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購買非生活必需品的時候多半都是心情很差的狀況嗎又或是情感投射在研究上?同學的以內心為出發點的消費行為研究提報,讀完莫名有些難過
總之讀完如果沒理解錯誤,有探討短期滿足感後後果可能為後悔與不堪
大概或多或少帶入了點吧
聽提報很有趣,同個指導教授的兩名學生訂定的主題跟面向可能因研究方法的不同有著巨大的差異
題材興趣跟意願也因人而異就是了
最近好愛講自己是文盲,哪不是呢。字都能讀懂,偏偏組在一起就分崩離析了,拆解資訊也是難事,一直都挺羨慕能審慎思考的人,
相對與適切
最近沒有特別想寫點什麼但思想上有時會把身邊思緒敏捷的人套入鳥類,跳躍間的輕巧與銳利的喙,理想是能輕易啣走組織已久的語句。曾與朋友聊過寫東西就是把自己剖開,所以無論是毫無章法地碎言還是腹稿已久的字字句句之於我都是柔軟。突然在想那對話會是血肉模糊的嗎
同學們探討出自於心理需求的消費行為或是社交行為都很有趣,正負向都是慾望的體現,實踐與否而已。追根究柢都是出自於追求
清楚明白自己的研究動機「只是想看自己想看的」是件很任性到好笑的事
因為理論提供預測、數據是事實,而未來存在的變數那麼多所以沒有絕對只有適切,這對我來講才是浪漫
一時間想不起先前是誰對我說妳沒有自己想的感性,但我也不認為自己有最近收到的評價那般冷靜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