀者,看到他人的留言與感想,我都會對筆下的作品有新的認識,或是隔一段時間後回頭看,會有不同的體悟與感觸,這就是創作的魅力所在吧。
講起來有點抽象,舉例來說,後人在閱讀某篇作品而有所體悟時,可能會模仿或是參考、引用、嘗試創作與原作進行對話,對話可能包含原作延伸或反駁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原本作品的意涵就被不斷地擴充。
以上,作品的討論不只侷限於文字創作,任何創作領域皆如此。
不同時間看別人的作品也會有不同感受,例如樹姑的<共苦・同甘>,第一次讀的時候比較多時間去理解故事背景和脈絡,所以我會注意到劇情與作者如何闡述,第二次就會放在情緒的收放,看樹姑如何寫角色的情緒到一個高點、壓抑到極致後,再讓它釋放,慢慢展開它,找到主角和讀者共同的情緒出口。
Rann的<魔法消失之日>就是跟樹姑不同風格的敘述,因為是原作背景,而且對話很多、節奏很快,第一次時看會有種被推動一直往下的感覺,情節不斷轉折,以及沒有一個角色乖乖按照預定劇情在發展的驚喜感,直到看到最後笑容就不見了。
後來看就花比較多時間在欣賞裡面的場景與氛圍營造。
泛若的作品,我想舉秉燭為例。第一次看會注意到三人的來往互動,主角們的行為藏著怎樣的想法,但在公事前面,啖艾兩人都維持著公事公辦的態度,靠著第三人的行為去推動他們表述內心,這裡的表述不只是對故事中其他人的口述,還有在小說中對自我情感的揭露。後來重看,就會注意到整篇文章如同細水慢流,情緒如同從道小細縫滲出,蔓延開來。
庸大的作品讀起來很有韻味,偏向古風的韻律感。舉慈心因緣不食肉作為範例,第一次讀會先被大量像是會出現在宗教經典或是醒世名言的文句、說書人的旁白這些神秘的東東抓住目光,很多地方看得似懂非懂其實還是不懂。
後來讀就能放比較多心思在探索文章所傳達的血肉和毛皮究竟是什麼,雖然還是不懂,我果然沒有慧根,以及情感的起伏、轉折與雙方的拉扯、爭鬥。
忽然忘記我這些話有沒有衝去跟作者們告白過了
我有嗎
<明日的太陽城>這篇開頭其實大改過三次⋯⋯Rann和泛若真的很辛苦
後來改成現在這樣個人蠻滿意的:
穿過幽暗深邃的漫漫長廊,眼前就會豁然開朗。寬闊的庭院落入眼中,冬日熏起晶瑩剔透的冷意,微風挾帶戶外人聲進入屋內。
應該有人看出來,是雪國和桃花源記的合體XDDDDD
忽然想到關於沙丘的事情,如果有台灣人想要就近體驗沙丘,可以去草漯沙丘玩
草漯沙丘是個
適合打卡、蠻美的景點,人踩上去不太好走、會不停往下陷,而體重較重的會陷得較深,較難以保持平衡。
風吹過來會有沙打在身上,待久了會覺得身上覆著一層東西,離開的時候鞋子裡面也會有一堆沙,記得不要把它們帶走XDDD
之前拍的沙丘照:
可以看得出風的紋路
magic hour 的照片,天色超美的。每天的清晨跟傍晚都能看到一次喔!
