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小狗幽沐醬
3 days ago @Edit 3 days ago
看到這篇覺得很有趣,國際科展通過的題目。台灣的碩論都不一定能做到這個吧。

我的想法是功績正義的前提除了功績外,也不能忽視正義的部份。
就像一直在討論考試是不是公平的制度一樣,不能忽視「擅長考試」背後的社會學符號,可能來自各階級的文化與社會資本累積。擅長研究課題也是同理。

能在國科會計劃或科展脫穎而出的人強嗎?當然強,強到沒邊。
但當開始競爭「強不強」的門檻不再是有沒有能力而是有沒有資源的時候,他就已經失去原本科展保送的目的了。有些人不過是沒有資源見到這些課題,不代表他是不擅長做研究的人。
快樂小狗幽沐醬
3 days ago @Edit 3 days ago
當然大家都可以閉上眼睛假裝看不到背後蘊藏的資源不均問題。
但這種假裝無視的態度只會進一步鞏固教育與資源分配的不平等,使得保送名額不再是為了獎勵真正具備潛力的學生,而是成為又一個少數特權階層資源攀比的戰場。
父母的人脈與關係網正在塑造資源壟斷。那些擁有資源的學生得以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優勢,而沒有資源的學生即便才華橫溢也可能因為無法獲得曝光與機會而被排除在競爭的圈子之外。

然而,真正的教育公平應該是什麼樣子?重新審視所謂的「功績」,如果功績只是資源的代名詞那就失去原有的意義。
資源成為成功的唯一關鍵時,教育不再有培養多樣化人才的功能,只剩加劇階級固化的機制。

用誰強誰贏當遮羞布來掩蓋資源分配的不公,只會傷害更多有潛力的學生。
整體的發展都將蒙受損失,因為我們正在錯失那些能為未來帶來突破性改變的人才。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