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套明確的標準流程,先做A再做B然後是C,確保自己即使事情做到一半停了下來,再上手的時候也知道怎麼繼續下去。
以及,一些明確的標準能夠幫助我比較快速地分辨應該怎麼做,而不是需要考慮很多(或許沒必要考慮的)因素。
之前我是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玩遊戲的時候突然很清晰地感受到,有個明確的標準和流程真的是太好了哈哈哈。
在沒有體驗到這一點之前,乃至於在沒有明白這個道理之前,我會傾向於認為標準什麼的都是在約束自己,讓自己沒辦法隨心所欲地行動。
但實際上當年我在放縱自己的時候,並沒有真的感受到自以為是的自由;反倒是在我以為自己是在放縱地玩遊戲時,切身地體驗到標準和自律的必要性。
最近玩了款遊戲叫《女帝的日常》,因為家屬和身邊的朋友都在玩我就好奇地跟著也想來體驗一下,體驗之後意外玩出了些有趣的心得。
這款遊戲本身如其名那般,由玩家扮演一名女帝,日常處理內外政務、平衡各世家的人際關係,以及生育後代等等。因為我屬於那種太隨意、情緒化的類型,做事情的計劃性非常差,一開始就是到處隨便點點想到哪做哪裏,結果自己把自己坑得很差,經常在一大堆事項中進行無意義的反覆操作,其結果就是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非常清晰地體會到了標 準 明 確的重要性。
我之前一直覺得自己很不擅長玩遊戲。
操作性太強的玩不來,手做不出那麼快速及時的反應。策略性太強的玩不來,大腦處理不了那麼多信息,前段時間玩《文明6》的時候我就非常手足無措地不知道做什麼好。
至於其它類型的遊戲⋯⋯玩《Undertale》的時候卡在非非非常初期的羊媽媽要我等她回來的那個階段。當時從下午五點等到九點但是她一直在外面抓狗狗,我又不想打破和她的約定,所以遊戲就沒辦法進行下去啦。
網遊也玩得非常少,《魔獸世界》我有個血精靈大概沒養到20級吧,還是承蒙朋友們拉扯著跌跌撞撞地長到這麽大。可以說我的遊戲水準大概只夠支撐我玩玩手遊這個程度。
我可能屬於那種非常駑鈍的類型因為自己大概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才慢慢地從主流的價值觀裡走出來。
或許這類問題是很多人都在面對的,我沒有答案——或者說,我的答案看起來很無聊很套路,像是一碗加多了水的心靈雞湯。
我不知道轉變應該怎樣合適地發生,也不知道其他人應該怎樣做。但是,我猜想或許接受「沒有標準答案」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感受不到中間的思考過程,就只有匱乏和無力感一再重複著彷彿預示著自己終將一無所成。
當然我也不是覺得自己能夠成就什麼偉業就只是⋯⋯覺得為什麼?
為什麼我不能做到那些好像其他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為什麼我總是感覺疲倦和苦惱?
最煩惱的時候,是連這些疑問都沒有的,只是重複重複重複著情緒和感受。
洗澡的時候真的會觸發人們的很多奇思妙想哎,我突然想通了為什麼自己時常會有匱乏和無力感,就很簡單,因為我自己很少付出過啊!
當然我可以有很多藉口,比方說我沒有足夠的動力,比方說大環境不好我在分享的時候沒有安全感,比方說我覺得自己的東西太無聊別人可能都不愛看我還需要再多磨練一陣子等等⋯⋯但是,就算藉口有千千萬,客觀規律也不會因為我的藉口而改變分毫。
我不把自己展現出來卻怪其他人看不到自己,這豈不是非常過分的念頭?結果導致了自己認為自己是無力的無能的一無所有的,這難道不是我強加給自己的枷鎖嗎?
当这两种文化两个大国真的正面遭遇,彼此实际上是多么陌生和困惑,说是危机四伏似乎也并不过分。我们所处的位置,使我们有可能更多地看到它们的差异。我们发现,它们不仅有各自圆满的价值体系,甚至有各自不同的语汇、语境和逻辑。有时,从一个大前提出发,顺着各自的逻辑走去,竟会走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话只可能显得痛苦而吃力。
——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
最近在「小宇宙」app上听了好多节目,这个app内的节目质量好高啊,几乎是随便打开一档都能听得下去。
昨天听到一期讨论ClubHouse和交流的节目时,突然对某位主持提及的一个点产生了异议。
那位主持说,有种以问题替代回答的表达方式会让她自己感觉特别讨厌。那种反问的语气仿佛是自己提了什么不合时宜的问题,或者自己做了什么傻事似的,让她感觉特别烦躁。
我的想法是:
首先,基于沟通中可能存在的种种误解,对方或许还没有真正理解提问者的用意,所以需要以问题的方式回答问题。
其次,假如对方已经理解了提问者的用意,那么使用反问句就真的就等于对方在说「你提出了一个不合适的问题」或「你做了傻事」吗?
川尻早人并没有屈服。
或许他意识到了,此时的退让就将会是永久性的退让,又可能他性格里就是有着一股天生成百折不挠的勇气与倔强。
他的坚持为他带来了志同道合的战友,照彻了杜王町的现在,点亮了他的未来,也驱散了我心底的寒意。