提到沙丘,就想講個啖粉可能會討厭我的話
啊⋯⋯嚴謹一點的話不應該用「風的紋路」這個詞,可能要說「風的軌跡形成沙丘上的紋路」。
這樣寫的原因是因為之前別人提一個關於創作練習:要寫風的話,不要直接寫風,寫湖面興起的漣漪,寫翻旋紛飛的落葉,寫樹影搖曳的光影。
透過環境其他物體與主體互動產生的結果,來描寫主體本身。
所以我嘗試在觀察環境
為什麼會提到沙丘與魔幻時刻⋯⋯是因為這篇的結尾⋯⋯我又離題到不知道哪邊去了⋯⋯
我也好喜歡這篇的開頭和結尾
我超級喜歡天色變化,從小就常常看天空XDDDD
想起因為我很少主動跟別人搭話,都是別人跟我搭話然後我回應,所以三次元交的朋友我大多能記得最初是因為什麼對話而開始來往……其中有一個朋友就是跟我一樣都會在教室發呆看天空XDDDD
高中時因為通勤的關係都五點半就要起床,冬天時天亮得晚,常常能在公車上看到magic hour
如今已經幾乎沒在清晨看過33讓我很緊張地去檢查了一下,好險我不是寫風的紋路
天色變化可以看很久,光影跟色彩都好漂亮
泛若跟朋友原來是在教室欣賞風景的好朋友,兩個人一起聊天
還是一起發呆都讓這段時間變得充滿記憶點了
高中的泛若好早起⋯⋯好強⋯⋯感覺泛若學生時代超級認真的⋯⋯
每天早起上課的泛若讓我幻視為了得到更好師資和教育環境而每天早起出門的副團啊⋯⋯那個、紋路,
其實我也是因為樹姑說才想到這件事情要說明避免誤導XD
謝謝泛若喜歡⋯⋯其實前兩版糟糕的開頭你也看過了XDD
我其實⋯⋯沒有注意到,只是很直覺的看到圖裡有什麼說什麼,就講沙的紋路XDD 寫文的話我自己好像會這樣混在一起敘述,原來⋯ 原來大家會注意這個精確度
(天空真的很好看!
謝謝樹姑的直覺點醒了不精確的我
讓我不會誤人子弟,我很怕我犯下什麼跟
淡泊一樣的錯誤
寫文的話混在一起寫我覺得沒差(?)而且藉由適當的修辭會形成獨特的文字美感
我可能就會寫「風的紋路蔓延沙丘」之類的了
——
貼個
跟風
請三三回答全部
1.很多,不過比較少網路發表作品,都是投稿居多。
提到筆名,就想講個無關的失敗匿名經驗:
大學時有堂課要繳交詩詞創作作為課堂作業,老師說有些同學的作品很好,想整理後分享,如果有同學不想分享或想匿名用其他稱呼可以寄信跟老師說。
我的作業模仿楚辭和古詩主題,內容寫半夜有美人帶我出去玩(ㄍ,有一半以上寫他多美和去玩什麼,過於放縱變態,於是我就寄信跟老師反應想匿名。
下堂課老師就先把整理好的內容發給全班,並且逐首講解,最後才將作業一一叫名字發還給同學。
在老師逐首講解時,我看著內容,臉上表情慢慢凝滯。
只有我一個人匿名呵呵。
⋯⋯最後全班都知道匿名「喪屍」的那個同學是誰。
對,我又離題了
希望沒有同學認出我是誰
我是離題大王
2.
Ao3, CxC, 在水裡寫字。
最近前兩者比較多,因為那裡比較像自己的空間,不會有像在洗版論壇的壓力。
3.要發表出來當然會打字,但在推敲文句的時候會習慣寫下來琢磨。
偶爾會寫字勾勒主題與氛圍。
4.
極短:三千以下
短:三千到一萬
中:一萬到十萬
長:十萬以上
不過之前看到一個說法,用字數來判斷並不適當,應該從劇情架構、場景範圍等等來判斷。
5.很多,斷頭、未完多,但在我腦海中已經完結了。
一時開坑一時爽,一直開坑一直爽。
6.很小的時候,小學或國中吧,印象是小學架網站時,我寫了小說放上去,不過忘記寫了什麼,很像跟史芬克斯有關,因為那時候在玩RO。
7.RO同人,第一人稱小說,這款遊戲我從小學玩到大學。
9.我不知道⋯⋯(我懷疑沒有什麼是我知道的XD
這題如果用之前文手討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會影響到創作」來舉例,我可以回答:
小學的時候因為家中有金庸,所以全看完了,後來小三考上資優班,父母買了哈利波特給我看,那時候開始對這類感興趣,所以還看了波特萊爾、向達倫等等。
國中後可以看世界觀比較複雜一點的奇幻,就看了死亡之門跟符文之子。
如果用朝代來舉例,影響最深的是魏晉南北朝。
10.什麼是寫文禁忌⋯⋯例如說寫文時別人叫你不能回頭之類的嗎
13.
很多,人類是複雜且多面的,隨著關係網複雜度的增加,人物也會更加立體。不過有些角色是功能角,就不會寫太複雜,而是套用典型印象。
16.避免用的字句?
我很努力在避免中國的流行詞語⋯⋯如果有發現可以跟我說⋯⋯
17.寫文習慣
什麼是寫文習慣?
19.20目標/堅持
沒有特別的目標與堅持,就希望有人看到時,能找到自己的答案或出口。
21.22時空場域
沒有特別偏好的時空場域,看故事適合發生在哪裡。
23.喜劇/悲劇結尾
可能悲劇居多,主角大部分都退隱了。可能是小時候看霹靂的怨念
悲劇可以讓情感得到淨化,大家有感受到淨化或昇華了嗎?
還是其實是火化?
24.人物性向
小時候會在意,長大後就不在意了
喪屍33的故事太可愛了
(33:
我想知道33想跟美人玩什麼 zrockabyz:
那是社死現場
老師拿給我的時候笑到不能自已,還說:很像讓你匿名失敗了
那是個美人帶我飛去仙島玩,玩完就回家的故事(?
可是在霹靂能活到退隱已經不算悲劇了(ㄟ
我喜歡大給人的這種淨化體驗……好像肉身還沒感覺到痛就已經消散ㄌ……
(?)
aa21207780: 對⋯⋯庸大尼懂的
希望他們好好、安全地退隱,不要退隱變成個flag,或是退隱後又被抓出來殺 很高興能讓庸大體會痛痛飛走的快樂
但大我又想到:有時候我們說一個人「不痛了」其實是……
25.開始寫之前先幫文章命名,或是寫完後?
寫作前會先有個主題,如果沒有想到其他適合的名字,這個主題就會變成篇名
26.承上,通常是怎麼命名的?
照著主題、意象、想傳遞的內容、典故來命名。
其實現在在我心中,<冷血動物沒有眼淚>我都想叫<早餐出走記>,這個篇名可愛死了
27.親情/愛情/友情,以上三種主題都寫過嗎?
都寫過,比較喜歡寫親情。
28.覺得文章裡最重要的部分?
人類的情感,或說是角色的情感。在互動間產生的情感聯繫與反思,以及言語所無法表達的那些深刻的情感,不只角色說不出口,作者也寫不出來,只能透過動作或反應來讓讀者細細體會。
忍不住,來回已經過去的BE話題
覺得大您的BE真的有種昇華治癒感
大多數的BE/HE,都是收在「BE/HE成立的瞬間」
畢竟關係的建立或是破滅的瞬間情緒張力是最強的
不過三三的故事多半是開始於「BE發生之後」
把時間軸拉長來看,世界沒有不滅的東西,所有的關係都有消滅的一天,
我想這是看著三三筆下的角色如何面對失去,會帶來昇華感的原因吧
樓上講得太好了
33的故事雖然經常建立在破滅或傷痛之上,卻仍然存在希望與溫暖,這種對比就像在黑暗中看見的微光,即使微弱卻比夏日的艷陽更為明亮
可以說就是那份黑暗昇華了33故事中的希望
33的BE反而總是給我療癒感XDD
minaravoid:
咪大啊
我們都成功得到淨化了咪嗚
咪大您說得好好
BE/HE成立的瞬間故事的張力很強,可以讓讀者讀過後印象深刻,也可能是整部作品讀者最期待看到的地方
作者寫完,到達這個地方,或許故事就該劃下句點了,讓我們的情緒停留在這。
然而狂喜跟狂悲是種極端、不尋常的情緒,如果沒有妥善處理,人們容易陷在其中無法自拔。
寫HE/BE之後的故事,是我嘗試將這些情緒引導向出口,讓每個人都能得到體悟及慰藉,這種體悟及慰藉是獨屬於個人的收穫。
zrockabyz:
泛若
太好了!還是有讓人看見希望和得到療癒的
每次寫都怕寫創傷會造成更大的創傷
看到您的描述就想到您的秉燭那篇XDD在深夜中微弱的燭光照出隱隱約約的人影,即使夜色深沉卻還是有光亮。
寫這種每次都很難定義HE或BE,以及要不要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